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4馳騁理財市場的八大金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3:13 《錢經》雜志 | ||||||||
——無論是他,還是他們;無論是他,還是她;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影響2004年中國個人理財市場,我們就稱其“指標”人物 *劉鴻儒:理財“教父” 因為這位中國金融界的重量級人物,CFP(注冊金融理財師)將有“中國制造”,本土的
他是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2004年他多了一個新頭銜——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以下簡稱“標準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 他老辣持重,敏銳開放,在標準委員會的體制設計上舉重若輕。因為他的資歷和威望,標準委員會籌備伊始就中規中矩,嚴謹方正;更因為他的遠見和氣度,標準委員會舍棄行政色彩,選擇了與國際接軌的道路,引進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廣泛認可的專業理財認證機構CFP組織,并保持其“非政府、非營利的自律性機構”的特征。 他眼光精到,作風務實,在加入國際CFP理事會的談判迂回中游刃有余。兩年前,他主持召開的中美金融策劃師論壇是中國金融界第一次與國際CEP理事會接觸;2003年9月,國際CFP理事會的CEO麥爾先生造訪北京,他親自出面溝通;同年底,國際CFP理事會將當時的標準委員會籌備組作為在中國內地唯一的聯系機構;2004年9月1日標準委員會正式成立后,國際CFP理事會發來賀信,并邀請參與討論入會事宜。如果沒有大礙,明年標準委員會成為準會員是完全可能的。(按照國際CFP的規定,在成為準成員之后,再有1-2年的培養期才能成為正式的會員。) 他的號召力不容質疑。標準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有來自金融界招行行長馬蔚華、銀河證券董事長朱力、新華人壽董事長關國亮,以及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高層人士;來自學界的包括北大經濟學院院長劉偉、清華大學教授宋逢明、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和人行研究局局長唐旭等;來自政府監管部門的委員則有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證券協會秘書長聶慶平等。 他的推動力予人信心。標準委員會目前正在抓緊制定和細化本地化的中國金融理財師認證標準、職業道德準則和標準化操作流程。年末,在國際CFP理事會指導下,首批中國金融師的培訓開始起步。2005年,標準委員會要在中國舉辦第一次中國金融理財資格考試,中國金融理財師將在明年正式誕生。 *馬蔚華:市場第一“鼻” 他和他的團隊市場嗅覺格外靈敏,在中國金融界開個人理財業務風氣之先,他全力打造的理財品牌始終葆有新的內涵,是同業高級模仿的重要參照物。 2004年是他就任招商銀行行長5周年,也是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謀求生存之道最具探索意義的五年。在他的掌控下,一個中小銀行在與國有大銀行的競爭中成功突圍,而其中重要的一條制勝之道就是在個人零售業務領域的先行一步。 “一卡通”的首創成功,讓人們曾經發出過“信賴馬蔚華就可以信賴招商銀行”的美譽之詞;而“一網通”、“金葵花理財”、“點金理財”的持續走好,則讓人們熟悉這些知名金融品牌的同時,也記住了這位頻頻出鏡的 “招行第一營銷員”。 作為中國銀行業的領軍人物,他的靈敏反應總是超出競爭對手的預料。2004年他益發嗅出個人理財市場漸行漸近的火熱氣息,他要求自己的專業團隊將專業理財服務的相對優勢進行到底。 當其他銀行亦步亦趨向普通人群擺出 “貴賓服務”的示好姿態時,他的目光已經牢牢鎖定在都市高收入人群身上。他不惜財力和人力,一年兩次制作和發布金葵花理財指數,通過持續跟蹤、監測、研究新富群體的理財行為,不斷刷新和提升招行的服務理念。高爾夫俱樂部、旅游俱樂部、夏令營、冬令營、貴賓易登機、酒店預訪、緊急救援、留學理財套餐、寶馬汽車金融服務……一枚枚發向目標人群及其家人的“糖衣炮彈”掀起了新一輪理財攻勢。 在公開場合,他不再反復提起“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而是積極現身說法:“我個人的理財一塌糊涂,我的工資都是活期存款,但現在我讓我的客戶經理幫我打理,買點基金、股票等產品,這肯定比存在銀行強。” 我們相信,當他在高端客戶群體中鼓吹這一最新體會時,已被招行創新增值服務屢屢擊中的“鉆石”人士,很快會在下一個周末約會自己的客戶經理。 *奧運冠軍:影子理財 當他們在雅典奧運會上爭金奪銀時,理財專家們則在后方為其快速打理出了N套理財方案。一不留神,他們跨越了高端理財對象的門檻,成了個人財務虛擬規劃的案例中人。 2004年,他們的價值遠遠超出了體育范疇。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興奮點——競技、緋聞、夢想,甚至理財。 他們的財務狀況成了人所共知的秘密,無數人在替他們計算隨金牌而至的衍生品。媒體讓大家告訴大家:國家體育總局對雅典奧運會金牌運動員的獎勵為20萬元,此外各省市還有不同的鼓勵政策,許多私人機構及海外人士也對奧運冠軍予以不同程度獎勵。最后的結論是,一名奧運冠軍將獲得人民幣20萬元至320萬元不等的獎金。 他們及其家人被理財專家諄諄教導,奧運冠軍更需要及早進行科學的財富管理。全國人民和他們一起洗腦:如果將來擔任教練或從政,會有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可以確定風險性、收益性都較高的理財目標;而如果經商或從事演藝事業,則會面臨波動性較大的收入情況,應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未來生活的安全保障;如果選擇讀書或在家休養則應確定比較穩健、安全性高的理財目標,以保證生活和學習的需要。 其實,就個人財務規劃本身而言,他們的虛擬案例只對那些快速致富的人群具有啟發意義。體育之路是是一條以成敗論英雄的道路,當他們摘取金冠上的寶石后,就已經走到了運動生涯的最頂峰,在成為幸運女神眷顧的寵兒時也迎來了集中的收入周期。 他們面臨的財務問題是“如何用一輩子來花一下子掙到的錢”,而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收入周期與消費周期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差距。觀看專業人士為奧運冠軍理財,是運動場外的另一種娛樂,熱鬧之后,人們開始為自己琢磨:如何用小半輩子來理一輩子要花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