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黃金業務蘊含市場風險 挑戰中國外匯管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8日 16:13 《財經時報》 | |||||||||
專家分析指出,萬一有一天人民幣出現了貶值預期(通貨膨脹),那么老百姓就會用人民幣大量購買黃金,這也意味著,銀行不得不使用大量外匯到國際市場上去購買黃金,而銀行的大量購買意味著外匯的大量流向國外。因此,當各商業銀行紛紛跟進此項業務之后,監管方面將通過什么手段,來控制和調節這個潛在的外匯流出渠道,尤其在人民幣出現貶值預
本報記者 張宇哲 讓各大商業銀行垂涎已久的個人黃金業務,終于在鮮花和掌聲中姍姍來遲。 經中國銀監會批準,中國銀行近日開辦個人黃金業務,從而成為國內第一家獲準開辦此項業務的商業銀行。另據《財經時報》記者獲悉,中國工商銀行也將于不久推出此類個人黃金業務。 據介紹,中國銀行此次開辦的黃金業務,包括紙黃金業務和實黃金業務,滿足客戶以不同方式投資和收藏黃金的需求。 盡管這種全方位個人黃金業務為人們的投資理財提供了又一選擇,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也成為各商業銀行看好的金融產品,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殷劍峰博士認為,此業務也蘊含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風險和黃金價格的市場風險,對于商業銀行在國際黃金市場的風險規避能力是一種挑戰。 “現在的問題是,市場開放之后,有多少投資者愿意進來?在現有近6000億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中,國家需要投入多少外匯來滿足國內的黃金需求缺口?”曾參與設計此產品的上海明安金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奚建華同時指出。 奚先生的這番話點中中國個人黃金業務的要害。專家分析指出,萬一有一天人民幣出現了貶值預期(通貨膨脹),那么老百姓就會用人民幣大量購買黃金,這也意味著,銀行不得不使用大量外匯到國際市場上去購買黃金,而銀行的大量購買意味著外匯的大量流向國外。因此,當各商業銀行紛紛跟進此項業務之后,監管方面將通過什么手段,來控制和調節這個潛在的外匯流出渠道,尤其在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的條件下,這個問題必然凸顯。 紙黃金和實黃金 作為一種新的投資工具,個人黃金買賣已引起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從目前國內黃金市場上已有的個人黃金投資品種看,無論是商業銀行代售熊貓金幣、金條業務還是紙黃金交易業務,無一例外地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和青睞。 此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已于2003年11月推出了紙黃金業務(即“黃金寶”),一經推出即受到廣大投資者的熱捧,中國銀行的其他分行也將在近期逐步開始辦理此項業務。 中國銀行的紙黃金業務是中國首次面向個人推出的投資工具,是一種黃金買賣交易工具,標志著黃金在中國已正式成為普通市民投資理財的一個品種!包S金寶”報價類似于“外匯寶”業務,即跟隨國際黃金市場的波動情況進行報價,客戶可以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拋,賺取黃金價格波動的差價。 “黃金寶”客戶在與中國銀行做黃金交易買賣時,所有買賣交易的黃金均由銀行在其客戶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折內做收付記錄,并在指定的人民幣存款賬戶或外匯存款賬戶中收付款項,銀行所出具的黃金存折作為投資者持有黃金的物權憑證。故“黃金寶”業務實質上就是一種紙黃金交易行為。 此前,由于在交易中,銀行不直接收取現金,也不做黃金實物的提取交割,因此黃金賬戶上的黃金只能做買賣交易,客戶不能做黃金實物的提取或存放。但這次推出的個人黃金業務,新增加了實黃金交易業務。 據中行有關人員介紹,實黃金的交易涉及黃金成色簽定、重量檢測等繁雜技術,需要培養大量技術人員,另外還需準備黃金的實物儲備。 中國銀行目前推出的“黃金寶”交易品種是“上海金”——本幣金,交易單位是“克”,用人民幣做報價和結算;據中國銀行有關人士介紹,今后還將推出“倫敦金”——外幣金,其交易單位為“盎司”,用美元做報價和結算。這也意味著,給個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跨市交易的渠道,也是個人在國內和國外兩個交易市場的套利需要。 市場風險 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開辦8項黃金業務:黃金現貨買賣、黃金交易清算、黃金項目融資、黃金實物交割、同業黃金拆借、向企業租賃黃金、黃金收購和對居民個人開辦黃金投資產品及零售業務。 盡管個人黃金產品的前景使得各商業銀行紛紛看好,奚建華認為,這項業務仍受一定條件限制。一是市場條件,即要取得在國際黃金市場的交易資格;二是對市場的了解,“培養一個交易員對市場的感覺,這是在實踐中磨練出來的”。 奚建華認為,開放國內黃金投資市場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去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目前,中國每年黃金產量200噸左右,每年用金量是220噸,包括工業、科技、首飾用金。據奚建華介紹,在其以往的調研結果中,個人投資者的需求每年達300噸至500噸。 “個人投資者進來之后,這個缺口怎么解決?這會迫使國家用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奚建華指出:“現在的問題是,市場開放之后,有多少人愿意進來?在現有近6000多億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中,國家需要投入多少外匯來滿足這個需求?” 對于開展這項業務的商業銀行來說,也要受銀行自有外匯儲備的條件制約。 除此之外,商業銀行也要面臨國際市場的黃金價格波動的風險!澳壳埃央行已經批準中、農、工、建作為參與紐約、倫敦、香港三個國際黃金市場的交易資格。但事實上,由于熟悉國際市場交易的人才及經驗的缺乏,除中行外,其他幾家商業銀行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的自營業務很少!睒I內人士認為。 奚建華認為,個人黃金業務實際等于銀行的黃金批發零售業務,目前國際黃金市場是牛市,對商業銀行影響不大,一旦行情翻轉,價格下跌,當大量個人投資者把黃金賣回給銀行,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就像“燙手山芋”,又不能不接手,接手之后又等于把這些“金疙瘩”都砸在手里,“所以商業銀行要有規避這種風險的對策,即在國際市場的套期保值,但成功地操作,又取決于商業銀行在國際市場的經驗”。 鑒于以上風險,奚建華提醒投資者,黃金的收兌業務標準包括國家標準、銀行標準、商家標準,在投資者購買黃金時,要考慮到商家的信譽、風險規避能力,以及回收黃金跑道的暢通。 【版權聲明】本文為(媒體名稱)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財經時報》授權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