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商界精英 > 正文
 

浙商的財富密碼 創業前相當寒酸靠白手起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08:55 新華網

  盡管民間有“英雄莫問出處”的習慣用語,但人們對近年來活躍市場經濟舞臺的浙江民企老板仍然充滿諸多好奇。17日開幕的浙江個私經濟大會評選出浙江非公企業100強,首次把浙商們的出身、年齡以及文憑等資料公諸于眾

  魯冠球——打鐵匠;徐文榮——農民;南存輝——修鞋匠;胡成中——裁縫;樓忠福——建筑工人;李如成——農民;鄭堅江——汽車修理工;汪力成——絲廠臨時工……翻閱
這些處于浙江創富英豪“金字塔”塔尖的人物簡歷,可以發現他們創業之前的身份顯得相當“寒酸”。

  不獨這些為世人所熟知的富商,就是那些麾下企業年銷售額在10億元左右的老板們,其出身同樣極其平凡。浙江001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老板項青松,出身是個“農機工”;星星集團有限公司老板葉仙玉,出身農民;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老板王振滔和榮盛化纖集團有限公司老板李水容,出身皆為“木匠”......記者粗略數了數,約有90%左右的浙江民企精英,出身均很寒微。除了后來的培訓深造外,創業初期的文憑也并不高,大多是初高中文化。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坦言,浙江老板大都出身寒微,補皮鞋、彈棉花、挑貨郎擔就是創業的起點。但他認為,“浙江現象”集中到一點就是把人民群眾看成是經濟發展的主體,愛惜民力,善小而為。畢竟,發展經濟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動群眾是發展經濟的第一要務。

  此間專家還嘗試解讀過浙商的財富”密碼“:沒有靠山,沒有資金支持,全靠自己白手起家;一些農民或者工人具備的品質也有所體現,比如節儉、勤勞、精于算計等等。從宏觀面上分析,浙商大多發達于20世紀90年代,剛剛趕上國有企業逐漸轉制,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轉軌期隱含著巨大的機遇,抓住機遇的人,就成了今天的英豪;勇敢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也屢屢被研究者提到。以魯冠球為例,他的身份演進過程是這樣的:農民——打鐵匠——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負責人(從1969年到1979年)——承包了當時已更名為萬向節廠的蕭山公社寧圍農機修配廠(1980年至1989年)——魯冠球以1500萬元向寧圍鎮政府買斷萬向節廠股權(1988年)——創建萬向集團公司(1990年)。魯冠球這樣的農民成為一個大型企業集團的老板,花了20多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盡管身份不斷變化,但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卻貫穿至今——掌握稀缺資源的能力。雖然在不同的時期,稀缺資源的內涵各有不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浙商發家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