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基本被安排在電視臺的非黃金時間播放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然而日前筆者了解到,有的電視臺竟將動畫片(特別是國產動畫片)放在了凌晨的“垃圾時間”播出,實在搞不清楚,它們這樣做是在給誰看?
動畫片被電視臺打入“冷宮”,是因為在市場經濟中,它不能像電視劇一樣給電視臺帶來豐厚的廣告收入,國家廣電總局前后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尤其在某些方面的嚴格規
定,都是為了鼓勵動畫企業,特別是民營動畫公司積極投入到國產動畫片的制作中。這些措施得到了各地廣電部門的貫徹和認同,不過還是有少數電視臺、動畫制作公司在執行中,因一己利益將規定走了樣、變了形。
根據廣電總局的規定,每個電視臺每天必須播出10分鐘以上的動畫片(省臺要求30分鐘以上),播出的國產動畫片必須占60%以上,即國產片與引進動畫片的比例為6∶4。盡管制定這一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扶植國產動畫片,但卻在實際操作中引起了熒屏動畫片的萎縮。以一部52集的動畫片為例,不包括前期策劃,從制作到完成就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而如此大數量的國產動畫片更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于是只得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等老片找出來,在熒屏反復重播。
此時,一些國內動畫制作公司從海外購進動畫片,將其貼牌搖身一變,并充斥著市場,有業內人士對此頓足捶胸。
因為,這種做法給國產動畫產業健康發展造成的沖擊是雙倍的、不可挽回的。于上,這種虛假繁榮的假象,勢必造成國家廣電總局對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狀況統計數據的不真實,進而影響到其下一步決策;于下,在播出平臺上外國動畫片從正面和暗道兩路跟國產動畫片展開爭奪,使原本狹窄的國產動畫發展之路又遍布荊棘。不幸的是,由于這類片子的播出費奇低,個別電視臺雖知其內幕,但大都睜一眼閉一眼,一路綠燈地播出,不加追問,更不會告發。因為萬一出了事,他們可以以受害方的身份一推百了不受牽連。而“勇于”冒險的公司看中的則是動畫片播出后,圖書、音像制品,以及飲料、玩具、書包、服裝等大量衍生品所帶來的豐厚利潤,它們可以占到片子播出收入的十倍到數十倍。
應該說,當前國內動畫企業要壯大,缺少的不是政策、人才、資金,而是一條符合動畫產業鏈發展的規范。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在投入制作一部動畫片前,先做好周邊產品的開發規劃;動畫片放送之際,相關產品也開始熱賣,資金回收、市場開拓、卡通形象推廣等系列工作都同時開展———這就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動畫片《獅子王》在全球相關產品收益高達近10億美元,動畫片《變形金剛》在國內帶動的相關產品收益則高達50億元……我國動畫產業鏈的斷層才是真正的絆腳石。
作者:璞 澤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