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行業專題--聚焦信托業 > 正文
 

社會關注度提升 信托研究悄然興起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2日 09:06 金時網·金融時報

  FN記者 金立新

  繼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之后,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在成都掛牌。此前,由華信信托與東北財經大學聯合籌辦的“東北財經大學華信信托金融研究所”也已經悄然開始運作。記者在與信托公司高層接觸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信托公司也已經有了聯合高校進行信托研究的想法。

  一個行業興與衰的基礎是社會關注度。而社會關注度的表現中,院校關注是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形式。今年來高校對信托研究的關注正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社會對信托的關注度開始提升。

  在信托的專業研究領域中,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是較早的一家,也是目前較為成熟的一家專業信托研究機構。該研究所成立的首要任務,在于累積并增長信托和基金的知識,研究信托和基金的原則、運作過程、歷史變遷及其制度價值,重視不同法域國家信托與基金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努力提升我國信托與基金比較研究的水平和實務運用空間。引導市場,積極參與政策的制定和研究;開發市場,提供安全和高效率的財產管理工具和渠道;塑造行業,推動業者職業標準和技能規范化。目前該所已在信托行業產生一定影響。

  今年成立的兩家信托研究所有信托公司主動“聯姻”高校的,也有高校自主成立的。華信信托與東北財經大學聯辦的“東北財經大學華信信托金融研究所”成立的初衷源于華信信托,該研究所于今年年后開始運作。研究所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通過促使高校研究以此傳播信托理念;另一方面,也為華信吸引高素質的高校畢業生,進行人才儲備提供便利。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

理財研究所于今年6月掛牌。該研究所以“學術傳揚理念,技術支撐創新”為宗旨,依托西南財經大學的整體科研實力、承繼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專業研究的歷史、整合學界與業界優秀的研究資源而成。

  目前,信托關系被廣泛運用在各大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中,據記者粗略估算,運用信托關系的理財產品總規模今年即可達到萬億元以上。同時,我國“

物權法”起草工作已經展開,隨著“物權法”的頒布以及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財產轉移和財產管理為基本特征的信托將會更廣泛地融入社會生活中。高校對信托研究的關注無疑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信托社會認知度的提高。對此,西南財經大學理財與信托研究所所長翟立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信托”是一種“基于信任而托付”的制度安排;而“理財”是一種“基于信任而托付”的觀念文化。因此,“信托”和“理財”這一對概念的契合點,就是“基于信任而托付”這樣一種行為或關系。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西南大學將研究所命名為“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翟立宏進一步表示,如果一個社會經濟體沒有形成或致力于去培育一種“基于信任而托付”的觀念文化,那它實際上就沒有形成或永遠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理財需求;而如果這個社會經濟體不能形成和完善一種“基于信任而托付”的制度安排,那它也就永遠不可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服務。因此,該研究所希望通過研究所這樣一個平臺,能將他們對信托與理財關系的這種理解與業界、學界的同仁們分享;同時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激勵或帶動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投身到信托與理財這樣一個前景輝煌的事業中來。

  對于高校注重研究信托這一現象,中國信托業協會秘書長陳玉鵬也表示了認可。陳玉鵬介紹,自中國信托業協會成立后,一方面協會主動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系;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高校主動與信托業協會聯系,希望能夠加強對信托制度、信托文化的研究。陳玉鵬表示,高校注重信托研究是一件好事。這一現象本身就說明了信托這一理念已經開始深入人心。作為一個行業,信托需要社會的認知,同時更需要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加強對信托制度、理念、文化乃至產品等諸多方面的研究。

  無論是信托公司找高校還是高校追信托公司,結果都是一樣的:加強了社會對信托的研究。實際上,信托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社會對這一行業的關注才是信托行業得以發展的基礎。借助高校力量研究信托,一方面可以為信托行業的發展“借腦”,為信托行業的人才儲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這也是信托行業面向社會宣傳自己,加深社會對信托行業了解的一個有效途徑。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