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身邊的童話 富錦嘉園大款開奧迪去掃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22:47 法制晚報 | |||||||||||
新———家家存款幾十萬開著轎車上下班 老———樓房如廁不自在小區里面搭喜棚 豐臺區花鄉六圈村原是清代皇家牧馬的地方,這里的農民長期以種地、種菜為生。去年,隨著商品房樓盤陸續開發,六圈村被一個叫做“富錦嘉園”的現代社區所取代。村民上
新現象 拆遷之后成"大款" 富錦嘉園四區的居民都是原六圈村的村民,拆遷拿到補償款后,他們家家都有幾十萬元存款。居民李淑英今年61歲,去年10月住進富錦嘉園,她曾是六圈村的生產隊長和黨支部書記。李淑英告訴記者,去年拆遷她一下拿到近200萬元,兩個兒子和她都分別買了樓房,兒子還買了汽車,“生活簡直一步登天,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 用村民老何的話說,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原來有一個親戚住在城里,嫌他窮,從沒正眼瞧過他。老何這次拆遷拿到150多萬元補償款,他住進樓房還買了汽車,現在他的那個親戚三天兩頭來看他。 據介紹,前不久富錦嘉園四區一居民在大中電器買家電,擔心送貨時司機不認識路,想詳細講一下行車路線。誰知剛說自己住富錦嘉園,售貨員就說“知道,知道,你們家家都是大款,好電器都讓你們買走了”。 新現象 開著轎車去掃街 在豐臺區花鄉,流傳這樣一個笑話,就是“開著奧迪車,拉著掃帚去掃街”。這說起來、聽起來好像都是笑話,可確實是真事兒。據了解,六圈村的村民搬到富錦嘉園后,有一百多戶用拆遷款購買了小轎車,最好的就是奧迪。農民上樓后沒法再種地了,好多人干些社區保潔、綠化、物業管理等工作,于是,就出現了開著汽車拉著掃帚去掃街、帶著鐮刀薅草的情景。自己不會開車就讓家人開車接送上下班。 老田在六圈綠化隊工作,現在只要干活的地方稍遠一點,他就開車去。老田告訴記者,他在征地拆遷中拿到了140多萬元,花了30多萬元買了一套三居室,又花10多萬元買了一輛小轎車,“城里人可以開車上下班,我為什么不能?” 見到這中情景,許多老人回憶說,原來下地干活騎一輛自行車就了不得了,現在竟然開著汽車掃街、薅草。不過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些人“燒包”,說“有了倆錢兒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 老習慣 搭棚辦事圖熱鬧 前不久,一個村民為兒子辦喜事,在富錦嘉園四區搭起喜棚,喜棚里擺滿了桌子,小區的居民紛紛前來道喜,入坐吃席,喜慶的樂曲放了一遍又遍,非常熱鬧。與四區僅一街之隔的其他社區居民認為干擾了他們的生活,有意見,撥打110報了警。 村民說:“我知道這么做肯定吵得慌,可這是我們多少輩子的習俗,老街舊坊隨了份子,不請人家到家熱鬧熱鬧,從情理上說不過去,搭棚辦事圖的就是熱鬧。”有村民對記者說,大家都愛面子,怕被別人說,“你瞧瞧這一家人,大伙兒隨了份子也不叫到家里熱鬧熱鬧。如果是白喜更不行了,大伙兒會笑話他,說他不孝順老人”。 四區的物業經理遲子光對于搭棚辦事感受頗深,他說因為是傳統習俗,多少輩子了,一時難以改變,他們就采取了因勢利導的做法:搭棚可以,但不能毀壞小區綠地、公共設施等。他告訴記者,從“十一”到現在,小區搭棚辦紅白喜事已9起。“現在大家的觀念已經有所轉變了,搭棚辦事的規模和動靜正逐漸變小”。 老習慣 抽水馬桶坐不慣 早晨五六點鐘,總能看到幾個老人匆匆走出小區,記者原以為他們去遛早兒、散步,但一問才知道,他們這是去小區外面的公廁方便。田洪生老人便是其中一個。 田老爺子今年71歲,身體很棒,去年7月和兒子一起搬進富錦嘉園。談起住樓房的生活,田洪生老人伸出大拇指連聲說好。不過上廁所讓他犯了愁。老爺子說,原來村里的男女廁所分開,而且在外面。現在廁所安在家里,也不分老公公還是兒媳婦,都用一個抽水馬桶,實在是別扭。“我蹲著方便了70來年,突然改坐著了,太不習慣了。”他說,有的老人在馬桶上坐好長時間也方便不出來,最后還得下樓,找公共廁所方便。 據了解,有的老人剛搬到小區樓里住時,曾發生將大小便解到褲子里的事兒。原來在村里,走不了幾步就是公廁,實在不行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也可以方便。現在不行了,去廁所得回家。有的老人下樓聊天,內急需要馬上解決,誰知還沒走到家,就憋不住了。 最新消息 政府引導實現真正轉變 豐臺區花鄉黨委書記李新民昨天告訴記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少郊區農民轉變“身份”,成為居民,花鄉六圈村的農民也是如此。他認為,農民轉為居民后,由于文化差異,受教育情況等因素,他們完全適應城市生活還需要磨合。現在富錦嘉園里發生的“笑話”只是暫時的。 “不過真正需要轉變觀念的還不僅僅是生活習慣,還有生存問題:農民上樓后靠什么養活自己?”李新民說,現在城市居民遇到的就業問題,六圈村的原村民也會遇到,花鄉政府將引導這些“城市新居民”調整心態,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技能,真正實現從農民到居民的轉變。 采訪手記 富錦嘉園四區的居民雖然堅守著老習慣,不過他們還是覺得現在的生活方式好。樓房住上了,汽車開上了,存款也有了,但這些新居民的意識和觀念還沒跟上。生活習慣是小事,今后怎么生存值得思考:土地沒了,又沒有學歷和技能,靠拆遷款能養幾輩人?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城市化的建設中,像六圈村村民這樣“農轉居”的情況還很多,他們上樓后,如何引導他們步入現代生活的軌道,是各級政府部門應該重視的事情。(秦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