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80000元 我的大學用金錢堆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9日 11:02 和訊 | |||||||||
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說,“我國的高校教育收費改革是必需的,但不能使高等教育的發展以教育收費為基礎,收費只是對政府投入教育的財政資金不足部分的補充,今后我國高校教育的收費不能再提高了。”很顯然,有 關部門已經開始警覺到:大學生們在求學期間正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費用。現在讀大學已經成了一項高消費,成為普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四年大學究竟要花去家長和學生多
記者采訪了去年從北京某高校畢業的學生王浩,對王浩四年的花費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審計”。王浩來自西安,父母都是公務員,家境屬于中等。 學雜費:無法逃避 “上學交費,天經地義”,每年開學之初,學費是學生們無法逃避的費用。 2000年入學的王浩就讀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那時他的學費和現在相比還算比較低,5500元/年。 近年來,住宿問題一直是學生后勤管理的一個焦點問題,“錢還是得交的!”王浩表示抱怨歸抱怨,但錢是不能少的。王浩居住的宿舍樓是剛剛建成兩年的新型學生公寓,公寓里4人一個寢室,一年住宿費是1500元。根據記者曾經做過的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西安、廣州、南京、武漢這6個高校相對集中的城市,學生的住宿基本上都在1200元/年左右。 而課本同樣是一種無法省去的費用,“2002年9月,在校外書店買本學期課本共花297元”。王浩的記錄上清楚地記錄著自己專業相關的課本費和專業學習的教材費用。另外根據王浩介紹,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每月買相關的教學輔導書花費約30元左右。一年書費就是700元左右,加上教學輔導,總計有1100元左右。 “學還沒上,8000元就這樣出去了,”王浩說,“就這樣,四年里光是正常的費用支出就有32000元。” 重修費……:多如牛毛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談及學校收取的其他費用,王浩只能用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除了學費和住宿費以外,其他方面的開銷也不小。” “在開學時不收費或少收費,待學生入學后再另行收取。”一位教育界的資深人士表示,由于這部分費用無法“上臺面”,學校為逃避檢查往往會采用這樣的方式來收取。 根據王浩的私人記錄,在這些“另類收費”中,最大的項目就來自學校收取的“重修費”。由于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王浩對記者說:“我們學校一個學分收200元。”根據王浩的表述,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涯一共掛了兩門課,一門電路分析,另一門是一個選修課,學分總和大概是7-8個學分,“反正是交了1400元 ,相當于三分之一的學費了!”王浩心疼地說。遇到同樣情況的還有沈陽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劉同學,已經大四的她正為學校催交的1200元(三門)重修費苦惱不已。“家里已經拿不出了,我是向同學借的,可怎么還呢?”劉說。 對于學生來說,無法接受的是,交了上百甚至上千元的重修費后,校方不給學生任何收費憑據。王浩說,“我們學校是給收據的,但收據上寫的是學費,根本沒有寫‘重修費’。” 學費滯納金按0.5%收取、選修課報名費每門為10元、旁聽費每門200元、檔案管理費25元/年、多媒體網絡使用費60元/年、體檢費、防疫費每年60元、室內財產押金100元(畢業時宿舍內設備無損壞退回)、班費100元/學期、老師們要求的教輔材料費、講義費大概也有100元/學期左右。這是記者在調查中的發現。 按照王浩羅列出的各種費用明細,記者大概估算了一下,以每名學生每學期選修兩門課為標準,四年的選課費就是160元,加上旁聽其他一些專業的課程,每學期按一門計算,四年的總和是1500元左右。 四年之中,學生為這些名稱、種類繁多的收費付出了至少2500元。 專家點評:有些純屬亂收費 教育部學生司一位同志認為,“現在部分省市搞‘一費制’其實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亂收費的現象。但現在在政策和法規上的確存在著一些漏洞,使得亂收費問題還是屢屢發生。比如旁聽要交選課費,補考要交重修費。” 按我國《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除收取學費和住宿費以外,未經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教委聯合批準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不得再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按照這樣的解釋,該同志說,“除了這兩種費用以外的費用,我們都可以認定是不合理收費。” 生活費:去如流水 大學生這一群體在收入上無法與就業人士相比,但經濟消費水平卻相差無幾。 根據某調查機構對北京大學生生活費的調查顯示:有7%的同學少于300元,28%的同學少于500元,27%的同學少于800元,5%的同學少于1000元,另外有不到2%的同學大于1000元。 伙食費:“7月1日,早餐一碗牛奶,一個油餅共花2元,中午宮保雞丁飯5元,下午拉面外加一碟小菜5. 5元,晚上喝了一瓶可樂2.5元;7月16日,早上沒吃,中午蛋炒飯4塊,晚上老同學聚餐150元,7月20日請女友以及室友吃飯150元……”這是王浩在大二時,7月份關于伙食開銷的一筆明細賬。早飯2元,中飯和晚飯各5元,那個月,王浩的伙食是人民幣647.5元。王浩說,“平常時,伙食費大概是400元左右。” 通訊費:手機在大學生中越來越普及,據網絡調查,大一新生的手機持有率約為20%,這個比率在二年級躍升至50%。再看高年級由于實習等客觀因素,人手一機的現象在學生寢室非常普遍。 “這部首信手機當時是花了1500元買的。”