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披露的2004年報情況看,大多數上市公司支付給獨立董事的薪酬在4萬至5萬元,最高檔次的已經超過20萬元,最低檔次的也至少2萬至3萬元。結合往年獨董薪酬情況,估計去年所有上市公司獨董平均薪酬應該不會低于4萬元。
這也意味著自從獨董制度建立三年多來,該新興職業(叫做兼職更貼切)的薪酬水平連年上漲已是大勢所趨。2001年8月,證監會在《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
見》中規定,上市公司應當給予獨立董事適當的津貼。所以在我國,獨董的薪酬是以津貼的形式開列和支付的。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白皮書,根據他們的統計,2001年獨董津貼平均為3.14萬元;2002年平均為3.34萬元;2003年上升到3.7萬元。可是面對公司治理的依然混亂,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花瓶”形象短時間內難以改觀,中小投資者不禁要問:獨立董事,你是否對得起這越來越高的薪水?
獨董也需要激勵
獨立董事也叫外部董事或非執行董事,是為解決現代公司潛在的內部人控制風險而引入的公司治理制度之一,旨在強化董事會的獨立地位,從而可以起到約束控股股東利用其控制權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或其他中小股東的行為,同時也可以強化董事會對公司高管人員的監督,減弱內部人控制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專家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獨董制度進入大規模推動和發展的階段,很多國家都把獨立董事制度作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舉措。統計顯示,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美國高達60%以上,英國為34%,法國為29%。為使獨董的作用真正得到有效發揮,這些國家也制定了一套針對獨董的激勵機制,主要體現在獨董的報酬方面。目前國外獨董的報酬包括固定薪酬、延期支付計劃和股票期權等三種類型。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獨立董事的年均收入超過3萬美元。
獨董津貼水漲船高
我國上市公司給獨董的報酬往往是以顧問費、議事津貼、車馬費等名義支付,激勵機制相對比較單一。有關上市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獨立董事都是各方面的專家學者,他們每年都要抽出寶貴的時間參加公司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付出了智慧和勞動,付幾萬塊錢作為報酬是應該的,也可看作是對他們機會成本的一種補償。而獨董現在承擔的責任和風險越來越大,津貼越來越高也是理所應當。
為了感謝獨立董事為公司做出的獨特貢獻,中化國際首開重獎獨立董事先例。鑒于獨立董事王巍和李若山在2004年工作中對公司的突出貢獻,公司董事會決定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加上獨立董事年度津貼12萬元,這兩位獨立董事的年度報酬高達22萬元。此外,中化國際表示,隨著公司治理要求的不斷提高,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運作日益頻繁,考慮到獨立董事實際工作量,董事會將2005年獨立董事津貼提高到每人15萬元。
不過,中化國際的獨董津貼仍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顧雛軍旗下的科龍電器。科龍電器在2002年和2003年,以每人每年48萬元的獨董津貼高居榜首。2003年,深高速以22.8萬元排在第二位,而三九醫藥和寶鋼股份都以20萬元并列第三。不過歷史上,最低的上市公司給出的獨董津貼僅為5000元。
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給獨董報銷差旅費,而有的上市公司則用該項目變相替代了津貼。如鋼聯股份就在2004年報中表示“本公司獨立董事沒有職位津貼”,但公司還規定獨立董事“每次開會補助車馬費5000元”。細算下來,該公司的獨立董事的年度報酬至少也有好幾萬元。
據上海榮正進行的量化分析,獨立董事津貼與上市公司主營收入和凈利潤之間具有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而與總資產之間也存在非常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擺脫“花瓶”形象
獨立董事報酬的多寡向來爭議頗多,尤其目前我國獨董制度仍處于起步階段,獨董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投資者對獨董拿高薪卻起不到獨立作用,意見很大,他們將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獨董戲稱為“花瓶”。
應該承認,獨立董事在改善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避免上市公司舞弊行為、保證信息披露質量、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等方面,發揮的實際作用并不盡如人意。一些獨立董事的“不懂事”,讓原本對他們寄予厚望的中小投資者大失所望。
今年初,開開實業總經理張晨攜數億元公司資金潛逃,幾乎搞垮了這家公司。可是在張晨兩年多來不斷通過關聯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過程中,開開實業的獨立董事對相關議案都投了贊成票,根本沒有盡到監管部門要求的勤勉盡職的責任。
今年以來先后有20余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落馬,獨立董事同樣缺位。他們事先都沒有對這些危害股東利益的違法犯罪事件發表獨立意見,更不要說進行反對和制止了。再比如,去年德隆系轟然倒塌,德隆三架馬車之一的新疆屯河也卷入漩渦,此時多年來一直擔任該公司獨立董事的著名經濟學家魏杰辭去了職務,并公開抨擊新疆屯河財務上不透明,搞得投資者苦笑不得:他早干嘛去了?
對于那些不作為的獨立董事,投資者希望應該有所制約,讓他們付出代價。2001年鄭百文弄虛作假事件曝光后,當年9月證監會對擔任該公司獨立董事的陸家豪處以10萬元罰款。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不作為獨立董事進行懲戒,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獨立董事的職業風險意識,有的獨立董事開始發出獨立聲音,維護了投資者權益。
2003年7月,ST南華獨立董事方輪、劉江提議董事會免去公司現任董事長何竟堂的職務,因為這個董事長從2003年1月出國就醫之后就一去不返。方輪和劉江的行為被輿論視為獨董擺脫“花瓶”形象的起步。
2004年上半年,樂山電力兩位獨立董事程厚博與劉文波,因質疑公司2003年報有問題,要求聘請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重審年報,與公司大股東以及董事會形成激烈對峙局面,由此引發了滬深兩市首例獨董聘請中介機構介入公司審計事件。而轟動一時的伊利股份董事長鄭俊懷被捕,主要是因為公司獨立董事俞伯偉向外界抖出了伊利違規國債投資黑幕,使鄭俊懷挪用公款實施MBO等違法犯罪行為浮出水面。
專家指出,雖然我國獨立董事制度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這一制度建立幾年來還是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我國上市公司中90%的獨立董事是由第一大股東提名的,這是獨立董事缺乏獨立性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國的獨立董事要擺脫“花瓶”形象的前提是有效解決股權分置,實現全流通,否則只能是緣木求魚。(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