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并不太出名的廣東華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龍集團SH600242)近日名聲大噪。但華龍集團這次出名并不是因為業績顯赫,而是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華龍集團1月初稱海嘯導致公司遭受慘重損失,26艘船基本失去作業能力,此后該公司又爆出共有2.56億元的未披露擔保,此次被立案與上述問題有關。
信息披露違規欲蓋彌彰
5月18日,華龍集團公告稱,公司于2005年5月16日收到證監會廣東證管局送達的有關文件,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案,對公司立案調查。
1月初,華龍集團就其26艘遠洋漁船在泰國普吉島遭遇海嘯襲擊發布公告。調查發現,華龍公告的26艘漁船中,起碼有14艘漁船所有權根本不是屬于華龍的,而是屬于廣東湛江遂溪縣港門鎮石角村委會李世余等7名船東。船東稱,14艘漁船的損失都是由船東負責。
據有關人士透露,華龍集團此前也有造假的先例:第一次是2001年年中廣東陽江大暴雨時,公司就曾發布“虛報損失”的公告,業績便出現了大幅下滑,原因是遭受到嚴重水災侵襲。令人懷疑其為了掩蓋上市時的過度包裝,從而在上市后通過此舉沖銷不良資產。
在謊報海嘯損失事發后不久,華龍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廣東證監局有關《限期整改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此,公司召集董事和高管人員專題開會檢討,并對公司主營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及未披露的有關對外擔保予以公告。結果調查發現華龍集團目前對外的擔保金額為27580萬元,占到公司凈資產(截至2004年9月30日)的55.4%。其中,共有2.56億元擔保在此前從未披露,占公司凈資產的51%以上。
公告顯示,華龍集團為公司下屬子公司重慶中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供了1.05億元擔保,其中有7000萬元已逾期;為湖南隆源置業公司提供6800萬元擔保,其中2500萬元已逾期;為陽江東南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共提供了4300萬元的擔保,其中300萬元已逾期;為重慶新渝實業發展公司提供2000萬元擔保已逾期;為重慶泰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2000萬元擔保已逾期。此外,公司為*ST英教的1980萬元擔保也已逾期。
主營業務滑坡解釋難服人
目前,華龍集團不但存在巨額擔保所產生的或有負債,而且公司的主營業務也不容樂觀。資料顯示,海洋捕撈、房地產和海洋養殖三大業務一直是華龍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作為公司業務支柱的海洋捕撈,在2004年卻突然出現了大滑坡。
3月26日公告顯示,2004年華龍集團海洋捕撈收入僅有3270萬元,同比下降了64.03%。此外,海洋養殖業2004年實現主營收入640萬元,比上年的1035萬元下降了38.16%。盡管公司的房地產業仍能屹立不倒,實現收入10467萬元,同比增長了3.83%,但與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是難盡人意。
華龍集團對收入下降的解釋是,公司遠洋捕撈船隊主要在印度洋海域作業,由于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公司下半年壓縮部分漁船生產作業進行維護,導致產量下降。另外,遠洋捕撈漁船于2004年12月26日在泰國基地受到海嘯的影響遭受一定損失。
至于海洋養殖業,公司稱,由于周邊海域環境污染,致使成活率太低及歐盟、美國對中國出口蝦的抵制,造成養殖產品銷售價格低,2004年平均單價僅為10元/斤。公司已將部分池塘由養殖戶承包經營。
事實上,華龍集團對“油價”叫苦,早在公司的2004年半年報中就有所體現。公司當時就稱,因油價不斷上漲導致成本上升,公司已壓縮部分生產船只進行維護保養,以備下半年公司按計劃生產,致使遠洋漁業項目在報告期內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了28.61%。然而,第四季度一直是華龍集團遠洋捕撈的旺季,公司仍以成本為由,壓縮部分漁船的生產作業,讓人難以理解。
