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全國工業領域中的許多重要行業涌現出了一批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并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一定地位和競爭優勢的山東省,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名牌強省之路該如何走?11月5日,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叢大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未來幾年內,山東省名牌培育目標除鎖定快速增長的制造業外,還將瞄向作為服務業和農業的一、三產業,這已寫入《山東省名牌發展規劃》(2005年~2010年)中。目前,山東省已出臺了《山東省服務名牌評價管理辦法》,這也意味著首批山東省服務業名牌將在明年產生。同時,山東省
農產品名牌評價管理辦法,也正在加緊制定當中。
翻開《山東省名牌發展規劃》(2005年~2010年),未來幾年內的名牌培育目標清晰明了: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家電、紡織服裝、食品、化工及醫藥、建材、輕工、機械、鋼鐵等為支柱的制造業名牌;加快服務業和農業名牌戰略實施的步伐,力爭到2010年在全國培育出50個頗具知名度的服務名牌和200個具有地方經濟特點的名牌農產品。僅有名牌產品是不夠的
叢大鳴說,近幾年來,山東省通過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有效地提高了質量水平,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并涌現出了一批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品、企業和行業。比如,在全國現有的547個中國名牌產品中,山東省握有61個,居全國第三位;國家免檢產品112個,居全國第四位;以海爾、海信、青啤、張裕等為代表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正不斷增強;同時,山東省還有544家企業生產的642個產品,獲得了山東名牌產品稱號;不僅如此,山東省不少行業的產品產量,如食用植物油、飲料酒、布、機制紙及紙板、純堿、農用車、化肥、輪胎、水泥、家用電冰箱、冷凍箱,均居全國首位,并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介紹,目前,山東制造的這些名牌產品,在規模、國內外市場占有率、效益等方面,已成為促進山東省向經濟強省邁進的重要力量。以2003年為例,山東省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4594.7億元,利潤總額259.1億元,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的30.8%和26.7%,拉動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長6.49個百分點。目前在山東省經濟結構中,作為第二產業的工業發展速度較快,服務業在全省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例還比較小,同時,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明顯地域優勢和特色的農產品,如煙臺蘋果、龍口粉絲、海產品等,但卻缺乏叫得響的品牌,這使山東農產品處在大而不強的地位,并制約了其向海內外市場的拓展。在這種情況下,山東省要想真正實現名牌強省的戰略目標,僅有名牌產品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實施名牌戰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提高其在山東快速發展經濟中的比例。同時通過打造名牌農產品,實現山東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據悉,從2005年開始,山東將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服務名牌和農產品名牌的評價。找準行業突破口
那么,山東省要想打造服務業和農業名牌,將從哪些行業尋找突破口呢?
對此,叢大鳴信心百倍地說,未來幾年內,山東省將通過服務業的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經營,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ISO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引進先進的服務技術和服務標準,創新服務品種,促進規;洜I,以此提高競爭力,并培育一批擁有著名品牌的服務業名牌企業。其中,信息、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教育、衛生、文化、旅游、體育等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和健康密切相關的服務業,與住房、汽車、文化、娛樂等新消費熱點有關的服務業,將成為山東省培育服務名牌的重點及帶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的骨干。目前,山東省已構建了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標準、物流標準、社區標準等一系列與服務有關的標準,以此作為打造山東服務業名牌的基礎。
在農業名牌的培育上,山東省也鎖定了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品作為發展目標,以此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它們是:種植業,以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為主,大力實施名牌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產業化開發;蔬菜、花卉和食用菌,以發展優質、無公害的名特優新品種為重點,創建特色基地,開拓國內外市場;強化蘋果、桃、梨、核桃、板栗等鮮果的生產管理和產后處理力度,提高質量,擴大出口;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快水產良種的繁育推廣,發展生態型、規;⒓s化養殖,逐步形成煙臺、威海扇貝、海帶及珍稀海產品,青島、日照養殖魚類,濰坊、東營、濱州貝類、對蝦、蟹類等海產品及微山湖淡水魚、蝦、蟹名牌,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瞄準目標多方出手
面對已經勾畫好的名牌發展遠景,山東省將如何保證其實現呢?
說到這個問題,叢大鳴更是娓娓道來。他說,為實現通過名牌戰略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實現山東省2005年~2010年的名牌培育規劃,日前,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努力爭創“三個一批”的決定,即:努力培育發展一批支柱產業、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和一批知名品牌。為此,山東省質量技監部門作為組織推動實施名牌戰略的主要部門,將從多方入手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具體包括:
從標準、計量、管理機制等入手,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品牌意識。在修訂完善名牌發展規劃的同時,查找全省企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與沿海先進省市的差距,對爭創名牌的優勢企業進行排隊,及時為省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加強質量技監部門技術服務手段的建設,為全省各行業提供完善的技術服務。一方面,加快全省質量監測網絡的建設,為爭創名牌產品提供檢測服務;另一方面,加強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的建設,積極建好日韓標準信息咨詢平臺,為承接日韓產業向山東等地轉移提供標準查詢服務;發揮WTO/TBT山東咨詢站的作用,及時提供國內外技術壁壘信息,為山東省出口企業服務。
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質量法制環境的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假冒名優、摻雜使假、以假充真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對商標、知識產權及名牌產品標識的保護力度。
規范管理,做好名牌產品的評價工作。及時制訂名牌產品培育指導目錄,實行分類指導,并在工作中做到“七嚴格”,即:嚴格履行保密責任,確保評價工作的嚴肅性;嚴格申報材料手續,確保審查的準確性;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評價原則,確保評定的公正性;嚴格按照評價實施細則進行評價,確保評定的公正性;嚴格評價報告的撰寫,確保評定的一致性;嚴格評價工作紀律,確保評定的廉潔性;嚴格落實評價工作的監督管理,確保名牌評選的質量。
發揮山東省名推委辦公室的綜合協調作用。加強與名推委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和溝通,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及時總結和推廣優秀企業爭創名牌的經驗和做法;發揮有關協會和社團組織的作用,為實施名牌戰略提供服務;組織新聞單位加強名牌戰略宣傳。
作者:本報記者 鄭建玲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