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正文
 

分業理財的整合營銷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8日 10:29 21世紀經濟報道

  國外已是家樂福,國內還是便利店

  激情與困惑共生,夢想與彷徨同在。

  雖有數年摸索,但“中國理財”尚不是一個響亮的字號。隨著金融全面開放期的臨近,中資金融業準備充分了嗎?

  中資銀行一方面要繼續與外資銀行角力外匯理財,而另一方面卻將不得不拿出人民幣理財這塊獨食已久的大蛋糕。是讓出?還是做強?

  保險業也正在經歷一場誠信危機,投資連結險、重疾險等部分品種先后遭市場質疑,下一步將如何維護市場信心?保險與理財,老百姓到底如何認識?

  同時,券商集合理財新規即將頒布,交易監管機制將得到強化,規范的市場將會帶給投資者哪些投資機會?

  面對外資的進入,上述市場和問題同樣困擾著基金和信托業。

  市場需要成熟,客戶需要成熟,理財定位更需要成熟。

  3月25日下午,上海,城隍廟,老飯店,21世紀理財圓桌(第二期),我們渴望并嘗試達成“理財共識”。

  本報記者 陳昆才 上海報道

  激辯“瞎理財”

  《21世紀》:據我們了解,很多投資者并不清楚理財的真正含義,他們往往會對理財機構和理財專家抱以十二分的信賴。但是我們的銀行、保險、基金和證券等機構是否能夠實現投資者的意愿呢?

  洪榕(證券之星總經理):在老百姓的眼里,理財已經被弄得莫名其妙,導致現在有很多誤區。有的機構告訴你,理財就是保險;而有的說,理財就是存款;還有的告訴你,理財就是買基金。誠然,這里面都有理財的成分,但是都很片面。比如說證券市場那么差,有的理財券商偏要說,他的船跑得快。實際上,一樣是漏的船,跑得快漏得也快,理財機構憑什么就說要上他的船,不要上其他的船?

  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整合。理財其實是很簡單的,你只要從投資者的角度去看,就是以人為本,一攬子的解決方案。近年來,我們的理財行業的發展沒有緊貼市場,有些真正賺錢的地方沒有引導客戶進去,比如之前的房地產和黃金,(投資者)確實賺了很多錢。

  《21世紀》:有一種說法認為,目前好多金融機構都是在“瞎理財”,這是否過于片面?

  張嫻(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零售銀行部金葵花理財中心副主任):我們對理財的概念是這樣理解的,這個產品是好還是不好,主要還是看跟當時的規劃有沒有這樣一個契合度:是不是有客戶需求,是不是有更好的調整。可能會有一個瞎理財的過程,但如果契合度比較高的話,銀行品牌還是可以靠理財來樹立的。

  陶昌宇(東亞銀行上海浦西支行行長):洪榕先生說,理財行業沒有切貼近市場,其實東亞銀行推出過跟國際黃金市場掛鉤的產品,包括中國銀行都有跟黃金掛鉤的產品在推,以前是匯率、利率,目前為股市、貴金屬、商品、水資源等。

  洪曦(個人投資理財網CEO):我基本同意洪榕的觀點,現在的銀行和保險是銷售而不是理財。他們是站在經紀人角度去理財的,而我們是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去看的。真正去做理財才是真正的理財,我對理財有這樣的看法,第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如果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就是表明我不知道哪個籃子最好,哪里有風險,哪里有回報,這是對客戶的欺騙。第二是流動性。第三是安全性。三者是互相有彈性的,假如他的流動性差的話,應該有提示,我在和我的客戶講的時候,都把風險充分放大,這是必需的職業道德。

  邵肅(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產品經理):我們首先要搞明白的是,中國的有錢人需要通過理財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比如,我對客戶說現在有一個投資機會,可以幫你賺到10%-30%的收益率。他們會說,你只要幫我看住這個錢就可以了,不要冒那么大的風險。所以,現在銀行推出這種產品首先就是要安全,第二是要保護客戶隱私,第三才輪到收益。他們對于收益不是非常的急迫。為什么銀行的保本產品非常多,就是為了迎合這類客戶的心態。這可能是銀行理財的角度,跟洪先生偏重投資的問題是不一樣的。

