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江西省質量技監局的組織下,有關專家近日在贛州市聽取了“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建設情況介紹,實地查看了標準化示范區基地現場,查詢了有關資料,并逐項對照《全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項目和紀要一覽表》的要求,通過了對這一項目的驗收。據悉,這一項目通過驗收后,國家將以此模式在我國南方進行推廣。
據了解,贛州市“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開始于2001年,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贛州市根據因地制宜、突出優勢的原則,以“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為主導模式,以標準化為手段,廣泛開展示范,結合生態富民、環境治理、以工代賑、老建扶貧、紅壤二期水土治理等涉農項目,重點在京九鐵路和105、323、319、206四條國道沿線鄉鎮和涉農項目區實施“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化建設。在項目實施的3年時間里,有近3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到與“豬———沼———果”生態農業相配套的各個項目中,涉及到全市幾乎所有鄉鎮。
同時,贛州市委市政府對“豬———沼———果”這一生態農業標準化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規定對建三結合沼氣池免征30平方米的土地征用費,對開發荒山果園實行了子女有繼承權、50年不變和稅費減免政策等。該市財政每年安排農業環保、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和沼氣專項建設資金40余萬元,各縣(市、區)、鄉鎮財政也安排了相應的資金。各級金融機構每年安排了近5000萬元的沼氣生態農業專項貸款。同時,在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老建扶貧、以工代賑等項目獎金中切出一塊統籌安排,用于生態農業建設,使全市形成了以財政為引導、農民為主體、信貸為支柱、社會資金和外資為補充的投入機制,保障了“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投入。
贛州市“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3年來,對全市3000多名農民沼氣技工進行了技術培訓,其中有1000多名沼氣技工通過了國家職業資格技術鑒定,獲得了國家高級沼氣生產技工證書;培訓“豬———沼———果”模式大戶5000多戶;在18個示范村培訓了2000名“豬———沼———果”生態農業標準專業技術農民。
作者:肖德源 張才蓬 記者龔琛虎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