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追求
雖然經費緊張、條件艱苦,但在打擊假冒偽劣和清正廉潔上,尼瑪扎華也是一點不含糊。在平常的執法監督檢查工作中,經常有人要他高抬貴手、網開一面,有的送好煙好酒,有的直接許諾:“如果放一馬要多少錢,你開個價!钡麖牟涣羟槊媲疫對職工們說:“只要符合法律、法規,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得罪的是極個別人,維護的是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
2002年10月17日,尼瑪扎華得到“在縣城阿河壩一帶有幾家宰牛的可能在牛肉中注水”的舉報后,非常氣憤,當即決定對這幾家宰牛戶實行24小時監控,以抓住證據、一網打盡。為了抓證據,他頂著風雪連續幾天堅持蹲點,于10月21日夜將正在用高壓水管硬往活牛心臟部位注水的個體戶劉某當場抓獲,并按照《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給予了嚴厲的處罰。5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全局已查處各類質量、計量和特種設備等大小違法案件60多起,接受行政處罰的達100余人次,并通過新聞媒體披露和曝光后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在狠狠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的同時,使市場得到了凈化,消費者權益得到了保護,從而使質量技監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
自州局任命他為阿壩、紅原、若爾蓋三縣片區局的負責人之后,他不顧路途遙遠,經常奔波于阿壩、紅原和若爾蓋片3地之間,認真履行片區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在抓好阿壩縣局的工作的基礎上,認真幫助紅原、若爾蓋兩縣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協調其班子成員之間、成員與職工之間的關系;找紅原、若爾蓋縣政府領導協調解決兩局在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等,從而使紅、若兩縣的班子團結,與地方黨委政府的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各項工作也完成得較好。
工作之余,尼瑪扎華還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曾經出錢資助了一名貧困學生,直到他讀完研究生;主動承擔了幫助甲爾多鄉4家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工作,除經常給他們一些錢物救濟外,還積極為他們尋找致富門路,幫助他們度過一道又一道難關……
在尼瑪扎華的帶領下,該局業務工作以每年遞增30%的速度增長,連續4年被縣綜治委評為安全文明單位;2004年3月被評為縣綜合目標管理優秀單位,同時又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精神文明單位并授牌;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州質量技監系統目標管理綜合考評三等獎,他個人榮獲局長目標管理一等獎;今年9月,被評為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優秀縣級局長……以身作則以小舞臺求大作為
尼瑪扎華常說:“在艱苦的地方就得艱苦奮斗!彼o局里定了一條經費開支原則:該花的錢省著花,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他堅持以身作則:出門不打的、不住高檔旅館、不進高檔餐廳、不參與任何高檔娛樂消費,出差從來不報差旅費補助,手機至今也未在單位報銷分文,把局里十分有限的經費最大限度地用于保證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質量技監局成立之初,剛劃轉過來的職工對業務工作不熟悉,各族人民群眾對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也幾乎一無所知。對此,尼瑪扎華鼓勵大家說:“別人不理解不要緊,我們可以通過廣泛的宣傳和踏踏實實地為消費者辦實事,贏得他們對質量技監部門的逐步了解和認同。目前我們不懂業務不怕,只要我們刻苦學習,邊學邊干,慢慢就會入門的。”他不僅這樣說,更是帶頭去做,使全局職工在較短的時間內補上了業務知識和技能這一課。
雖然全局只有7個人,但尼瑪扎華“內抓管理,外樹形象”一點也不馬虎。他有一句常掛嘴邊的話:“我們在管質量、管計量、管標準,如果只要求別人怎樣怎樣做,而我們自己做人做事不講質量不講標準,別人會服我們嗎?打鐵得要自身硬!”他制定完善了局機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帶頭嚴格執行,使該局以“嚴格的工作紀律、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而聞名全縣。
針對全縣藏、羌各族群眾及社會各界對質量工作幾乎不了解的狀況,在2000年的“3.15”和質量月活動期間,他組織職工把涉及到質量技監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條文收集起來并由他親自翻譯成藏文后印制成小冊子,帶領職工走街串巷深入到市場、零售攤點、百姓家中開展宣傳活動,同時與銷售商分別簽訂《商品質量承諾書》和《商品計量承諾書》共1300多份。另外,他與縣委宣傳部和縣委流動黨校聯系后,親自深入到各鄉鎮的藏寨羌山,行程數百公里,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取得顯著成效。當地農牧民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動,親切地稱他為“義務宣傳隊長”。2002年2月,該局被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四川省司法廳聯名授予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
為找準質量技監工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切入點,尼瑪扎華將“抓品牌,促效益”作為工作重點。阿壩縣地毯廠因多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經濟效益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尼瑪扎華按照“企業有難我幫助”的宗旨,帶隊深入該企業一線調查研究,在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后,為企業提供了一系列技術改進和加強質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措施,幫助企業在銀行爭取到了流動資金貸款,并為該企業建立了質量檔案,對其產品質量實行動態管理,還請四川省纖檢所負責承檢其產品質量。經過3年多的真抓實幫后,使該廠質量管理卓有成效,生產的龍鳳地毯、雪鷹地毯暢銷國內十多個省、市,并于2003年5月被省民委批準為“四川省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從零開始從掏自己腰包開始
在青藏高原東部的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有一個縣叫阿壩。這里地廣人稀、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個貧困的高寒地區。但就在這里,有一支小小的質量技監隊伍數年如一日地頑強奮斗著、默默奉獻著,以有為有效的工作,不斷拓展著質量技監工作新領域,推動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而他們的帶頭人便是———藏族同胞尼瑪扎華局長。
阿壩縣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僅有8萬人。這里雪山聳立、草地茫茫,條件艱苦、經濟落后,是一個典型的高原邊遠藏區縣。直到2000年1月1日,該縣質量技術監督組建成局并完成省以下垂直管理,時任縣計經委副主任的尼瑪扎華成為垂管后的第一任局長。尼瑪扎華上任之初,阿壩縣局除了一塊牌子、一枚公章外,幾乎一無所有:局里沒有一分錢,辦公室是從縣政府借的兩間不到20平方米的舊房,辦公桌椅是靠縣計經委分家出來時給的3張木制老式辦公桌和3張翻板鐵椅,6個職工上班時只能輪流著坐。辦公室無電話和打印機,打電話和打印材料只有到街上的公用電話亭及打印店去。
面對如此“一窮二白”的困境,尼瑪扎華沒有退卻,一切從零做起,一切就這樣從零開始。
萬事開頭難,難在開頭事。在局里沒有分文工作經費的情況下,尼瑪扎華用自己家里的私款墊支2300元,給每個職工訂做了一套制服,為開展執法工作解決了著裝問題。為解決辦公用房和職工住房困難,他拿出家里僅存的6萬元積蓄,還用自家房屋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作抵押在信用社貸款,又在親戚朋友處多方籌借,竭盡全力湊足了30余萬元,把當時在阿壩縣有眾多人競買,競價已達60多萬元的一處舊房以30萬元買到后,進行了維修和簡裝,給局機關解決了辦公用房的“老大難”問題。
作者:本報記者 龔志偉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