  關于是銷售還是理財,是銀行處于一個價值鏈不同階段的表現。銀行既是產品的供應商也是銷售商。其實洪先生是幫助和了解客戶的需求,但最終真正要靠誰來滿足客戶呢?其實還得靠保險公司、基金公司。

  渠道整合沖動

  《21世紀》:剛才大家都是在探討理財的本質,我們接下來要討論中國的理財發展到什么階段了,接下來怎么走。有嘉賓也提到,國內做

理財產品都是在盲人摸象,那么我們也想知道,象是什么樣子的?

  陸蓓(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談到盲人摸象,我覺得理財市場需要反復的教育,不管是中端還是高端人群都是要教育的。這些教育需要不同的金融機構對市場進行細分,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要強調一點,就是整個行業要有一種信任,怎么樣倡導這樣一種信任的氛圍是要探討的,信任危機要覆蓋到每個從業的人員。另外就是我們的理財心理。中國是一個理財的新興市場,我們沒有歐洲人的從容,沒有美國人的激情,有的人非常想一夜暴富。基于對這樣一個心理的了解,我們才能提供給客戶有一些技能的指導,但有沒有從他的心理上得到他的認同,你還要尊重客戶安全和隱私,然后才能獲得收益。

  周杰(新華保險上海分公司營銷業務部總督導):我覺得我還是認同洪(曦)先生的話,為什么說是瞎理財?因為你看到了一個差距,跟香港和國外的差距。銀行說我銀行是專業的理財,保險說,我保險占到了一個位置,證券也是這樣。保險讓投資者把家里面的10萬塊錢都拿出來買保險,這個是不可能的。家里面百分之多少的財產拿出來買保險,這是有份額的,每一個環節只能占到客戶的財產的一小部分。我們不同的金融機構就是把這專業的一小部分做好。中國的理財也好,行業也好,未來可能有一個混業趨勢,我們三個人(銀行、證券、保險)結在一起為一個客戶服務。

  彭勇(香港廣達理財集團聯席董事):作為一個大陸人,我是比較早的意識到要學混業。未來兩三年之內,國際理財肯定都是進入大陸的,他們靠什么生存呢?他們就是靠做國際產品批發,所有的客戶都是跟供應商直接簽約的,而理財專家就是代理做咨詢、服務、售后服務的。這個是我們學習的方向。

  今天的理財市場,還是在馬路(馬走的路)階段,下一步是

高速公路階段。或者可以這樣說,國外是家樂福,國內是便利店。

  洪榕:我們本土的銀行我非常的看好,他們真正了解我們的投資者。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我們一定要下探,金字塔往下動一格,增量是非常大的,這個是最重要的。恰恰我們目前的金融機構都是想打造一個高端的機構,這是必死無疑的。高端機構的投資渠道非常多,因為他跟海外都是打通的,你服務他,邊際成本就很高。實際上,沒準隔壁的老太太她就很有錢,而這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洪曦:在現有投資環境下,投資者可以進入的領域非常有限,也只有A股、保險、基金、銀行、信托等機構開發的理財產品,所以,目前的理財還是一個銷售的概念。

  姚兵(友邦保險市場部助理副總裁):在中國的市場上談理財的話,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國債的利率只比銀行的利率高一點點,就是0.1、0.2個百分點,但是你可以看到許多老頭、老太凌晨就去排隊購買;一位客戶有10萬元的存款,可就是不敢到外國去投資,因為他要養老、要教育等。

  最近有國際金融機構跟我談,他們的概念就是關注全球的基金市場。我們也要開發出全球視野下的產品。現在整個市場上有不同的定位,我相信國內的

政策法規體系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我們在理財市場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