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改革問題與對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9:14 中國經濟時報

  ■竇清紅

  蹉跎六載、備受關注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問題終有眉目。據媒體披露國家財政部稅政司官員透露的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份將開始審議新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時間表已經鎖定。但仍然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而且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政策仍存在諸多問題,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對策。

  問題

  一、生產性企業的所得稅“普惠”政策問題:

  首先,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普惠”政策,不適應商品供求關系變化的經濟形勢需要。1991年實施至今的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于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給予“兩免三減半”的所得稅優惠。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普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彌補了我國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加快了一些商品的生產效率,解決了商品供不應求的問題。然而,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生產能力大為加強,社會商品供應量大大增加,不少商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變為了“買方市場”,短缺經濟時代已經結束,接踵而來的則是“產能過剩”時代,在這種情況下,若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生產性投資的普遍性減免優惠政策,無疑只會加劇目前經濟中存在的一般性生產產品的過剩問題,而不利于解決目前我國經濟中出現的過剩問題。

  其次,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普惠”政策,不適應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的要求。例如2005年我國汽車整車首次出現了出口大于進口的情況,但這些出口整車的單價卻不到進口整車單價的三分之一。原因是我國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較低、價格

競爭力不足。所以,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我們目前應采取鼓勵科技含量較高的高附加值產品投資,稅收優惠政策也應該向這方面傾斜。因此,現行對所有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普惠”政策難以對目前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同時,我國投資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普惠”政策已經沒有必要。

  二、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問題:

  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是“先東后西”,適應這一戰略的要求,在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所得稅政策中體現為由沿海向內地優惠程度逐步遞減。這些政策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經濟特區也發揮了“窗口”作用。但當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不斷拉大,在實施或者說完成了“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戰略以后,應及時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同時也應給予相應的、平等的發展政策。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堅持對東部沿海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這一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造成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企業的稅負反而輕于內陸西部地區。雖然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以后,也曾給予西部以15%的所得稅低稅率優惠,但在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依然保留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前提下,西部地區的稅收優惠顯然缺乏優勢。廣大中西部地區沒有這些優惠政策,再加上本身所處的區位劣勢,很難形成對外資的吸引力。

  三、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差別政策問題:

  1994年的稅制改革后,我國的內資企業實行了與外商投資企業一致的33%的法定稅率。但是,由于在這次改革中,對于內資企業規定的成本、費用列支標準大大低于外資企業的標準,而且,外商投資企業在所得稅方面享受著種種激勵政策,導致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的所得稅實際負擔水平相差較大,內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是外商投資企業的兩倍,甚至更多。

  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在1994年統一內外資企業流轉稅制時,就有人主張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制也應統一,但由于擔心取消對外商投資企業的較多稅收優惠會對外商投資的影響較大,所以對外商仍然實行90年代初的所得稅政策,堅持了生產性企業的普惠政策。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我國的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重新考慮內外資企業有別的所得稅政策。

  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后,對外商投資的“準入”限制越來越少,外資將在更多的領域與內資企業競爭。在同樣的競爭環境下,外資企業的成本、技術優勢可以抵消本國企業的“地利”優勢。如果外資再享受著優于內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待遇,外資企業則如虎添翼,而內資企業卻雪上加霜。因此,當世界經濟在朝一體化方向發展時,內外資企業同臺競爭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稅收制度的統一也是保障競爭起點公平的關鍵。

  對策

  現階段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政策的調整,應在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框架內進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的統一,既包括稅前扣除范圍及標準的統一,又包括稅率及稅收優惠政策內容的統一。

  由于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的成本、費用列支范圍及標準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統一后的標準應向目前對于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的標準靠攏,但不是全部照搬,而應將我國的慣例與國際慣例相結合,加以規范;從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來看,目前內外資企業是一致的,不論統一后的稅率水平如何,法定稅率的統一似乎不存在問題;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對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調整上。

  筆者建議,取消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普遍性稅收優惠政策,保留并強化以對高新技術產業或領域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政策中,從一開始就包括有對于投資于特殊產業或項目的優惠。然而,由于有普遍性優惠,而且一般性投資的投資收益率高,相對來說,特殊產業或項目的優惠效果并不明顯。

  有資料統計,在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中,外資投向主要集中在加工業、

房地產業和公共事業等。而農業、交通運輸、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服務業中外資所占比重較小。外資集中投向技術含量較低的項目,多數為加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屬于先進技術的為數不多。因此,在未來對于外商直接投資的稅收政策中,應逐步加大對高科技產業的稅收優惠,促進高新技術項目的引進,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勁,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

  另外,取消對于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地區性稅收優惠,保留并強化“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的西部地區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東北老工業地區的稅收優惠。

  為了中、東、西部地區的共同發展,避免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的進一步拉大,考慮到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在國家逐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改善基礎設施的前提下,應強化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吸引外資,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在目前15%的低稅率基礎上,采用投資稅收抵免的辦法,也可以同時采取投資稅收扣除的辦法。以此來增強西部地區的投資吸引力度,促使外商投資重點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稅收優惠政策,在2005年的流轉稅政策中已經體現,即消費型

增值稅的試點首先在該地區試行,而且,一年來,稅收優惠政策的作用已經顯現。為促進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在給與流轉稅優惠政策的同時,還應輔之以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還體現在原內資企業享受的利用“三廢”、農林牧等基礎產業的優惠,同樣適用于外資企業。總之,統一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不再分內外資企業,只要符合國家鼓勵投資的項目或產業,均可享受稅收優惠,反之,屬于國家限制和禁止的產業,不再以內外資企業的身份劃分而例外。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