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本報投訴維權中心接到全國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投訴比2003年增長了8%,被投訴產品囊括了百姓所離不開的衣、食、住、行等各大類產品,住房、汽車、家用電器等產品的投訴量依然是消費者投訴的重點。住房:質量仍是投訴重點
消費者投訴房屋主要原因是質量問題突出,開裂、漏水成為通病,開發商在銷售中的一些不規范行為也是消費者維權的老大難問題。這些質量問題的解決又涉及到開發商與物業
公司之間的問題,許多問題相互推諉很難解決。
李女士購買了一套200多萬元的商品房,而從2003年一開始入住,該房的質量問題就一直在困擾著她。地板多處開裂、陽臺漏水、煙道串味。最令她無法忍受的是,房間內充滿了濃烈的氨氣味。該房空氣質量后經國家質檢部門的檢測,氨氣含量超標35倍。李女士多次找到開發商,而開發商又讓她找物業公司,李女士為此費盡周折但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張先生購買的別墅因房屋嚴重漏水無法解決,使已經花了40多萬元裝修的半截子工程扔在那里,在與開發商達成退房協議后,開發商不但沒有及時履行協議,反而背著消費者將這套房屋在銀行做了按揭貸款,消費者為了不上銀行的黑名單,最后被迫向銀行交了“貸款”罰款。
通過消費者對房屋質量問題的投訴,我們不難看出,在房屋出現了質量問題后目前消費者維權的難度非常大。為了解決問題,許多消費者要跑許多部門,有的還要自費做質量檢測,而在跑了一大圈后,許多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始終是強者,消費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證。汽車:安全最受關注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車價格的下調,汽車產品已進入了更多的家庭,汽車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就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從2004年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投訴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汽車安全問題更加重視,汽車售后服務有待加強。
2004年5月,在青島青銀路口出現了一起因汽車質量問題發生的交通事故。一輛全新的經濟型轎車在正常時速50公里/小時行進當中,突然車輛的右輪與車體分離飛出,造成該車失控撞在隔離帶上,所幸運的是該車當時沒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駛,幸免了一場災難,但車上人員全部受傷。該起事故經交警部門勘察和技術鑒定為,因機件斷裂的質量問題。
如果說汽車產品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是偶然的話,那么,消費者在使用車輛中發現了質量問題但又沒有得到很好的服務,就不是偶然的問題了。
一位消費者貸款購買了一輛家庭用轎車,在保修期內,該車不斷出現行駛途中熄火及油箱鳴響等重大問題,消費者為此先后在專營店維修達10多次,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汽車質量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國家“召回”和“三包”制度的實施,消費者的利益會得到更好的保護。關稅的下降,汽車產品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都給汽車市場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未來的汽車市場將是一個比質量、比服務的市場,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也將是如何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家電:售后服務難盡人意
消費者在投訴中反映最集中的是,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后,往往在第一時間里得不到商家或廠家及時良好的服務。商家、廠家為維修責任、費用常常相互推諉,許多消費者都是在反復找廠家、商家后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才向媒體投訴的。
如果說國內的一些廠家售后服務跟不上的話,那么,國外一些品牌產品的服務就更顯弱一些。國外的產品一般知名度較高,品牌價位比國內同類產品要高出許多,有的消費者就是沖著名牌去的,可是一但出現了質量問題許多消費者大多接受不了。反映這些品牌突出的問題是,服務態度不好,服務人員總會以各種理由來證明他們的產品沒有問題,出問題的總是消費者使用不當。提示:理性消費依法維權
在2004年接到的投訴中,還涉及到手機、電腦、食品、醫藥、建筑機械、工程機械、農用車、機車、發電機組等消費者和消費群體的投訴,在本報投訴維權中心的協調下,在新聞輿論的監督下,目前許多問題得以解決,但在投訴的協調中我們發現,一些消費者在維權中所要求的賠償不符合實際,從而導致質量糾紛無法解決。
北京一消費者在醫院輸液中,突然發現輸液器中有一微小浮物,就此他終止了治療,保留了輸液器作為證據。本來他可以在質檢部門做一個檢測,拿到合法的證據就可以向有關責任方提出維權要求,但他卻僅以輸液器中有浮物為由,向輸液器的生產廠家提出少100萬元就不行的賠償要求。由于對物質的認定雙方有很大爭議,100萬元的要求又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這位消費者的賠償要求至今無法實現。
提升產品質量尤其是提升產品售后服務質量,這是目前一些企業的軟肋,有些企業只為了將產品買出去而忽視售后服務,這就給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埋下深深的禍根,消費者對你的產品信任才買你的產品,如果你的售后服務不能使消費者信任,那么,你的產品也就走到頭了。
作者:本報記者 陳 龍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