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理財外匯 > 正文
 

人民幣理財絕非只賺不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0日 12:02 中國經營報

  作者:陳實

  先來看兩條新聞。

  近日出版的《北京青年報》有一則報道說,京城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和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自3月底開
始就陸續暫停了各自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售,原因據稱是“要對市場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還有一條新聞是出自搜狐網站的。搜狐近來和一些媒體共同舉辦了一個名為“理財中國”的評選活動。結果發現,各家商業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受普通投資者歡迎。

  一邊是迫不及待地有人等著要買人民幣理財產品,一邊又“欲說還羞”地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再說”。這樣的市場供求關系顯然異乎尋常。

  與定期儲蓄相比,人民幣理財收益可謂高高在上,近來有銀行甚至把一年期產品最高收益推高到3.17%,比央行官方規定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高出將近一個百分點,更令投資者喜出望外的是,人民幣理財產品不用繳納利息稅。

  不過,有調查表明,認購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往往以中年人群居多,這類人群因為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大多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識。這里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似乎被很多人忽略了:銀行拿了你的錢,答應你3%的收益,那么銀行拿這些錢去做什么?銀行給你3%收益,銀行又怎么賺錢?

  根據銀監會的有關規定,目前中國央行票據、國債和金融債恰恰是各家商業銀行在為客戶辦理人民幣理財產品,從而將籌集來的資金進行銀行間市場投資的主要去向。各家銀行以往靠建立債券池來獲取收益,再把部分收益轉給投資者,而如今債券池的整體收益大幅下降,各商業銀行顯然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于是才有了本文開頭兩篇看似互相矛盾的新聞報道。

  當初央行和銀監會同意商業銀行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本意在于減少存款流失,為客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監管層批準之意也更多在于支持金融創新,希望商業銀行開展更多不耗費資本、低風險的非息業務。

  然而,有一家大型中資商業銀行提供調查數據表明,在銀行存款占居民金融資產95%以上的情況下,人民幣理財能增加的新存款空間有限,而相對于進入“地下金融體系”的資金的高收益,人民幣理財所能提供的收益率也沒有吸引力,這樣從整個銀行體系而言,人民幣理財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很輕微。

  這家中資銀行的調查結果最后總結說,目前人民幣理財業務主要是銀行間和銀行自身存款存量結構的調整,據此,調查認為這則會使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受到較大負面影響。

  讓筆者擔心的是,在大多數銀行尚未建立起風險約束機制、仍以規模擴張為戰略發展目標的情況下,必然出現銀行用不斷上升的預期收益率去吸引客戶并導致整個行業的資金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這時部分銀行可能將接受不斷下降的收益,而有些銀行可能為更高收益而加大高風險貸款的投放,最終導致高金融風險。

  好在,一些承諾保底收益、變相攬儲甚至破壞同業間“游戲規則”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重視。有消息說,自3月底以來暫停發售人民幣理財產品恰是因為監管部門希望在近期有所整治,規范“游戲規則”,保護投資者利益。此乃一幸。

  中國證券業已經因為“國債回購”等理財問題而“千瘡百孔”,我們不希望中國的銀行業再在“人民幣理財收益”問題上“翻船”。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