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產品和食品出口正面臨嚴峻的外部環境,歐盟、日本、美國等紛紛以提高檢疫標準、增加檢測項目為手段,用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來自我國產品進口。專家指出,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是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途徑。
從11月19日舉行的全球食品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對我國使用技術貿易壁壘的國家越來越多。日本設置了名目繁多的技術性檢驗檢疫措施,導致2002年對日出口僅57億美元,增
幅為零,2003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0.2%。歐盟對我國舟山地區實施凍蝦進口禁令,提高茶葉藥殘標準100~1000倍,甚至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此外,美國以反恐為名,于去年12月開始執行食品注冊通報制度。俄羅斯從去年開始對肉類產品實行進口配額管理。
商務部官員認為,由于世貿組織對實施動植物檢驗檢疫的規定過于籠統,缺乏具體量化標準,當前國際貿易中,濫用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趨勢不斷強化,給我國出口企業帶來的成本和風險損失呈逐年遞增之勢。
專家認為,要扭轉我國食品出口中的不利局面,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一條有效途徑。
所謂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和規定的標準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類似于日本和韓國的減化肥、減農藥產品。生產綠色食品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二是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三是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四是嚴格根據綠色食品標準規定,允許部分、少量使用化學物質,不允許使用轉基因技術。與常規食品相比,綠色食品的化學物質使用量大幅度減少。五是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潢和標簽規定。六是必須通過有關部門認證。
所謂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有機食品禁止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使用任何化學物質,禁止利用基因工程方法進行生產。
由于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求過于苛刻,對我國而言,在技術支持、資金投入、成本控制、認證認可等方面尚難做到大規模推廣,因此,發展綠色食品就不失為更值得推廣的辦法。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相當大規模的耕地能被直接用于生產綠色食品,或能被改造成為綠色食品生產用地;其生產成本及價格能控制在大多數消費者可接受的水平;同時,綠色食品的產量可保持在接近常規農業生產方式水平,保障糧食安全;而且綠色食品是技術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的有機結合,農民就業和增收也得到了保證。此外,發展綠色食品的環境效益也十分明顯并可持續增加。
由于綠色食品的生產目前尚無國際統一標準,專家建議,我國政府應從區域合作如中國與東盟、中國與南亞、APEC、中國與歐盟等入手,促進綠色食品區域標準的互認乃至全球標準的統一,促使國際社會共同支持和認可綠色食品的發展。
作者:張小林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