非理性購物不可取 專家提醒女士理財三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08:48 理財周刊 | |
提起家庭理財,多數(shù)人都以為:這是女人們的事。不錯,就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家庭主婦往往都是家庭理財?shù)摹耙话咽帧薄H欢舱沁@些“一把手”們,自身卻常常陷入理財?shù)恼`區(qū)。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在女人們中間普遍存在的非理性購物。 愛買打折貨,易落陷阱 說到購買打折商品,幾乎所有的女士都能講出幾點門道來。誠然,大熱天買皮貨、大衣,三九天買體恤、時裝裙,這屬于正常的時令性打折,商家為了將過了時令的商品銷售掉,以便及時收回資金,而眾多家庭主婦和一些白領(lǐng)女士們受其吸引,爭相揀便宜貨,以求獲得實惠。對此,買者賣者均無可非議。至于“斷碼出貨”,“樣品處理”,這類打折,恐怕也還都屬于正常的購售范圍,主婦們和白領(lǐng)女士們,偶爾為之也未尚不可。然而,面對有些真假難辨的打折,廣大的女士們就不能輕易受其誘惑了。 例如,如今的街頭上,有些商家動則掛出的“動遷大甩賣”、“大出血”、“跳樓價”的牌子,抑或祭起“原價198元,現(xiàn)價58元”、“原價1080元,現(xiàn)二折起售”等等字號,女士們就必須小心從事,切勿輕易購買了。有位做服裝生意的店主,曾經(jīng)進了兩款女裝,式樣、面料都還可以,開始店主挺本分,一款短袖襯衫開價39元,一款裙子開價50元,掛上架后接連三天無人購買。他的一位朋友代為操作,變了個花樣:襯衫、裙子合在一起,原價188元,現(xiàn)對折出售,且去零為整,90元一套,結(jié)果居然吸引了不少女士,沒兩天便全部售光。由此可見,一些愛買打折貨的女士們,面對換湯不換藥的所謂打折貨,常常缺乏辨別能力。其正確的做法是:務(wù)必弄清商品的質(zhì)價比,確認(rèn)自己是否確有需求,且證實是貨真價實后,才能掏錢購買,否則必然會落入商家的銷售陷阱。 無端攀比,得不償失 無端攀比,是不少女士們購物的通病,尤其是一些愛美、愛時尚的白領(lǐng)們,更像似有此一好。 年過40的王女士,在一家外資企業(yè)做內(nèi)勤工作多年。平時,王女士與幾個年輕的白領(lǐng)要好,形成了一個關(guān)注時尚、經(jīng)常一起逛街購衣物的小圈子。而同樣的小圈子,在其工作的公司里還有好幾個,并因此形成了暗自攀比競爭的局面:人家昨天穿了新買的意大利的名牌服裝,拎意大利品牌的皮包,今天,王女士一伙必定要穿上新買的法國名牌時裝、拎法國產(chǎn)的皮包;今天,人家提前穿上了夏季連衫裙,明天王女士等一定要更超前,把剛買來的新式吊帶裙穿上。就這么攀比來,攀比去,商家當(dāng)然高興了,貨出錢進,只不過是多派發(fā)了幾張貴賓卡而已,而王女士他們可就慘了:皮夾里總是空空的,銀行卡里也所剩無幾;為了攀比買來的時尚衣物,有的并不適合長久穿著,于是,剛買不久的衣物要么壓箱底,要么落得送人了之的結(jié)果,實在是得不償失。 輕信朋友,常做“冤大頭” 男士購物,目的性很強,買什么,自個進了店堂,往往直奔柜臺,買完就走。可女士購物就不同了。買前會相約多人同往,還常常會先向熟人、朋友討教、咨詢,進店后幾個人會商議、評判一番,事后如果買得滿意,又受人夸獎,還會成為商店和所買品牌的義務(wù)宣傳員和推銷員,勸自己的小姐妹也趕快去效仿購買。 錢女士就是此類女士中的一個典型。雖然她已是徐娘半老,身材肥胖,但家境優(yōu)越又仗著有做老板的丈夫的“面子”,平時一批相好的小姐妹們都對她“禮讓”三分。為此,每當(dāng)外出逛街購衣物,只要錢女士看中的,大家都附和著說好,勸其買下。有兩個做生意的小姐妹,更是常常投其所好,主動為錢女士介紹一些所謂品牌服裝、化妝品,甚至鉆石、首飾、古董之類物品,編成種種故事,盡量說服錢女士:這么好的東西,非常適合你,不買,真的非常可惜。于是,輕信小姐妹,輕信朋友的介紹,錢女士不但一次次花錢買這買那,而且自己買了不算,還常常成為所買之物的推銷員。據(jù)悉,在朋友們的介紹和“幫助”之下,錢女士眼下已擁有上海10多家高檔時裝、化妝品、首飾商店和廠家的金卡或貴賓卡,成為這些商店、廠家固定“交錢”的常年客戶。而背地里,有人卻常常評價錢女士說:沒有眼光,沒有腦袋,不會理財,只會做“冤大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