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健橋證券)內部人士主動給《經濟參考報》打來電話稱,健橋證券目前對外宣稱的虧損金額為不到10億的說法并不確切,實際上健橋的資金漏洞可能早已超過這個數字,甚至達20億之多。深陷官司泥淖
由于到期債務無法兌付,一些健橋證券的客戶訴諸法院,使其深陷官司泥沼。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陸續有中海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西安南大街支行、上海藍十字醫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紅荔路支行、安徽省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陜西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戶向法院提起訴訟。
近日,古井貢子公司亳州古井玻璃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亳州古井廢品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公司于2005年1月20日與健橋證券就國債交易糾紛事宜已經向安徽省亳州市中級法院遞交了民事訴狀,2月4日收到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并已于3月14日開庭審理。
1月7日,上海貝嶺向上海第一中級法院起訴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其償付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4890萬元及相關利息。同時,上海貝嶺還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已立案受理。
不久前,陜西省高級法院(簡稱陜西高院)判決健橋證券償還寶鈦股份國債投資5730萬元及利息。寶鈦股份于2003年8月委托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國債投資管理,金額6000萬元,期限一年。2004年9月合同到期后,健橋證券未能按照合同約定返還寶鈦股份委托其進行國債投資管理的本金6000萬元及其收益,并將上述資金購買的國債全部進行了回購操作,并違規將回購資金全部挪為它用。健橋證券的來龍去脈
在健橋證券內部人士為《經濟參考報》記者提供的一份健橋證券2004年11月份公司總裁在董事會的報告顯示,“公司成立以來,資產管理業務混亂,部分經紀客戶國債現券被挪用,大量資金以各種方式拆出,截至8月底,公司未清償的受托理財業務40筆,共涉及34家機構和3個個人,總規模為123464萬元。至9月底,到期債務67574.1萬元,年底共需兌付資金103014.1萬元”。
2004年是中國券商問題集中爆發的一年,健橋證券也已被列入23家高危券商名單。健橋證券成立于2002年7月,注冊地為西安市,注冊資本金10.5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類券商,有20家營業部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大中城市。
組建初期,陜國投當時以證券類資產作價入股,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3.96%的股份。但事實是“德隆系”通過多家旗下公司分散持有健橋證券股權的方式,早已經成為了健橋證券的實際控制者。業內人士透露,健橋證券副總裁郭良勤就是來自德隆。
健橋證券成立伊始,云南電力即與之結緣。當時,云南電力屬下云電控股斥資2.1億元,與云南當地的另一家企業云天化集團分別持有健橋證券21%左右的股權,并列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經濟參考報》記者同時獲悉,2003年云電控股將一筆大約5億元的資金委托健橋證券進行投資理財,在經過了去年以來的運作后,這筆錢很難如期收回。
2004年7月30日,健橋證券總裁夏蜀當時對外界承認,目前云電控股已經接管了健橋證券,相關重組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2004年12月7日,陜國投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陜西省國際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劃轉的批復》,同意將陜西省財政廳和陜西省交通廳持有的陜國投共計51.04%的股份無償劃轉給國有獨資企業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簡稱陜高速)。
據悉,陜高速本次重組陜國投計劃將投入不少于4億元人民幣現金,其中1.1億元將收購陜國投持有的健橋證券股權23.98%。受累健橋陜國投斷臂自保
作為陜國投曾經控股的證券公司,2002年7月1日成立的健橋證券從成立之初就沒能給陜國投帶來好運氣。成立當年,健橋證券虧損6394萬,按照陜國投持有23.96%的股權計算,該項損失給上市公司帶來1532萬元的虧損,造成陜國投2002的利潤僅為368.7萬元。
健橋證券因為持有德隆系股票與德隆扯上了說不清的關系。德隆事件發生后,陜國投也因此陷入尷尬境地。更有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德隆方面在一定意義上對陜國投具有一定的控制權,從而間接控制健橋證券,使健橋證券成為德隆資本市場的外圍部隊。這就不難理解,在德隆系股票崩盤初期,健橋證券為何反而大手買入。
2003年年報中健橋證券同時成為德隆系兩只股票新疆屯河和湘火炬A的第一流通股股東引起了投資者的普遍關注。
2003年,健橋證券在二級市場上大量購入股價還高高在上的兩只德隆系股票新疆屯河和湘火炬A。2004年3月29日,湘火炬A發布2003年年報,健橋證券以持有436萬股列流通股東的第一位和上市公司第五大股東。其后,德隆系雪崩,健橋證券隨之出現巨額虧損。
作為健橋證券第一大股東的陜國投也被拖入德隆泥潭,陜國投2003年虧損2849萬中單投資健橋證券就為公司帶來1187萬的虧損額。
雖然陜國投在2004年底已完成了出讓健橋證券23.96%股權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但是健橋證券的委托理財風波仍令陜國投疲于應付。
中海信托訴健橋證券同時追加陜國投為第三被告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高院”)《民事判決書》判決:健橋證券若不能償還上述債務,由陜國投在出資未到位的人民幣9742.47萬元范圍內對中海信托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以同樣原因追加陜國投為被告的訴訟還不止中海信托一例。2004年9月4日,陜國投公告稱,由于控股子公司健橋證券未按協議約定歸還上海藍十字醫院管理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藍十字”)已到期的2950萬元的委托投資資金,藍十字遂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訴訟。問題多多前途迷茫
曾經在健橋證券謀事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健橋如今的這種殘局確實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導致,目前他只能確定在股票投資業務上,健橋虧損不會超過3個億。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又致電健橋證券副總裁尚同利時,他表示:“在2004年,健橋證券確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是目前健橋證券已經開始走向穩定了,我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健橋的債權大于債務,我們正在努力地追討債務,并且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健橋證券正在開拓新業務并且已經獲得了陜西證監會的批準。所以健橋一定會走出困境的。”
2004年11月份健橋證券公司總裁在董事會的報告中提到,“由于市場形象受損,目前公司傳統的理財業務難以開展,創新業務難獲批準。在投行業務方面,證券發行保薦機構資格難以取得,主承銷業務無法開展,已進行的七洲化工新股發行、人福科技再融資等項目只有被迫終止,甚至分銷業務都難以開展;證券投資業務由于資金缺乏無法開展;經紀業務方面,基金代銷資格未獲批準,網點布局的優化受到影響,目前已出現大量客戶流失情況……”
4月12日晚,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一段時間,防范和化解證券公司風險仍是證券監管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要對證券公司進行徹底排查,落實責任,明確整改措施和合規經營目標,對弄虛作假、整改不力或繼續違規的公司及有關責任人及時嚴肅查處。”一個重要消息隨后傳出,證監會已經委派多路人馬,全面檢查和會診問題券商群。據悉,這次由證監會發起的偵辦行動,委托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清查券商”的工作已經有近三周了,偵辦方案直指券商的幾個命門——三方監管、委托理財、自營。北京的證券業觀察家說,顯然此次調查牽扯的是券商群。這對健橋證券來說無疑不是好消息。(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