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6金融改革共振點 繼續實行穩健貨幣政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07:44 經濟參考報 | |||||||||
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06年對于中國的金融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期召開,明確提出了2006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控機制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成為金融領域的具體任務,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是金融工作的核心,“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控機制為重點”作為途徑來實現金融體制的改革。
隨即,2006年1月5日,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2006年工作會議召開;1月13日全國保險2006年工作會議召開;1月16日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同日銀監會2006年工作會議召開。 在這些金融管理部門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中,可以尋找到2006年金融領域改革的共振點—— 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繼續推進股權分置改革、維護金融穩定。 繼續實行穩健貨幣政策應對流動性過剩的困局 人民銀行2006年貨幣政策的預期調控目標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分別增長16%和14%,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實現上述目標,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利率形成機制;加強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促進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 當前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遇到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銀行流動性過剩。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分析說,2006年貨幣政策將保持一個相對寬松的態勢,利率面臨著單方面向下的壓力。 李揚說,2005年我國經濟運行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資金供應過剩,這使得利率面臨著單方面向下的壓力;在目前利率水平已經很低的情況下,我國極可能陷入流動性陷阱,這就對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以調控貨幣供應和信貸供應來實現對經濟運行進行調控的貨幣政策范式受到嚴峻挑戰。隨著市場化的逐步深入,貨幣供應量和信貸供應量實際上是由貨幣當局和商業銀行、企業、居民和國外等因素共同決定的,而且后者的力量越來越強。這正是貨幣當局常常不能如期“管住閘門”的原因。為此,李揚建議,貨幣政策應加強透明度。 央行2006年工作會議中也特別強調要加強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這意味著央行在今后的調控中將加強同市場、金融機構和微觀主體的對話。 同時,為減少過多的流動性,金融部門從源頭和流向上也加強了合作。首先,外管局繼續深化外匯體制改革,使市場形成合理的人民幣價格預期,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同時將繼續支持“走出去”戰略,放開國內資金走出去,這在外匯資產結構和流向上都將有所動作。這也是外管局2006年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的工作內容。 在資本市場上,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之時,就是新股開閘之日,屆時新股的發行和新的融資將會分流部分流動性。在渠道上,相關的法律以及《公司法》和《證券法》都在進行積極修改,為合規資金入市創造條件。 保險資金2005年在股市上獲利頗豐,2006年,保險資金在股市的直接間接投資總額將接近1500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春節前保險資金獲準間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設立渤海產業投資基金;2006年,保險外匯資金將在海外住房抵押貸款債券(MBS)、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境外H股等投資品種上一展身手,并可采用一級市場申購(包括配售、定向配售和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配售)和二級市場交易方式參與H股市場;這些都會緩解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問題。 國有商業銀行股改:走向金融控股公司 1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與銀監會代表座談時指出,做好2006年銀行業發展、改革和監管等各項工作,對于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增強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至關重要。 對于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黃菊提出了三點具體要求:一是要平穩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公司治理和內控水平;二是要穩步扎實地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三是要加大監管力度,努力防范和化解風險,維護銀行體系穩定。 人民銀行2006年的工作任務把“扎實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作為其第二重要的任務。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控機制”是中央經濟工作的指導精神,從銀行內部而言,在央行領導下的匯金公司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對于完善國有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以及強化內控有著內在的天然使命。從外部監管而言,銀監會將從監管層面對國有商業銀行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內控機制”的監管要求。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指出,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特別是交、建兩行相繼在境外上市成功,標志著我國商業銀行改革邁出了歷史性步伐。對于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銀監會2006年將出臺《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改革與監管指引》,引導改制銀行著力更深層次的內部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值增長為目標、客戶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加快落實與戰略投資者的合作協議,推進合作成果和引進技術的轉化。 “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中外資銀行互利共贏”是劉明康主席2006年工作會議中對外開放的表態。他透露,2006年銀監會將適時修訂《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和《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監管法規,全面清理外資銀行監管政策。 在外資即將進入我國的時刻,維護銀行體系的穩定,增強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各類機構追捧的目標,而且在未來的版圖中,銀行系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將獨領風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分析說。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持這一觀點,曾公開撰文表示,“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國金融業走向綜合經營的現實選擇。”近來,央行行長周小川與劉明康先后頻頻暗示了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的意愿,而對“全功能銀行”保持謹慎的態度。在加速開放的同時,混業經營將成為國內金融業的主流傾向,而且大多以銀行系、保險系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出現。 “四大行在組建金融控股公司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如業務網點、資產和資本金規模等。”夏斌分析說,明年將會出現幾家超大型的銀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它們將涉及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多個行業,一定程度上實現綜合經營。 金融控股公司將對分類監管產生嚴重的沖擊。“首先是要立法,然后才涉及到如何具體監管,以及銀、證、保三家如何協調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分析說。在沒有現成相應法規的前提下,協調分類監管對金融穩定至關重要。 將股權分置改革進行到底 重點企業股改年內基本完成 在中國證監會2006年監管工作會議結束講話時,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當前資本市場發展正處在關鍵的轉折時期,資本市場已經初步具備了實現重要發展突破的基本條件。而這個條件的具備就是要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 “要著力推進股權分置改革,實現資本市場運行機制的轉換”是證監會2006年四大任務的首要任務。尚福林要求2006年內基本完成股權分置改革。 股權分置改革突破了制約市場其他各項改革的最大“瓶頸”,打開了資本市場后續制度變革的空間。股權分置問題得不到解決,資本市場很多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將無從談起。 根據會議精神,2006年將在保持市場穩定的前提下,盡快完成重點企業股改,年內基本完成股改;盡快推出包括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上市、股票公開發行非上市、證券融資、證券衍生品管理等方面的配套規章,構建適應多種投融資需求和風險管理要求的資本市場體系,為市場創新發展準備條件。 可以想象,在2006年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同時,無論是證券融資,還是證券衍生品,以及證券市場上的各類創新,都需要人民銀行在相應領域進行相應的市場制度安排以及各種市場主體的確認,以至于確認合規資金。 同樣,股權分置改革的取得突破的同時,券商、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等三大市場主體也在經歷著蛻變。券商的整合與蛻變,正是人民銀行在安排匯金公司出手拯救一批券商才得以實現。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信息披露,財務制度,管理層激勵各個方面都需要相應監管部門出臺配合措施和政策。最近,國資委對于管理層持股的新規,為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重點企業股改的完成將起到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