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殃及茅臺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03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納稅百強”名單,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以納稅總額超過5億元的成績躋身榜上。據悉,此次上榜的白酒企業僅有“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兩家。與此同時,國家質檢總局對白酒質量的最新抽查結果顯示,貴州茅臺酒高居“紅榜”之首。
然而,正當茅臺集團上上下下集中力量沖刺銷售旺季時,一場責難突然而至。首先是某家媒體刊出了一篇題為《白酒護肝被指商業炒作,茅臺酒遭專家質疑》的報道,稱在第13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上,有專家強烈質疑“喝酒保肝”,認為涉嫌學術商業化。繼而南方一家媒體又以《茅臺酒保肝護肝說涉嫌學術造假》為題作出類似報道,影射企業搞不實宣傳和欺詐性營銷。事實究竟如何呢?
事情還得從1993年有關醫院對茅臺酒廠的員工進行的一次健康檢查說起。
此次接受檢查的有茅臺酒廠制酒車間和酒庫車間的部分員工,年齡在34歲至54歲之間,他們因工作需要,每天飲用150克以上的53度茅臺酒均超過10年,時間最長者超過37年。檢查結果表明,他們當中,除一例原本患有肝炎但在未治愈情況下繼續飲酒,最后形成肝硬化外,其他人的肝臟均無任何病變。上述發現經新華社報道后,引起了國內肝病專家程明亮教授的注意,他對導致這一神秘現象的原因產生了濃厚興趣。
作為貴州省科技廳正式立項的?眼黔科技字(1999)2015號?演科研項目,由程明亮教授主持的《茅臺酒對肝臟的作用及其影響》于2001年完成,前后歷時4年。該成果表明:貴州茅臺酒能誘導肝臟增加分泌金屬硫蛋白,是其他對照組酒的22倍,而金屬硫蛋白具有一定的干預和延緩肝纖維化作用;同時貴州茅臺酒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及抗衰老。
此研究成果經新華社報道后,在學術界引起了一些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傳統的醫學理論認定酒精是傷肝的,這個研究卻提出貴州茅臺酒可使肝臟不產生纖維化,這是對傳統醫學理論的重大挑戰。有的教授提出了“發表的數據可能不對”、“委托做研究時不知道研究對象和目的”,還有的教授提出論文署自己名字沒征求意見。
對前一個問題的爭論,一直持續到2003年《中華醫學雜志》討論是否發表程明亮教授等人論文的編委會上。后來,編委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巴德年院士明確表示:科學就是要引起爭論,加個編者按發表。《中華醫學雜志》的編者按指出:“本文經動物實驗和體外細胞培養初步認為,貴州茅臺酒能誘導金屬硫蛋白含量的增加,從多環節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及膠原蛋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預和延緩肝纖維化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茅臺酒具有一定干預和延緩肝纖維化作用,并不等于長期飲用茅臺酒可以避免形成酒精性肝病。茅臺酒對肝臟的作用及機理值得進一步研究”。
對個別參加研究和鑒定的教授提出的數據有誤等問題,程明亮教授做了認真校對,確定發表的數據和符號與教授簽字認定的原件完全一致。國酒茅臺與眾不同
貴州茅臺酒與酒精、白酒在內涵和外延上是有區別的。它確實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它生長于一個獨特的自然環境中,國家科委曾專門在遵義建立了“貴州茅臺酒異地試驗研究所”(后改為茅臺異地實驗廠),調動茅臺酒廠的領導、技術人員、工人,采用同樣的工藝、原料、水進行在異地環境下生產貴州茅臺酒的試驗。盡管生產出了好的醬香酒,但還是達不到貴州茅臺酒的質量標準。多次試驗得出一個結果:貴州茅臺酒生產所依賴的一個獨特的微生物環境,是搬不走的。
貴州茅臺酒的工藝也是獨特的。它一年一個生產周期,與敞開堆積發酵和封閉窖坑發酵不同,除經過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外,還要經過4年以上存放才能出廠。屆時,還要采用不同輪次、不同年份、不同香型的老酒勾兌新的出廠酒,且不用任何添香物質……
貴州茅臺酒的品質是一流的,它是我國白酒行業中至今惟一通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原產地域保護的白酒產品。
