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結束的2004年“IT”兩會數字電視論壇已經曲終人散,可是關于數字電視傳輸標準的討論,卻仍然沒有結果。
不過根據記者獲悉的最新消息,11月16日,數字電視標準組組長章之儉表示:中國工程院目前正在加緊對清華大學和上海交大兩套地面傳輸標準方案的技術融合,但即使技術上不能實現,行政力量也會強力推動數字電視標準年底出臺。
國家數字電視標準工作組在2000年成立,之后開始了長達3年的爭論。必須有自己的標準
“數字電視作為一個全新的電子產品,制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標準成為數字電視發展的基本策略。”清華大學數字電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興軍表示,“標準的使用可以分為3個層次,最下策是使用別人收費的標準,中策是使用別人過期的、免費的標準,上策是自己制定標準,還可以向別人收取費用或是進行技術交換!
在數字電視傳輸標準中,我國衛星數字電視廣播已初步確定采用歐洲DVB-S標準,有線數字電視廣播已將歐洲DVB-C標準作為行業標準。粗略估算,如果中國有線電視用戶采用國外的數字電視技術標準,中國將可能付出高達300多億元人民幣的專利使用費。
顯然,選擇國內標準意味著可節省數額不菲的專利費用。因此,國內設備制造廠商都極力傾向于制定中國自己的數字電視標準,信息產業部同樣希望能夠借此扶持國內制造業。
有關科研單位曾提出5個地面傳輸方案,經過測試、比較,目前僅剩下清華大學和上海交大數字電視總體組兩個方案。清華大學有TCL、康佳、創維等主要電視機廠商的支持。而上海交大則與上海廣電集團、上海有線網絡、上海高清等7家滬系企業組成了上海聯合體。
顯然,誰制定的標準被采用,誰就擁有其專利權和知識產權,就擁有坐收專利費的權利。盡管還爭論不斷,而清華方案和上海交大方案的商用試驗競爭卻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其中交大方案的主試驗場在上海,而清華方案則選擇在河南、江西等地進行試播。標準難產影響產業發展
通常電視信號的傳輸方式有3種:地面無線傳輸、有線電視傳輸和衛星電視傳輸。盡管2000年就已經出臺衛星標準,但由于廣電總局規定,目前終端電視用戶直接接收衛星電視尚屬違規行為,所以爭奪地面無線傳輸以及有線傳輸標準則成為劃分今后利益歸屬的重要途徑,與之對應的是目前2億無線電視用戶和1億有線電視網用戶。
其中,有線電視傳輸標準資金投入大,技術上尚有許多難題沒有突破。這是我國數字電視標準遲遲未能制定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位機頂盒廠商表示,廠商希望國家標準早日出臺,國內數字電視巨大的商機誰也不愿舍棄,為了避免商業開發的方向性失誤,廠商迫切需要國家標準制定有個明確的說法。另外,各種標準的圈地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運營商在投資上的浪費,國家標準一日不出,這種圈地就會一日不止,只有早日拿出國家標準,才會將這種損失減到最小。不只是設備制造商,運營商也同樣非常重視這一問題。
我國數字電視產業的市場拓展顯然是走在了標準前頭。目前,我國已有北京、上海等25個城市開始試播有線數字電視,這標志著電視廣播從模擬向數字轉變的歷史進程已經開始,更表明數字電視市場業已啟動。
實際上,我國數字電視用戶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制定的發展規劃:2005年3000萬。事實是,2003年底我國數字電視用戶在20多萬到30萬之間,離國家廣電總局的預期尚有很大差距。這是數字電視市場尚不成熟的表現,也凸顯了標準對市場的制約。標準先行還是市場先行
企業實施數字電視戰略的熱情高漲,和國家數字電視標準的“欲說還休”形成了鮮明對比。創維、康佳、長虹等數字電視產業鏈企業紛紛拋出數字電視戰略計劃,推廣數字電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康佳宣布,未來幾年內,“將投入100億元,用于數字電視工程的啟動”。清華同方則與臺灣普騰電子初步敲定聯手投資2000萬美元建立專業數字電視生產廠的大筆項目。TCL也新近推出了3C融合數字電視。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發展數字電視產業是標準走在了前頭,標準出臺兩年之后,歐美國家才真正實施數字電視的市場推廣;在中國,關鍵的數字電視傳輸標準至今未能敲定。
作者:本報記者 羅 兵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