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兄弟開皮革店 手藝加靈感生意紅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30日 14:13 理財周刊 | |||||||||
幽靜的紹興路上,一路舊上海風情的低矮建筑和法國梧桐,間錯著畫廊、書店、出版社。 在漢源書店的對面,兩位大學生兄弟開了一家店,才開張短短一個多月就已名聲在外。據老板自己介紹,上海各大時尚報刊和雜志爭相為其做“免費廣告”,還有老外拿著雜志上寫的地址找上門來,而上海時髦的青年男女更是不會放過一飽眼福的機會。到底是什么店
小店只有六七平方米,店面門楣中央掛著一塊有機玻璃,上面刻著一個字“樹”,兩旁則象征性地插了一些樹枝。店面兩邊的柱墻本來由一塊塊完好無損的紅磚砌成,卻硬是被砸得七零八落,還被涂成了銀灰色?此齐S意的手筆,其實頗具匠心。店堂里的裝修也散發出藝術的味道,店堂三面墻都被涂成銀灰色,上面再用刷子蘸上黑墨仿佛兒童涂鴉般亂涂一氣,但整體看起來卻頗有藝術氣息。更難得的是,這樣的店面裝修總共才花了五六百元,真是羨煞諸多店老板。從這樣有個性、夠時尚又經濟的店面裝修可以推測店主人絕非平庸之輩。 清華畢業生“下海” 過往的路人很容易被奇特的店名“樹”所吸引,到底是賣什么的呢?好奇的人們總會走進去看看。原來這是一家賣皮革制品的店,有各種式樣的包、皮帶、錢夾和像架等等小物品,都是用牛皮革做成的。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所有的皮革制品都是店主人親自設計、裁剪和縫制的,用一位老外的評價,是絕對的“original”(原創)。 這里的包沒有名牌包光鮮亮麗的外表,也不像所謂的名牌包,款式總是千篇一律,它的樣式不會規規矩矩,方方正正,可能是店主人無意中看到的一塊邊角料,不加剪裁便縫制在一起,也可能是不同紋理和不同顏色皮革的巧妙搭配。如果把所謂的名牌包比作貴族小姐,端莊典雅,這里的皮革制品就像是吉普賽女郎,處處散發著野性的魅力。 每一款皮革制品都是店主人當時當地靈感和心情的結晶,這里沒有復制和模仿,更沒有成批量生產,只有屬于你的“original”。那么這家店主是何許人也? 這家店主是一對親兄弟,哥哥叫閻海,弟弟叫閻峰,都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哥哥2001年畢業,弟弟2002年畢業。 如今的大學畢業生不去當高級打工者,而是自己開店當小老板,真是少而又少,能想到的人不多,想到了有勇氣去實踐的人就更少了。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找一份較好的工作根本不成問題,兄弟倆怎么會想到去開店呢? 兄弟倆老家在安徽,父親在家開了一個小小的皮件廠。都考上了美術學院的哥倆放暑假回到家閑著沒事,總會利用學到的設計知識,用皮革做一些小東西,比如一雙拖鞋、一條皮帶、一個包等等。慢慢地,越做興趣越濃,哥倆就試著帶了一些自己設計和制作的皮帶到北京的秀水街(就像上海的襄陽路市場),讓里面的店老板代售,結果都被賣出去了,兄弟倆大受鼓舞。 不過當時兄弟倆還沒有開店的打算。哥哥閻海畢業后進了廣州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廣告策劃,可是枯燥的上班生活無法發揮自身的創造性,閻海覺得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2002年,弟弟閻峰也要畢業了,可是閻峰卻并不想找工作。于是兄弟倆一合計,決定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設計制作皮革制品,做一回小老板。 上海開店一波三折 一開始,兄弟倆打算在北京開一個小作坊,自己設計制作皮革制品,然后請人代理銷售。然而,北京市區的房租太貴,為了節省房租,兄弟倆把小作坊開在了離北京不遠的河北廊坊。那是2002年初的事兒了。然而由于剛開的小作坊沒有名氣,店老板們對手工制作的皮革制品的市場銷量沒有信心,不敢代理。另外,廊坊是個小地方,此類物品的消費群體很少;蛟S還有初下商海的緣故吧,總之,結果就是好不容易籌集來的一萬多元資金基本上打了水漂。 困境之中,剛好上海的朋友來看望他們,覺得他們制作的東西很有特點,便決定帶一些產品回上海,讓上海的店老板們試銷。大上海的海納百川起了作用,試銷的結果還不錯。這給掙扎中的兄弟老板一絲啟發,“走投無路”的兄弟倆就這樣轉戰上海。 2002年8月份初到上海,對上海市場沒有底,已經嗆了一口水的兄弟倆還是想走請別人代理銷售的路子。