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必讀:細數買房憾事八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2日 11:29 東方網-勞動報 | ||||||||
當初買房時刻意追求的某些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居住后,優勢反而會成為弊端。將此文稱為“購房者必讀”,是毫不為過的。 對多數買房者而言,買一套商品房是用于居住,有的甚至是傾其畢生積蓄和所有一輩子只買這一套房。因此,買房者在下單前都會慎之又慎,關心房屋的交通、朝向、環境、配套等等,就怕買下有缺陷的住房,為種種不足而后悔,影響生活質量。當所有想要的條件不
NO.1地鐵房 辛苦“勞作”搭地鐵 L先生一家三口都是上班族,交通便利是他們買房的首選條件。最終,他們將目光鎖定在閔行區地鐵一號線沿線某站邊的一個樓盤,距離地鐵站只有300米,是典型的地鐵房。盡管由于這一優勢,房價比同一地區、離地鐵稍遠一些、需要小區中巴往返地鐵站接送的小區樓盤每平方米貴了上千元,但他們認為也值。雖然三人上班不在同一區域,但有了地鐵,通過換乘,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還是比較方便快捷的。 可幾年住下來,問題接踵而至。撇開交通開支不說,隨著地鐵沿線商品房大量開發,人口迅速膨脹,上下班高峰時段乘地鐵簡直是一場“勞作”。L先生家的小區站點是地鐵往市區方向自起點的第三站,清早上班,別說坐位,連上車都要擠,一路上人越來越多,經常擠得氣都喘不過來。L先生最擔心的還是他的大齡女兒,出門前少不了關照她不要穿得太佻,不要化妝,注意包袋。晚上下班,往往是等了幾班還上不了車,經常靠地鐵站臺工作人員幫忙推著擠進車門,好不容易乘到家,渾身像散了架似的。 L先生全家都認為,早知道地鐵如此擠,說什么也不買什么地鐵房。看著地鐵兩旁新建的商品房仍然像雨后春筍般聳立起來,他們正盤算著,有合適的機會,換到市中心,寧可面積小一點,不再軋地鐵的鬧猛,畢竟還要工作十幾年。 NO.2景觀房 緊靠高架噪聲擾 W女士看中鬧市區某大型社區一套最高28層的景觀房。說它景觀好,一點也不假:往遠眺,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盡收眼底;往近看,蘇州河猶如一條飄帶蜿蜒而行。這樣的景觀房在今天高樓林立的上海灘確實不可多得。為此,W女士以高出小區均價好多的“小區房價之最”的價錢,買下了這套房。 誰知住下后,這套景觀房對她來說,卻是“揚短避長”。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W女士,是一家商業銀行的部門經理,每天早出晚歸,節假日還要加班,平日里一家老小不是臥床睡覺,就是上班上學,哪有閑情看景。反而,過高樓層的缺陷,卻時時在影響著一家人。由于緊靠高架,噪聲又是往上傳的,每晚汽車碾壓高架道路的聲音,吵得W女士難以入睡。而10歲的兒子不知什么時候有了恐高癥,別說站到陽臺、窗前看景了,就連自己的房間也整天拉著窗簾,到客廳、餐廳,第一件事要家人把窗簾拉了,否則不敢出來,這樣導致他呆的房間就一點光線也不能有。年邁的婆婆整天不是嘮叨窗戶的風聲太響,就是抱怨下一次樓到河邊走走太麻煩。丈夫倒是當初買這套景觀房的鐵桿支持者,但時不時也流露出樓下低于高架的樓層一點聲音也沒有、后悔沒有買低一點、省下的錢還可買套一室一廳的想法。 NO.3花園房 繁茂水杉擋陽光 Z老伯的子女都在國外,小輩們為表孝心,從海外匯來錢讓父母買套商品房安享晚年。Z老伯哪都不想搬,只愿意在他們生活了幾十年的區域選房。在他們看來,上了年紀的人,不宜遠遷,就近挪窩為好,一方面周邊環境熟悉,另一方面親友來往方便。他們看中了原先住房附近新造公園邊的樓盤,選擇了面對公園第一排一幢小高層的三樓。這個選擇是因為售樓小姐的介紹頗合其意。首先,直接面對公園綠化,等于在窗前安裝了一臺天然大氧吧;其次,不高不低的樓層,視覺效果最理想;再者,三層樓也便于老人每天不乘電梯上下,權當鍛煉身體。 可是,住了幾年之后,原來沒有想到的意外發生了。公園臨近小區種植的是一排水杉,長勢十分迅猛,目前都在10米以上,每棵樹的枝枝杈杈像華蓋一般,向北的一側都伸到Z老伯居住的小區第一排住房的窗臺邊,將太陽和光亮遮得嚴嚴實實。此外,這也很容易讓手腳麻利的人攀爬入內,給安全和防盜帶來隱患。為此,Z老伯向小區物業反映多次,希望他們與公園進行交涉,對影響小區居民日照的問題有所整改。但最終,公園方面除了經常修剪枝杈,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于是,Z老伯只能顧此失彼,享受了空氣和綠色,卻犧牲了陽光與溫暖。 NO.4組合房 有車難解偏遠苦 與上面幾位不同,青年夫婦小S和小J向往“房加車”組合的時尚,認為房子可以買得遠一些,省下的地段差可以買輛車,過起有車有房的現代生活。