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0月底,隨著最后一批不合格、有隱患的氣瓶被銷毀,山東省質量技監局組織的全省氣瓶普查整治驗收工作圓滿結束。
超過使用安全期的在用各類氣瓶,被人民群眾形象地稱為“定時炸彈”。過去由于氣瓶產權不明,不進行定期檢驗和隨意充裝等問題,使在用氣瓶存在諸多的事故隱患,每年都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從2003年10月份起,省質量技監局部署了在全省范圍內開
展以改變氣瓶產權制度,落實定期檢驗規定,保證氣瓶充裝和使用安全為目的的氣瓶普查整治工作。一年來,全省各級質量技監部門克服了普查范圍廣、工作量大、經費緊張、時間緊迫等諸多困難,共普查氣瓶400多萬只,檢驗超期未檢氣瓶50多萬只,報廢檢驗不合格的氣瓶4萬多只。
為實現氣瓶的長效安全管理,山東各級質量技監部門從源頭抓起,創新管理機制,一是通過氣瓶的產權轉移和永久標識的設定,形成了以氣瓶充裝站為責任主體的氣瓶安全管理新模式,產權轉移率達到了90.39%;重新建立起規范的氣瓶充裝站2132個,氣瓶充裝站許可率達到100%。二是結合稽查執法,使未經許可私自開展氣瓶充裝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對每只氣瓶建立電子檔案,為實現氣瓶“從生到死”的全壽命監督管理打好基礎,目前錄入率已經達到90.58%。通過開展氣瓶普查整治工作,社會有關方面依法管理和安全使用氣瓶的意識大大增強。
作者:靳明義 高 強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