王浩表示自己用了四年之久,光話費至少就有6000元。而對于那些有“朋友”的學生來說,有時候一個月的電話費則更是“天文數字”。王浩的女友是自己的師妹,雖然兩人每天都見面,“但還是覺得有說不完的話”,于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的一通“手機交流”成了他們必需的“催眠曲”。王浩說,“一個月下來,能發上千條短信,有時候覺得不盡興,就打電話,一張20元的電話卡一晚上就能打完。” IT費用: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電腦的普及率比手機更高,甚至許多學生擁有筆記本電腦。據王浩向記者介紹,學生裝電腦的價位大多在4000元左右。在北京幾乎所有的學生公寓都有寬帶接口,盡管不需要再交納費用,但一些游戲愛好者平時買游戲光盤和網絡游戲的點數卡,每月花費仍需50元。別人的我沒算過,我四年中在這方面的花消,大概是6000元左右。 交際費:“支出可大可小,”王浩笑嘻嘻地說,“老同學來看你,總要敘敘舊,意思意思,吃頓飯。朋友、同學生日,當然少不了禮物,少則幾十塊,多則幾百塊,要是一個月碰上幾個同學生日,那就慘了。萬一你拿什么獎,又少不了請客,有時拿的獎金還不夠請客用。這種開支平均每月約50元。” 根據調查顯示,人情應酬每月50元以下的占70.6%,50元到100元的占19.1%,100元以上的占10.0%。 戀愛消費:有人說:“她的生日就是自己的末日。”為了解王浩的戀愛花費,先來看看王浩與女友的一次周末賬單:上午逛商場,買衣服花去128元(女友自己付賬100元);中午肯德基吃全家套餐飯58元;下午逛華聯商場,晚飯在必勝客吃飯(比薩餅)120元;順便看電影,80元門票加20元零食,總計100元。“加上節假日旅游,平時送小玩意,”王浩說,“大概有一年花去了2000多元。” 交通費:按一周出去1次計算,公交月票是20元一個月,一年中會有5個月的時間使用月票。但到大四時,交通費也會直線上漲。“當然,還不包括打的費用。”王浩表示自己偶爾也打次車。 王浩一年回家2次,每次的火車票是70元。 服裝費用:王浩的賬本上清楚地記錄著,“2001年,我買了兩件T恤、一條長褲、一雙皮鞋共花了300元左右。”王浩表示一般女生在這項的花費多一點,以自己女友為例,平均每月80元左右。而男生一次性花費比較大,如運動鞋等產品,王浩的名牌籃球鞋花費約500元左右。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服裝的花消會大一些;而在西安、南京這些城市,學生在服裝上的花消男生大約為400元左右,女生的花消會更大。 專家點評:能省的就要省 “學生本人必須有一定的理財意識和能力才行,”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員高衛說,“學生在花錢前的考慮及統籌安排應得到學生本人的充分重視。”他認為,在學生消費群,“示范效應”非常明顯。在群體壓力中,大多數學生的消費行為及觀念都漸漸趨同,否則將感到自己與群體會出現一種不協調感,但必須要做到合理地開消,即量力而行,能省的盡量省。比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消費就有些偏高。 考研費用:不能省的錢 只要想考研,這項支出就不可避免,王浩表示自己考的是外校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和報考本校研究生相比,花費則多了很多。因為本專業的書籍基本不可用,報考學校要求的專業課本及基礎性課本只能自己去買,由于本校教學用書與報考學校差距很大,不得不重新購買符合要求的課本。當考研結束后,在收拾資料的時候,王浩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賬單上已經多出了520元的支出。政治和英語的書籍和模擬題花了王浩近300元,而相關專業課相對來說卻只有200多元。 其實在王浩的考研賬本上,輔導材料的花消其實只是一小部分,而英語、政治等公共課的輔導班,報考大學開設的專業課程的輔導班,才真正讓王浩掏了腰包。×××的政治串講200元,×××的英語串講150元,專業課數據結構10個課時的考前輔導花費是300多元。1100元,這是王浩上輔導班的最終費用。 除此之外,還有考研的報名費,以及為補充高強度學習中的消耗所增加的伙食費等。 專家點評:寧敲金鐘一下,不打銅磬三千 考研的花費應該有些計劃性,對于考研輔導班的選擇,以及考研書籍資料的選擇,應該多聽聽前人的意見。 就業費用:最后一次“奢侈” 在眼下就業市場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為了找到自己滿意的崗位,花費也是不可少的。王浩給我們算了一筆他自己的求職消費賬。 書面包裝費:簡歷一般分普通型和豪華型兩種。普通簡歷一般只有1到4頁,主要投給那些他們尚可接受的單位,花費在10元左右,數量在20-30份。豪華簡歷則投給他們滿意的單位,這種簡歷每份就得花20元,數量在5份以上,再加上學校的推薦表、成績單、各種獲獎證明和外語計算機等能力證書,打印或復印,以20份計算又花去45元。 外表包裝費:“西裝380元,襯衣兩件共120元,領帶128元、皮鞋100元。”王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并表示自己買衣服還是比較省的,但也是西裝、襯衫、領帶、皮鞋一個沒少。據浙大校園網BBS調查顯示,該校畢業生購置一套西裝的費用,只有24%的人選擇在500元以下,有44%的人選擇在千元以上,而且有13%的人選擇價格在2000元以上。 考證費:一些相關的技術證件或資格認證對于毫無工作經驗的學生而言,的確在敲開企業大門的時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為了這些證件,學生的付出又是多少?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費是14元,報了一個考前輔導班費用是340元。 考了一個CCIE(思科網絡認證)的證書一共花了1500元(包含考前的課時費)。 專家點評:求職費用使用不合理 “許多學生求職應該從網站入手。”易之易工作網大學生頻道的主管李楚這樣認為。他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利用媒體信息或者上網求職,應該是一種理想的求職路徑。這種方式的成本最低。畢業生選擇專業的招聘網站,或者是合作企業多、影響大的網站,去投一份簡歷或者登記求職信息,就有機會接受更多企業的挑選,同時也有機會挑選更多的企業了。還有,一些物品不一定非買不可,比如西服,可以借穿或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