可是幾年下來,方知這種生活方式也許在西方比較流行,在中國還有些“水土不服”。 小夫妻原來同在市中心一家中外合資單位工作,結婚后其中一個不得不另謀高就,結果兩人的單位相對住處,雖不算南轅北轍,但并不順路。因此,雖然兩人都會開車,但是養一輛車已經夠嗆,不可能一人一車,于是只能今天誰急給誰用。加之買房的小區位于市郊西南角,恰處于三個行政區交界處,只有一條公路通往市區,由于大量商品房小區的建造,這條路成了瓶頸口。每天上下班高峰時間堵車厲害,往往一堵就是一個多小時,開車的經常到晚上7點多才到家,比乘車的還晚,有車的優勢并沒顯現出來。 去年,兩人婚后第3年有了小寶寶,家處遠郊的缺陷隨之一一凸現出來。現在只是孩子看病求醫不便,今后還有入托、上學等諸多問題。有時候,小兩口經常互問對方,當初為什么要這樣選擇,假如不迷信所謂的“車加房”組合,并將三房改成兩房,買在中心城區,還會活得像現在這么累嗎? NO.5板型房 近離前排“受窺視” 新婚的L先生和H女士,兩人拼湊婚前的積蓄,加上雙方父母的贊助,解決了購買一套商品房的首付部分。夫妻倆對新房的房型較為挑剔,在他們看來,上海目前板式結構的小高層最流行、最時髦,盡管這類房型價格要高出高層一大截,比多層也要高不少,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板型小高層。 可是,住下以后煩惱隨之而來,因為這類樓房一般呈“兵營狀”,排列整齊劃一,不像高層房錯落有致,呈弧形排列。此外,彼此的間距雖比多層要大,但相比高層建筑明顯要小。緊挨著他們住房前面的那排房子,北陽臺和北向次臥室就對著他們的主臥室和客廳,距離近得仿佛可以相互牽手。小兩口總感覺對面朝北的房間和廚房里有人在窺視他們的一舉一動,以前兩人習慣的親昵舉動,一下子因為好像受人監視而不得不循規蹈矩起來,有幾次忘了拉窗簾就迫不及待地接吻,第二天走在小區里,總覺得背后有人在議論他們,新婚的歡娛,因此被沖淡了不少。 NO.6通透房 難御寒風保暖差 事實上,像L先生夫婦倆喜歡板式結構房的大有人在,這類房型最大賣點就是南北能通透。殊不知,這種房型并非完美無缺,據住上這一房型的業主介紹,南北通透是把雙刃劍,良好的透風條件下,夏天不用開空調,就能享受自然風的清涼,但在三九嚴寒天,這種房型則冷風嗖嗖,就算北面的門窗緊閉,但寒風也會無孔不入。所以,南北通透的房型,保暖性總是較其他房型差些,加之現在又時興落地的門、窗,冬天的寒冷,住過此類房型的人可能都有體會。另外,為了迎合消費者,開發商在提高容積率與保留板式結構方面動足腦筋,導致最新建造的板式房,有的進深很深,影響了整套房子中間部分采光不足;有的因為面對著高架或道路,為避噪聲和灰塵,整天不能開窗,南北通透的優勢形同虛設;有的對板式房型進行了“變形”,中間兩套是向前凸出來全朝南面的二室一廳,東西兩頭各一套三室一廳,雖屬南北通透,結果三間臥室兩間朝北,且東頭下午無日照,西頭上午無日照。 NO.7水岸房 船聲轟鳴蚊子擾 張老伯原來市中心的老房子動遷后,老兩口選擇了貨幣化安置,在近郊靠近女兒家處,選擇了一個“生態化”小區里的一室一廳。老人的觀念似乎很超前,專門挑選了面對流經小區一條小河的房子,河邊婀娜多姿的楊柳樹,倒映在水草叢生的河里,左看右看煞是喜歡,心想,這不就是城里人心儀的水岸房嗎? 可住下后才知這個選擇是錯誤的。這是條仍在發揮航道作用的主干河流,每天從早到晚,船聲吵得他們難以安寧,那響聲,絲毫不亞于馬路上跑的汽車。更讓人感到難受的是,一到夏天,夜晚,伴隨著青蛙的呱呱聲,頭頂上的蚊子飛來飛去,時不時叮人,讓人無法消停。由于蚊子戀水,所以即便他們采取了當前人類對付蚊子的所有手段,用藥,用煙,還用上了電子微波,可就是奈何不了那些小生靈。老兩口后悔當時為什么要貪圖這點“水景”,找來如今的這番煩惱呢? NO.8大社區 小偷頻顧乘車難 J先生小兩口選房子有另類的想法,他們希望小區規模大,像個“城中城”,這樣的話,小區里的生活配套設施一定很齊全。在這種思路下,他們選擇了一個100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小區,住進后,方知大也有大的難處。 小區規模大,生活設施應有盡有這點不假,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開門七件事”,但與此同時,不便利的方面同樣也困擾著他們,比如,這個小區已入住人數達1萬多,公交部門為小區配了幾條直達市中心的公交線路,但每天出門上班,總得排上半小時隊才能乘上車,有時出門想打個的,好不容易等到一輛,卻同時有10多人向它揚招,有時還要為此爭得面紅耳赤。 另外,社區大了,物業管理也多有不便之處,保安總有顧此失彼的時候,導致盜竊案子時有發生。還有親友造訪時,得像逛迷宮似的找上半天。J先生他們現在覺得,小區小區,也許價值就在一個“小”字,想當初他們住在市中心,那小區只有2幢房,200來戶人家,保安張三李四都能叫得出名,哪像現在,住了一年多,已經被小偷“騎”走了2輛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