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學專家、全國人大法工委巡視員何山:誠信是法律和道德的靈魂
第四屆中國信譽論壇在12月4日開幕。12月4日是個好日子,這一天是中國的憲法日。1982年12月4日,中國的第四部憲法誕生,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它的核心點是法、德。而誠信應該說是法律和道德的結合點,是法律和道德的靈魂。
就法律來說,誠信是法律的基本原則,《民法通則》將誠信作為一條專門原則,法律要求人們按照其規范來做,但法律不可能規范到人的一舉一動,就要用誠信來規范人的行為,所以,它是法律的靈魂。而誠信是道德的靈魂,更是中國歷來道德規范所推崇的。
雖然目前國內沒有專門規范誠信的法律,但我們能從點滴做起,逐漸地規范起來。法律在誠信保障方面有多種方式,今天我主要講兩個,抗辯權和自力救濟。
抗辯權就是對方實施一個行為,我有權進行抗辯,包括后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就是你交貨,我付錢,可是你交的貨是一個假貨,我是否應該交錢?如果我不交錢,你說我違約,法律規定后履行抗辯權可以在交貨合格后再付錢。同時履行抗辯權是雙方履行義務都在這一天,當天你不能發貨,我就不付錢。不安抗辯權又叫先履行抗辯權,我先履行給錢,在我要履行時發現對方根本不可能履行,在這種情況下,我是否要講誠信,也就是先給錢呢?法律回答是否定的。需要你提前做調查,如果對方不能履行合同,我就不能將錢打過去。所以,法律通過抗辯權的方式對誠信人進行保障。
什么是自力救濟呢?這是一種私力的救濟。比如說,我們買了房之后住不進去,在法院勝訴了之后無法履行,或者法院將占房者趕走之后,當你裝修的時候又有人來占房子,你就可以采取自力救濟。自力救濟包括好多種,如正當防衛,司機被搶后,開車撞傷歹徒,這種行為就是正當防衛;再如緊急避險,關鍵的時候犧牲較小的利益保護較大的利益;再就是自助行為,如你的汽車被偷了,某日突然發現了丟失的車輛,如果先去報案,車輛已經被轉移,這時就允許個人以自己的行為去救濟。
法律是保護誠信者的有力武器。所以,我們既要做誠信人,又要在誠信過程中拿起法律武器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重在個人信用
在以往討論品牌的價值時,常常是見物不見人,多數都只見到物質品牌的價值,一個企業的價值,一個組織的價值。但實際上,所有信用最終的承載者是人。特別是企業的信用,說到底是人的信用,是人力資本的信用,是企業中以企業家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的信用總和。
人力資本的擁有者在他的人力資本構成當中,應該有信用價值的地位。信用價值應當成為人力資本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的觀點是:信用應當成為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信用價值是最重要的資本價值。
在我國,特別是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時,在股份制改造過程中,企業家的人力資本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它突出表現在股份制改造當中,企業家往往是以自己的人力資本作為價值來入股和持股的,這在企業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管理層持股,更多的是以自身的人力資本的價值作為股份來管理企業,作為企業的所有者之一。這是在中國的現代企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現象,也就是人力資本成為除了貨幣資本、物質資本以外的又一資本新生代。
強調人力資本的信用價值,我想一個重要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喚醒全社會每一個人,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無論是勞動者還是企業家,都要高度重視自己的人力資本,爭做誠信人,使人力資本的信用價值增值,共同構建一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如果我們的企業家乃至一般人力資本持有者,都把信用作為生活當中的第一需要,看作比生命還重要去維護人力資本的信用價值,我想中國的信用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信用體系當中,個人的信用是全社會信用的基礎和支撐。我國現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在社會上已經興起,如個人買房、買車、教育、醫療、保險都出現了個人信用貸款。但是我們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不完善的,問題還比較多,因此,在全社會構建一個以個人信用作為基礎的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當務之急。雖然這件事做起來很難,但這是今后發展的方向。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誠信要制度做保證
信譽建設是中國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的重要機制。在信譽建設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我個人認為政府的作用非常大,責無旁貸。我認為,政府應制定政策,讓那些不講信譽的人沒有任何利益可得,要讓講信譽的有利可圖。如果沒有這樣的兩相循環,中國的信譽建設步伐將非常緩慢。
對不誠信的經營者嚴厲懲處的法律制度缺失,不僅會讓消費者利益受損,所有合法生產經營者的合法利益也要受到損害。我個人覺得應該向國外先進經驗學習,比如國外的最低賠償制度。在美國,不管你受到損害的額度是多少,最低賠償額度是200美元,在夏威夷最低賠償1000美元,最貧困的州是25美元。最低賠償制度的好處,是讓那些經常小小地損害消費者利益并存有僥幸心理的人望而卻步,因為一旦被發現,一次賠償金額就非常高。所以我認為,誠信不僅是教育問題,也不僅是道德問題,我認為是法制的結果,如果沒有法律制度做保證,光讓大家講誠信,講誠信的人可能越來越少。
在歐美還有許多制度可以讓我們借鑒,比如律師費要記在消費者的訴訟費中,訴訟費要由敗訴的經營者承擔。再比如說在國外,消費者有權向法院申請禁止生產和禁止銷售某一種商品或某一種服務。如果消費者的要求是正當的,法院就可作出判決。另外,消費者有權要求法院責令違法企業發布公告,就是說這種商品有問題,因此責令你在各大報紙發公告,公告費由經營者承擔。