此外,有關研究結果還顯示,貴州茅臺酒酚類化合物含量高、酸度高、摘酒度數合理,加之它豐富的微量元素,這些都是適量飲用貴州茅臺酒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原因。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茅臺酒的餅狀納米物質結構,它被認為可以修復乙醇產生的自由基對人體肝臟的損傷……
近日,茅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季克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我們應該尊重學術,學術與輿論也應該尊重事實,事實是,酒精不等于白酒,而茅臺酒也不等于普通白酒。歷史一再證明,用習慣思維隨意否定科學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愚蠢的。”
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說:“程明亮的科研成果,只不過是初步解釋了茅臺酒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盡管現在還沒有人能從學術層面徹底對茅臺酒為什么可以治愈感冒、胃病、糖尿病、肝癌等做出解釋,但這絲毫也不妨礙上述事實的客觀存在。”
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洪對記者說:“我們只是如實地說出了茅臺酒發生了什么現象,專家研究出了什么結果。”他相信,隨著有人不斷從生物工程學、物理學、化學、醫學的角度從事客觀的科學研究,總有一天,人們會探索清楚未知的世界,揭開神秘茅臺的全部謎底。誰想動茅臺的奶酪
程明亮教授的研究,已經過去3年多了。事實上,不管是程明亮堅持自己是在學術求真,還是有關專家痛心疾首地指責其是在學術造假,都屬于學術領域內的爭論,對任何科研成果都很正常。可是這次突然而至的炒作,卻借學術上的爭論,把矛頭直指茅臺集團。
南方某報記者在《涉嫌學術造假》一文中曾言之鑿鑿:“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王靈臺教授告訴記者”云云。然而,事實究竟怎樣呢?
11月4日,王靈臺教授在該院專家門診辦公室接受茅臺集團副總經理丁德杭訪問時稱,他從未見過這家媒體的記者,更沒有接受過相關采訪。
王教授說,他在今年8月26日~28日召開的第13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首先強調,一是我們的研究只是一個初步性的結果,而不是最后的結論;二是實驗結果不要涉及商業炒作。
王教授一再強調,實驗中對一只體重100克的大鼠每次灌胃0.8克,每天兩次,劑量肯定大了點,但這是按標準的酒精性肝炎模型來設計實驗的,作為人每天肯定不能飲這么大的量。
關于茅臺企業在宣傳方面的內容,王靈臺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白酒中茅臺酒對肝臟的損害最小,但并不能簡單地把它理解成茅臺酒有保肝護肝作用,而是其中存在的某些成分可能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因此,在宣傳中要對消費者講透這一點,在表述上要更準確、更嚴謹一點,以免授人以柄。
有關法律專家指出,對一項科研成果展開學術討論實屬正常,但是如果因為某個學者的某個觀點、或某個機構的某項未經鑒定的初步實驗結果,就可以用來作為依據否定權威部門組織的權威專家做出的權威鑒定,這不是科學的態度,這樣做的后果恐怕會讓“學術造假”真的大行其道。
喬洪認為,作為一項嚴肅的科研成果,茅臺集團利用其來詮釋茅臺酒的神秘與神奇,來告訴消費者茅臺酒與其他白酒的不同,這應該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的。
“市場競爭有兩種,一種是擊敗對手,另一種是發展自己。前者的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而后者則可能共同做大蛋糕、迎來雙贏。”喬洪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競爭中共同做大市場的生動事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據悉,自1998年茅臺集團走出計劃堡壘、全面跨入市場后,隨著白酒市場去偽存真、秩序日趨規范,以及消費者對高尚、健康生活越來越強烈的追求,其一流的質量和品牌價值得到了日益釋放,到去年已連續6年實現跳躍式發展,為國家納稅近60億元,極大地改寫了中國白酒市場,尤其是高端白酒市場的“版圖”。今年以來,該集團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又大幅上揚,1~10月僅上繳“兩稅”就達8.66億元,同比增長44.91%。
作者:羅 舒 謝 念本報記者 劉 艷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