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行制度待改革信托資金覓出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9:47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張若斌 隨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提上監管層的議事日程,目前一級市場實施的資金申購模式有望得以變革,高達3萬億的打新資金需要重新尋找出路。這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2007年各商業銀行發行的300余款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全國數百萬銀行理財客戶可能面臨再投資風險。 據悉,監管層近期已組織券商、基金公司負責人召開座談會,討論中國石油上市后行情萎靡背后的制度原因,議論的焦點集中在一級市場上囤積的大量資金,客觀上造成了新股發行價居高不下,帶“泡沫”上市。 對此,有券商投行人士建議,發行機制改革至少在三方面具備可操作性:新股申購機制效仿香港交易所變成“按戶分配”;允許上市公司與保薦商自己選擇發行時機并安排籌資進度;允許中小型企業在未來推出的創業板“打包上市”。 盡管我國新股發行制度也曾多次變革,然而,目前一級市場的巨大容量卻使得此次改革難度陡然加大。去年11月22日中國中鐵、路翔股份和勁嘉股份,創下新股申購凍結資金3.56萬億元的紀錄。一般來說,這3萬億打新資金包括: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券商自有和托管資金、保險產品、債券基金、企業閑置資金和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盡管銀行資金按規定不可入市,但在中國石油發行前一天,貨幣市場7天回購的加權平均利率水平最高一度飆升到13%以上,創下銀行間市場建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如果說后幾類由金融機構控制的資金尚可迅速流入其他市場的話,近萬億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則將另尋出路。 深發展銀行陸家嘴支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目前該行正在發行的打新理財產品認購比較踴躍,5億元的發行額度有望提前發售完畢。當然,銀行也預見到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所面臨的政策性風險,銀行事先已經在理財合同中寫入了該產品可能清盤的條款———如果目前的資金申購模式徹底改變的話。 根據Wind數據,去年前11個月,全國44家信托公司參與首發配售累計申購動用資金就已經達到9068.27億元,共有334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主要資金來源為商業銀行前11個月發行的282款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事實上,自去年3月份開始,幾乎全國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推出了銀信合作“打新股”理財產品。一旦這些資金轉為商業銀行存款,造成的流動性增加相當于央行6次下調準備金率。 對此,有銀行界人士表示,鑒于中國資本市場的巨大容量,一級市場的任何改革,都將對個人理財市場、銀行間市場和債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必須相當慎重,需要多個監管部門之間加強協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