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的“2005年中國國際商務合作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們在探討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有效途徑時提出,中國正在實現從“市場換技術、資金”到“市場換市場”的戰略轉折,輸出品牌比輸出產品更劃算。
據了解,至今我國已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000多家貿易和非貿易型企業,協議投資總額在百億美元以上。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也越來越多地走向國際市場。如著名民營
企業浙江萬象集團在美國建立了萬象美國公司,生產汽車零部件,打入美國主流市場,給通用、福特公司供應零部件,建立了萬象品牌。中國海外投資質量和檔次明顯提高,出現一批家電生產以及計算機磁盤、手表機芯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項目。但是,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停留在生產銷售產品而且多以貼牌為主的低層次輸出上,主要是靠廉價勞動力賺取低廉的加工費。
國務院稽查特派員、中國經濟前沿研究中心理事長劉吉指出,國際貿易是聯系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紐帶。現在,國際競爭已經進入高檔次的品牌競爭階段,一流企業賣品牌、二流企業賣資本、三流企業賣產品。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00多家進軍中國市場無一不是輸入品牌,我們熟悉的可口可樂、沃爾瑪等均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不少大企業開始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我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在走出去方面還處在初級階段。相當一部分走出去的企業賣的都是產品,而且還是貼牌產品。中國企業生產的服裝貼上世界某知名品牌就身價倍增,否則就備受冷落,這就是品牌效應。我國中小企業之所以在國際貿易中還停留在賣產品階段,主要是缺乏品牌更缺乏有影響的品牌,創新品牌是我國企業躋身國際競爭的重要條件。
作者:本報記者 王婭莉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