上海的店老板也和北京的一樣,覺得兄弟倆做的東西不錯,不過和正宗的名牌貨比起來顯得粗糙了些,而且又沒有名氣,擔心挑剔的上海人沒法接受,擔心市場銷路有限,不愿代理。兄弟倆第二次陷入困境。 不過在香港名店街朋友一家小鋪搭售的結果讓兄弟倆看到了自己產品在上海市場的潛力。今年春節過后,在上海輾轉了半年的兄弟倆,終于決定再賭一把——從親戚朋友處籌集了一筆資金,在上海開一家店,自己制作,自己銷售。 要開店,首先要找一個好的店面。找店鋪的經歷也三番五折。開始,兄弟倆想在白領匯聚的徐家匯一帶開。但幾天苦苦尋覓的結果卻是:租金太貴,初創期風險太高,另一方面也沒有合適的地方。 有一天,哥哥偶爾從紹興路路過,發現漢源書店的對面正好有一個小店面在尋租。店面雖小,但店租不貴,只要1000多。兄弟倆當時覺得,紹興路是文化出版一條街,文化氣息濃,而且對面就是小有名氣的漢源書店,經常有一些眼光獨到的顧客,就付了一年房租把店租下先開起來。 或許是為了考驗這對兄弟。才裝修,就“霉事”不斷:那幾天剛好下陰雨,整條街冷冷清清的,很少人經過;附近熱心的老頭老太告訴這對兄弟,這家店鋪曾經開過鮮花店、水果店等各種店,結果都才開門就關門——因為人流不多,沒有生意。 兄弟倆動搖了,想退租。但房東不愿意把好不容易掙到手的一年房租退掉。退租沒門,兄弟倆只好硬撐著了。 原創風格,倍受青睞 沒想到開店第一天就出乎意料,立即有兩筆生意入賬。紹興路上某出版社的一工作人員訂做了一個皮包;一個路過的美國佬也進來光顧了一筆生意,而且對他們的原創風格贊不絕口,認為很有市場。這給兄弟倆開拓了思路:在滬、旅滬的外國人群或許是一個大的客戶群。 一個月的經營也證明了這一想法:40%的營業額來自外國顧客。這些老外有的是路過紹興路碰巧看到就走進來的,有些是到紹興路來旅游的,有的則是拿著介紹小店的雜志專程找上門來的。 閻海告訴記者,有兩個法國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按圖索驥找上門來——一本連老板自己都不知道的法國雜志介紹了這個新生兒。 此后,上海那些嗅覺靈敏的時尚雜志就開始輪番上門,小店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 小店的特色裝修也幫了老板不少忙,尤其是那個店名“樹”總引起別人的好奇。路過紹興路的時尚男女,經常光顧漢源書店的顧客,因為對面開了這么一家“囂張”的小店,都忍不住順帶過去瞧瞧。 時尚男女的信息總是最快捷的,他們覺得好,就會在自己的圈子內迅速流傳開。一傳十,十傳百,顧客群就逐漸大起來。 小店的生意經 小店雖小,但貨品不少。最常見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提包、挎包、錢夾、皮帶,還有一些就是皮制小飾品,如書皮、相框、筆筒、梳妝盒等。當然如果你有什么特殊物品,這家店也可以按需訂做。 因為是原創,價格自然不菲。像提包、挎包,一般都在200元人民幣以上,貴的可達700元~800元。而皮帶一類物品,多在100元到200元之間。其他的一些小物件,價位在40元到100元之間?傮w毛利率在150%以上。 不過兄弟倆覺得,不應該把他們的創作和流水線做出來的工業制品相提并論。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意才是最有價值的。和自己的創意比起來,現在的定價還是偏低。只不過處于開張階段,考慮到招徠顧客的需要,才訂此價位。 小店今年3月15日開張,第一個月營業額1萬元左右。前期投資大約花了3萬多元。至于每個月的開銷,大概有以下幾項。首先,兄弟倆在浦東三林租了一套房子作為手工作坊,每月租金1000多。手工作坊購置了一整套制作工具,定期購置的原材料,皮革、配件等,也需要一筆不小的開銷。手工作坊請了一位工人,每月傭金1000元左右,看工作量而定。店租每個月1000多。還有就是稅收,一個月約要400元~500元。電費、電話費等雜項,每月在100元~200元。這樣算下來,開張第一個月就開始贏利了,雖然賺的不多,但畢竟是好兆頭。 閻海告訴記者,兄弟倆下一步打算進一步打響小店的品牌,比如,建一個相關的網站。如果這家店經營得好,他們還打算在襄陽路、陜西南路上再開一家店。閻海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 小店首月損益表 項目 金額(元) 備注 銷售額 10000 毛利 6000 毛利率按150%計算 費用 3100~4200 店租1000~1500元/月,房租1000~1500元/月,工人工資1000元/月,電費及電話費100~200元/月 營業利潤 2900~1800 毛利-費用 稅收 400~500 凈利潤 2500~1300 營業利潤-稅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