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投資理財 > 外匯理財知多少 > 正文
 

國際匯市風云變幻 2005外匯大餐該如何品嘗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1日 11:12 深圳商報

  2005年即將到來,國際匯市風云變幻似乎越來越難揣測,投資者該如何操作?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的外匯理財專家余屹。

  把握好各種投資特點目前,國內個人外匯投資渠道主要有B股、外匯寶、結構性存款、兩得寶、個人外匯期權等。就這些投資理財渠道,余屹認為,首先,B股應作長期打算。“目前國內股市表現并不好,如果投資者對股市把握能力較差,應考慮減持B股或做長期投資規
劃。”他說。其次,個人外匯期權比較適合激進型投資者,但選擇該產品,需要注意成本和風險。

  余屹介紹:“個人外匯期權是指在到期日,期權的持有者有權利以事先約定的匯率(敲定價)向期權出售者購買/出賣約定數量的貨幣,并支付購買該項權利的權力金。因此要注意的是,期權持有者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而且,目前國內銀行只提供歐式外匯期權,即期權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才有權利執行。”第三,余屹提醒投資者,“兩得寶”有本金風險。他說:“兩得寶產品本質而言是與匯率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實質上是外匯期權和外匯存款相結合。投資者需要對外匯走勢有一定掌握,才能取得較好的收益;否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等風險。”

  考慮分散投資這位資深的外匯理財專家建議,基于風險與收益基本對稱的原理,投資者應考慮對持有的外匯總資產進行分散投資。“構造外匯寶與個人結構性存款的組合,對那些希望適度規避風險,又期待相對較高收益的投資者而言,是個不錯選擇。”

  就投資回報期限而言,外匯寶短到幾分鐘,長到半年、一年均可;而結構性存款少則3月,多則5、6年不等。就投資回報率而言,實盤外匯買賣本應比股票、房地產風險要高,但目前情況正好相反,實盤外匯買賣表現風險低、收益相對高;而結構性存款收益有連年上升勢頭,一般比同期儲蓄利率高幾倍甚至十幾倍。就投資金額而言,外匯寶、結構性存款可以因投資者的財務狀況、興趣和風險接受程度調整。就投資靈活性而言,外匯寶交易最為迅速,可在數秒內完成一大筆交易,且全天24小時交易。結構性存款也十分簡單。

  日元、新元升值潛力大持續兩年多來的美元貶值,令外匯寶成為個人投資者外匯投資的主打品種。進入2005年,外匯寶該如何投資?余屹認為,近年來,日元、新加坡元是升幅較小的品種,蘊含的升值潛力較大。他說,“從中東石油資金動向來看,日元將成為下一個被推高的目標。”

  結構性存款該怎么選擇?余屹認為,與利率掛鉤,收益相對較高的結構性存款可能是風險穩健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目前,國內的個人外匯結構性存款,是在普通外匯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某種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利率期權),通過與利率掛鉤,使個人外匯投資者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的業務產品。這種風險主要體現在利率上升、缺乏流動性以及本幣匯率變化等。余屹分析指出,“由于國內結構性存款主力幣種是美元,在美元2005年仍維持慎重有序升息背景下,投資者選擇期限短、有贖回權的產品無疑是好的思路。”例如,農行上海分行推出的匯利豐6期,3+3月客戶可贖回固定利率型。

  據他介紹,除利率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外,市場也有一些創新品種,比如與海外資本、債券市場掛鉤的信托產品等。但余屹認為,這些產品預期收益率較可觀,但缺點是期限較長,流動性較差。如果美元繼續升息或者人民幣升值,則投資者實際收益率有縮水風險。

  同時,由于新興市場債券信用等級不高,而掛鉤的新興市場債券等指數波動性較大,透明程度不高,多數投資者缺乏了解,因而估計它的收益率有一定難度。此外,該類產品一般還會收取一定的費用。(深圳商報)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外匯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small id="6k6g2"><center id="6k6g2"></center></small>
      • <cite id="6k6g2"></cite><noscript id="6k6g2"><pre id="6k6g2"></pre></noscript>
        <blockquote id="6k6g2"><strong id="6k6g2"></strong></blockquote>
        <small id="6k6g2"><center id="6k6g2"></center></small>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