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陽光私募調查報告顯示——經歷九年風雨 規模不容忽視 但道路依然艱難
如果從2004年趙丹陽發起第一只陽光私募算起,陽光私募行業已經匆匆走過了9年。在這9年中股市可謂驚濤駭浪,期間既經歷了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也經歷了2008年斷崖式下跌;既有2009年的小陽春,也有2010年后接近三年的漫漫熊途。歷經兩輪牛熊,陽光私募行業整體生存狀況如何?
本報隨機對京滬深三地25家陽光私募的調查顯示:陽光私募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機構力量,超過四分之一的陽光私募管理規模在30億元之上。但是由于絕大多數陽光私募是在2007年之后成立,“熊長牛短”的行情使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同時他們還不得不面對高稅負、合法身份缺失、信托限制過嚴、財富管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等等困境。但盡管如此,絕大多數受訪者依然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 屈紅燕
三分之一掙扎
在盈虧平衡線上
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私募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原因有多方面,其一是在牛市中扎堆成立,此后經歷了股指暴跌,而在系統性下跌過程中很難取得良好業績;其二是產品線單一,僅有部分私募涉足了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在股市系統性下跌中不能很好的在股市和債市中轉化,錯失了債市收益;其三是成本高昂,部分私募年開支上千萬元,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年開支超過500萬元。
牛市中蜂擁成立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私募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其中,7家私募從成立以來僅僅實現了盈虧平衡,1家依然虧損,17家盈利。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的私募占三成以上,顯然這個行業處境并不輕松。
多數陽光私募在風和日麗的牛市中扎堆成立,但成立之后就不得不面對暴風驟雨的熊市,而業績提成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系統性風險下,私募整體即使跑贏大市也很難取得絕對正收益,造成收入來源有限,不得不苦熬度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25家受訪私募中8家成立時間是在2006年和2007年間,該階段是私募成立的高峰期;2009年-2010年也是私募成立的又一高峰期,期間共有9家私募成立;2006年之前成立的有4家,2011年至今成立的私募共有3家。
牛市中成立的私募如果不注意控制風險,可能在此后始料不及的熊市中受傷嚴重!叭绻闪⒃诟呶唬v然能夠躲過下跌也很難做出業績。而私募是個靠業績提成來賺取收益的行業,沒有正收益日子當然難過了!鄙钲谝患宜侥颊崎T人表示。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以平安信托為平臺成立于2007年之前的陽光私募共有12只,2008年跌幅在50%以上的有5只,其中跌幅最大的產品凈值損失62%,行情慘烈對于凈值的影響可見一斑。
固定管理費旁落
在收入來源中,超過一半的私募收不到固定管理費。本次調查結果顯示,14家私募的收入來源僅為業績提成,沒有固定管理費,占一半以上;而11家私募的收入來源為固定管理費和業績提成。
陽光私募的收費方式一般是“2%的固定管理費+20%的業績提成”,但由于剛剛起步的陽光私募依然整體弱勢,2%的固定管理費中的絕大部分被信托和銀行等后端平臺收走。面對熊市的系統性風險,私募即使采取保守策略跑贏大市,也很難有收入來源。
成本昂貴
成本昂貴是造成私募生存窘迫的又一個原因,36%的私募每年開支在500萬元以上。本次調查結果顯示,7家私募每年的成本開支為1000萬元以上,2家私募年成本為500萬至1000萬元,7家私募每年的成本為200萬至500萬元,另有9家私募每年的成本為200萬元以下。
在成本項中,超過60%的私募認為工資是最大的開支。本次調查結果顯示,16家私募的最大成本項為工資,3家為信托賬戶,6家為其他項。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投研人員最多的一家私募堪比小型基金公司,有60人之多,而投研人員最少的私募僅有2名投研人員。共有5家私募投研人員在5人以下,7家私募投研人員在5-10人之間,投研人員在10人以上的有13家。
規模不容忽視 創新突圍
調查顯示,陽光私募規模歷經兩輪牛熊已經不容忽視,而且私募風格也趨向多元化。隨著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工具的推出,越來越多的私募加入對沖領域。
規?氨刃⌒突鸸
陽光私募管理資產規模在不斷壯大,單只私募資產管理規模遠超小型基金公司,受訪的陽光私募中超過半數管理規模在10億元以上,整體影響不容忽視。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家私募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3家管理規模在30-50億元之間,8家在10億-30億元之間,9家5億元以下。
28%的私募管理產品超過10只,存在做大規模沖動。調查顯示,12家私募管理的產品數量在5只以下,6家管理產品量在5-10只之間,7家私募管理產品數量在10只以上。盡管每只產品規模不大,但私募依然有多發產品的沖動。
風格開始多樣化 對沖引領創新
76%的私募高舉價值投資大旗。調查結果顯示,19家私募屬價值投資者,趨勢投資者2家,高頻交易有1家,還有3家的投資風格為其他。成立較早的私募多是價值投資者,而隨著后期眾多的加入者私募投資風格越來越多樣化。
超過7成的私募核心管理層來自券商和基金。統計結果顯示,14家私募的核心管理層來自券商,4家核心管理層來自公募基金,民間派僅占7家。