至于公司對周邊海域環境污染的“抱怨”,也有歷史淵源。公司在2003年年報中就稱,由于廣東地區成為“非典”肆虐的重災區,公司的海洋養殖項目遭受了很大的打擊,收入減少了近四成。這些解釋都顯得很牽強,外界也對此提出很多質疑。
對這些問題,記者曾幾次致電華龍集團位于廣州的總部——廣州寺右新馬路111號五羊新城廣場21樓,但華龍集團的工作人員均拒絕作出回答。
股權轉讓撲朔迷離
從2002年底開始,這家上市才三年的公司身上就不斷地出現一樁樁離奇古怪的故事——大股東陽江市長發實業有限公司3014.5956萬股股權凍結和拍賣,引發的華龍集團股權真假轉讓、董事會權力之爭、債權人廣東發展銀行陽江分行與債務人大股東長發公司的恩怨。甚至在去年底出現了董事長辭職被否,與公司股權無任何關聯的江蘇香塘集團莫名其妙地提名三名董事候選人。
有關人士還透露,華龍集團去年曾連續兩次發布股權轉讓公告,有關股東則聲稱根本沒有公告所稱的股權轉讓協議存在。
2004年11月15日,也就是在陽江市長發實業公司持有的3014萬華龍集團股權第一次拍賣后流拍的第三天,華龍集團公告了第二次股權轉讓,公司21家法人股東擬向上海吉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轉讓法人股1868.2萬股。陽江廣發行指責轉讓是“華龍集團虛假披露的信息,是子虛烏有的”。
據廣發銀行陽江分行行長張建社說,“第一次進行轉讓時,72家公司在同一時間、同一價格轉讓股權,著實令人生疑。我們曾對轉讓企業調查過,發現絕大部分都是陽江本土的企業,而且陽江的企業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甚至部分還是我們銀行的債務人。所以,一看他們轉讓我們就進行了解。按照規定,國有企業所持的股權也屬于國有資產,其股權轉讓須經當地國資委認定同意后,才能進行轉讓。72家公司股權轉讓后,我們向陽江市國資委問詢,但陽江國資委明確答復我們,沒有企業向他們提出過轉讓國有股權的申請。10家債務人中,還有幾家被我們起訴過,其中有6家公司所持華龍集團的股權被上海證交所凍結,凍結股權為260萬股。我們銀行在向他們進行了解時,這幾家企業均表示沒有聽說過股權轉讓這回事。再者,我們和陽江的一些企業較熟,他們表示根本沒有簽訂過這樣的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是假的。對此,我們向華龍集團進行過交涉,并進行了口頭警告,最后72家公司股權轉讓終止。
在第二次股權轉讓中,21家法人股東中,有陽江市江城房地產開發公司與廣東日新實業開發陽江公司兩家公司出具書面證明,證明根本就沒有轉讓這回事,也沒有委托華龍集團刊登公告。而且,21家當中還有幾家早就注銷了營業執照,企業都沒有了,還有人簽訂協議嗎?所以不管是72家法人股東股權轉讓也好,還是21家法人股東股權轉讓也好,我們不說100%是假的,但至少也有60%是假的。”華龍集團的控制權曾經在去年經歷了異常激烈的爭奪過程。在爭奪過程中,曾經浮現過深圳冬美康、廣州民安、南京斯威特、湖北清江水電、上海吉昊投資和香塘集團等多家機構的身影。原來陽江市長發實業公司持有的3014萬華龍集團股權,因拖欠廣發銀行陽江分行貸款被依法拍賣經過2度流拍之后,在第3次——也是最后一次拍賣中,被突然現身的廣州福興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廣州福興)拍得。
廣州福興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經營范圍為:銷售五金、交電、化工、建筑材料、普通機械、電器產品、房地產咨詢、場地出租等。據知情人士透露,廣州福興背后還有廣州一家知名的民營地產企業。記者從工商注冊資料中查到了廣州福興的實際控制人,是廣東雄風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控制人張新。據悉。股權是在2004年12月21日已經過戶給廣州福興,但是至今沒有公司的管理層,包括董事人選發生任何變動的消息公布,整個華龍集團的股權變動事件似乎陷入了一個謎局之中。
面對突然洞穿的2.56億擔保,確實讓流通股股東又添了一層擔憂。廣州福興面臨華龍集團這么多問題將采取何種措施也更加引人矚目。對于華龍集團這只“燙手的山竽”,新晉大股東必須拿出十足的誠信,否則只會重復“昨天的故事(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