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里,“頑固”一詞常被加在落后事物或敵人身上,以表示這些冥頑不化的對手難以制服。我認為,最頑固的還不止這些。因為戰犯能夠改造,江河可以易道,而人類諸多惡習也會逐漸糾正。世上還有一樣頑固到家的“東西”,它比巖石更堅硬,比河水還纏綿,雖無形無色,卻主宰著人的話語世界———它就是方言。
上初一那年,我轉學到北京。仗著一口標準的濟南腔,立即成為班上的“明星”。“
文革”期間,倒也沒什么正經功課,每當老師想“調劑”一下課堂氣氛時,自然會選擇我來答題。在陣陣哄笑聲中,我從不怯場,而是專心地放聲朗誦。可想而知,效果絕不亞于今天的“小品”,那真是一段令全班同學快樂的時光。雖然課余時間,我努力向北京同窗學習兒話音,但30余年過去,至今我若開口,旁邊的正宗北京人照舊問:“您不是本地人吧?”奇怪,別看我很久沒回山東住了,可流利的“魯國”話張嘴就來。方言頑固,略見一斑。
這么多年,有各級政府的不休宣貫,有普通話推廣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有電視、廣播的密集覆蓋,各地方言不僅頑強地生存,反而出現了鳥語花香,漫山遍野的趨勢。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壓迫”越重,“反彈”越狠。別看當初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可他絕對沒有本事統一“普通話”。方言現象的確令人納悶,如京、津兩地相距甚近,口音竟能差出千里萬里。還用跑到天津地界?您到北京郊區聽聽,一個縣一個味兒,甚至一個鄉一種腔兒。炎黃子孫外貌相似,所操方言卻猶如各地飲食,酸甜苦辣咸,分得清清爽爽。若問其中緣故,老百姓形象地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您喝的是渾濁的黃河水,還想說出西子湖畔的吳儂軟語來?而套用高科技的說法,我覺得方言中一定藏有遺傳密碼,只準一代一代地沿襲,欲改鄉音難上加難。這么一想,似乎可以解釋通了。
很多場合中,口音代表著身份地位。比如,京腔京韻的北京人走到哪兒,一句“回見您吶”,連下巴頦上都掛著首都的優越感;銀幕上的領袖們操著方言,顯得威嚴和魅力十足。曾有導演試圖讓他們說普通話,但一開口,便味同白水。久而久之,觀眾甚至形成如此思維定勢:凡是講南方話的都是大領導,而那些說著一口流利普通話、并做歡呼踴躍狀的,均為基本群眾,至多算是縣團級。還有,利用方言搞關系,乃是最省事兒的投資方法。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憑的就是開口說話。在許多場合,一句鄉音,相當于糖和黏合劑。我鄰居家中的四川小保姆,每周務必要找老鄉去耍,聚會時她們不停地交談,語速快得猶如機槍掃射。盡管一句聽不懂,還是替她們感到過癮。那年,我到部隊采訪,在食堂就餐時,和一位山東籍炊事兵拉話(聊天)。我見小伙子一臉懊惱,便問其原因。他說:“俺算沒法兒進步了,這個連的首長都是安徽人!”此外,在舞臺上,方言早已被人當做致富的手段,救場的法寶。如今那些紅透了的角兒,哪個不是靠“糟蹋”自己家鄉話成名的?不難想像,如果角兒們操著播音員似的普通話,演出效果起碼要打70%的折扣。
我猜,方言的生命力之所以頑強,主要是由于它根植于鄉土文化,即使葉子被拔光,那粗大的根莖猶在。沒人懷疑,推廣普通話具有深遠意義。只有一個更融合和更開放的社會來臨,人際關系得到真正改善,才能將十多億張嘴統一到普通話的大旗下。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當某種方言被消滅之日,則意味著這一地區文化的滅絕。所以,俺估計,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普通話和成百上千種方言仍將和平共處,就像大家族里的兄弟們,雖然打架拌嘴,最終叫一根血緣的“繩”兒拴得牢牢的。
作者:林 鳴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