面對疲弱的股市,私募力圖通過創新進行突圍,典型的思路是通過設立對沖基金,或者涉足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回避大盤下行風險。私募之所以在弱市中感覺無計可施,還與其產品線單一有關。本次調查顯示,僅有16%的私募擁有固定收益類產品,而且固定收益類產品規模僅為股票等權益類產品規模的20%,私募也因此錯過了2009年的債券大牛市。
而隨著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工具的推出,超過4成的私募愿意涉足對沖領域。調查結果顯示,10家私募愿意成立對沖產品,占全部調查樣本的40%以上。
從組織形式上來看,部分私募開始選擇有限合伙企業。調查結果顯示,4家私募采用了有限合伙形式,占16%;21家私募采用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由于有限合伙在參與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含有杠桿和做空機制的投資品種時所受限制比較小,旗下有對沖量化產品的私募更愿意選擇有限合伙形式。
哪些因素被私募視為設立對沖產品的障礙?調查結果顯示,12家私募選擇了對沖工具限制,占全部樣本的半數,10家私募選擇了人才,另外有3家選擇了市場環境。
三大瓶頸:依賴銀行、稅負過重、缺少合法身份
調查顯示,過度依賴銀行渠道、稅負過重和缺少合法身份等已經成為私募發展的瓶頸。
銀行渠道“雙刃劍”
私募能迅猛發展到今天離不開銀行渠道的助推,但銀行渠道是一把雙刃劍,很可能會傷及私募的穩健發展。
在客戶來源中,銀行渠道依然占主流位置。調查結果顯示,13家私募的客戶來源于銀行渠道,占50%以上,8家私募是自有客戶,4家私募的客戶來自券商等其他渠道。
銀行渠道對于私募來說是把雙刃劍:私募業績出色時規模能夠迅速做大;但業績一旦不如預期,銀行客戶會蜂擁贖回。而贖回過程又進一步打壓了私募業績,造成惡性循環。某年度私募冠軍曾坦言,順風順水時來自銀行的客戶擋都擋不住,但投資失利時贖回壓力也使他的投資節奏被打亂。減倉速度趕不上贖回速度,造成倉位總在高位。
而某些老牌私募與客戶的合作歷史悠久,互相信賴,即使投資失利客戶也能給予足夠理解,使得私募能真正踐行自己的投資理念。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私募應該以自有客戶為主,不應過分追求規模和依賴銀行渠道。
稅負過重
對于行業發展來說,稅負過重和信托限制過嚴被私募認為是影響行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7家私募認為稅負過重影響行業發展,占樣本數的三成;另有8家私募認為信托合約對資金運用的限制太嚴影響行業發展,3家私募認為股市環境影響行業發展,7家私募選擇了其他。
正如深圳一家私募高管所感受到高稅負的切膚之痛,“營業稅扣掉5%,所得稅再扣掉25%,員工工資的累進稅率一般高達45%,在如此高的稅負面前私募所謂的靈活激勵機制其實是泡湯了。”在市場弱勢的當下,私募行業對稅負問題愈加敏感,部分私募甚至被迫繞道香港子公司為員工發放工資,而前海的稅收優惠更是吸引了諸多私募大佬的關注。
在選擇注冊地時,首要考慮的問題是稅收優惠。調查顯示,17家私募考慮的因素包括稅收優惠,占到全部樣本的7成,同時有6家私募還選擇了和同行交流的便利性,而僅有4家私募考慮與客戶的緊密程度,2家私募認為需要考慮調研公司的便利性。
前海正成為私募解決高稅負的希望之地。本次調查顯示,12家受訪者愿意將注冊地搬遷到前海,稅收正是他們考慮搬遷的首要因素,占全體受訪者的一半左右。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前海的稅收政策共有3條,具體包括“對前海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工作、符合前海規劃產業發展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先征后補之后可降至15%。”
放松管制、降低稅收已經成為私募行業的共同心聲。一位私募人士呼吁:“這是個競爭性、非資源性的行業,發展好的話有利于經濟轉型和私人財富管理,政府不因設置太多的門檻,應該從根本上由限制、制約轉變為積極主動支持這個產業的發展!边有一家私募表示,目前最關心的是行業整體發展問題,希望政府能夠對對沖基金行業有適當的政策照顧,鼓勵更多的資源進入這個行業。
缺少合法身份
由于缺少合法身份,私募不得不選擇繞道信托的形式來解決開戶等難題,而信托限制過嚴也導致了部分私募業績低于預期。據了解,信托對私募的資金投向限制依然很多,比如有的信托公司規定私募對單只個股的投資規模不應超過總倉位的20%,造成私募分散投資,類公募化,客觀上控制了風險也造成了私募業績的平庸。
同樣由于缺乏合法身份,陽光私募的成本高于其他資管行業,遭遇了眾多不公平待遇。北京一家大型私募呼吁:“作為民營機構的陽光私募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被一道無形的‘玻璃門’所制約。在國外,私募基金的主要客戶群是機構客戶,但在國內,由于民營企業很難通過機構投資者的合規性審核,因此目前的主要客戶群還是個人客戶。”
絕大部分私募歡迎被直接納入監管,采用備案制,基金法修訂讓私募看到了曙光。在近日基金法二次審議中有關部門建議:擔任非公開募集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行業協會履行登記手續。非公開募集基金完畢,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行業協會備案。對募集的資金總額和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達到規定數額的基金,基金行業協會應當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報告。
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23家私募均認為,將私募納入統一監管有利于行業發展,占到樣本的9成以上。一家私募基金負責人坦言,“如果被賦予合法地位,私募便可以繞開信托平臺,從而降低發行成本,有利于行業發展。”還有一家私募負責人表示:“應該給予合法地位,在稅收、業務管制上與公募基金相同,而不應歧視。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實行行業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