在國外,還有“小額賠償”這樣的制度,在相應的法庭上可以迅速解決消費者的問題,雙方均不得請律師,這對經營者是很大的制約。在國內,有些經營者的口頭禪是“有本事到法院”,為什么?因為打官司的時間消費者拖不起,反過來,經營者可以請律師,打官司就是上班,其律師費等各項費用可以列入成本,而消費者要攤到生活費用里頭去。所以,“小額賠償”這樣的訴訟制度也可以使大量不誠信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當然,我個人也認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生產者的所有收獲都離不開消費者的厚愛,因此在生產和經營者之間實現有情、有利、有義、同心、同德、同贏是完全有可能的。但這種可能要建立在信譽的基礎上。山東魯花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宮旭洲:品牌道德決定企業壽命
經過多年的發展,魯花集團在打造信譽企業、建立完備的企業信譽保證機制上,已經從道德層面走向了制度層面。同時,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品牌道德決定企業的壽命,誠信是企業的立業之本。
我們認為,市場經濟應當是法制經濟、誠信經濟,市場無序競爭的時代理應結束。但是,在市場競爭由無序向有序轉變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由于一些不正當競爭而引發的商業信譽危機現象,在某些行業領域中,通過惡意競爭打壓精品、以損毀整個產業的代價來換取暫時利益的做法仍然存在。
因此,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備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標準,就是看企業社會活動的動機是從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責任出發,還是從企業自身利益出發;就要看企業的經濟行為是促進了行業和社會經濟的繁榮,還是損害了行業和社會經濟的繁榮;同時,還要看它是維護了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還是損害了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所以當企業面對自身的利與義時,必須站在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站在維護行業發展的高度,做出正確選擇。當義與利發生矛盾時,應當重義而輕利。表現在企業的實際行動上,就是研發更符合消費者價值的產品,突出自身的差異化,來占領消費者的心智資源,獲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否則,企業就會“名譽掃地”。
魯花是一個完全依賴農業、依靠農民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企業,所以,我們肩負著社會和經營的雙重責任。一方面要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必須為了消費者的健康利益嚴格控制產品質量。
這些年來,魯花不論是規模還是經濟效益,都有了較大的突破和發展,是質量讓魯花的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是誠信讓魯花這個品牌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所以,我們將繼續抓質量、重信譽,為打造一個繁榮穩定的信譽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信譽是信用的基礎
首先要區分一下信譽和信用,兩者有一定的關系,但又有所不同。信譽在市場經濟中之所以成為促進市場交易、市場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制度,從理論上講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因為信息缺乏,無法判斷對方的意圖,很困惑,雙方又因為信息不對稱,試圖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爭取對自己有利的結果,這種交易我們稱為戰略。所以懷疑、試探等等行為用經濟學的名詞稱為增加了專業成本。當專業成本超過預期獲得的收益時就不會發生這項交易,就是我們所稱的“囚徒困境”,它帶來了市場萎縮。為了打破這種“囚徒困境”,信譽要在這里發生作用,信譽所起作用表現在交易雙方預測對方有規律可循,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從宏觀層面上講,信譽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所以說,信譽和信用是不一樣的,信譽是小范圍區域內尚未制度化的信用,比較容易建立,涵蓋范圍較窄。信譽是建立統一信用體系的基礎,也是信用體系非常必要的補充。信譽有多種形式,商店的百年老字號、老鄉的親情等,都可以產生信譽。信譽的形成是在具有相對充分信息的人群中間。在這小范圍內,信息是相對充分的,可以形成信譽的基礎。同時,信譽圈內,成員交易成本往往低于圈外的成本。大家嚴守紀律,可以帶來交易的方便,成本較低。此外,信譽圈內對破壞信譽的懲罰較有效。比如在老字號交易中,如果有一次交易出現欺騙,會使所有的客戶與之發生矛盾。
在市場經濟中,我們需要多種形式的信譽支持。為此,我們需要鼓勵大眾形式的民間組織,包括商業行會、校友會、民間會等等。這些民間組織不僅是為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而組成的,它們也是形成信譽的社會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從市場經濟需要信譽的角度,來看各種各樣的民間組織,在這些民間組織的基礎上來提高信譽價值。這些民間組織應該和政府保持經常的溝通,但是不宜作為政府的附屬或準附屬機構。
民間信用是整個國家信用體系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民間組織要建立起更有效的信譽圈子,在其基礎上建立起市場經濟所需要的信譽。
總之,信譽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的發展超越了經濟研究的領域,需要政府、商界、學界長期共同的努力,才能在傳統的慣性和研究當中找出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信譽體系,使我們的市場經濟更加健康地發展。
作者:佚名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