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唐曜華
前幾天有朋友收到一條短信,推薦她購買一款收益率高達10.5%~14%的產品,資金投向國企河北融投擔保公司擔保的地產項目。
乍一看,這款產品比信托產品更有優勢。信托產品已經算是理財產品中的“高富帥”了,門檻高、收益率也高(能達到9%左右),而這款產品的認購門檻為20萬元,低于信托計劃的百萬元門檻,收益率還明顯高于信托產品。
由于有限合伙私募基金這兩年出事的不少,筆者的建議是,投資者若遇到這類產品,最好帶著放大鏡仔細研究風險大小。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之所以成為去年以來違約事件出現的重災區,與這類產品相對寬松的發行環境有關。規模在5億元以下的私募基金,基本上只要完成工商注冊,張羅個辦公地點就可以拉客戶了。
此前某銀行的飛單事件令人記憶猶新,投資者通過該銀行一位員工購買的一款股權投資計劃,到期無法兌付。后來才知道資金早被挪用于補民間借貸的窟窿,無法再追回。雖然最終實現兌付,但這種機構買單的情況可能很難再發生,最終承擔風險的還是投資者自己。
去年深圳還發生過打著私募基金名義向投資者募集資金,最后被證明為龐式騙局的案例。
當然,具體產品還得具體分析。前述產品有國企擔保公司擔保,相對來說有一定保障。但擔保只是一個安全墊,關鍵還要看項目本身。
房地產開發商的實力、項目的盈利前景等都需要關注,比如房子建好后好不好賣;如果是商業地產項目的話,投資者則需考慮附近客流量大小、商鋪或寫字樓建好后好不好租出去等。
只有開發商把房子賣出去或者商鋪(或寫字樓)租出去的收益超過融資成本,在產品到期時才可還本付息。10.5%~14%的收益率,再加上其他成本,開放商的實際融資成本可能超過15%。這么高的融資成本不是一般的企業能承受得起。
其實,購買銀行代銷的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相對有保障,因為銀行作為專業機構可以幫投資者篩選一遍項目。但是去年年初銀行已經被禁止代銷有限合伙私募基金了,目前代銷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的主要是第三方理財機構。第三方理財機構本來就實力弱小,指望它們在發生風險時兜底基本不可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通過發行有限合伙私募基金進行融資,其中包括一些不錯的房地產項目。但由于這類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項目風險的高低,甚至核實資金是否真的用于產品所描述的項目。
相比較而言,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的風險大于信托產品,信托產品的風險大于銀行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