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06年:信托業謹慎樂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09:44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主持人:記者 牟齡 特約嘉賓: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 邢成博士 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 張大威博士
2006年,對信托業來說有機遇有挑戰,但挑戰大于機遇。一方面,國家鼓勵、提倡和支持創新的宏觀環境,為信托業以創新求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外部條件;但另一方面,面臨即將到來的金融業的全面開放,對在現實的市場格局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信托業來說又絕對不容樂觀。與此同時,信托業在自身發展上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風險控制上潛伏的隱患,很可能會制約其發展的步伐。 2006年,信托業的發展何去何從?本報特約請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博士、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張大威博士進行了對話。 主持人:2005年,不少信托業人士認為存在“過度”監管的狀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托業的發展速度。那么,你們認為2006年信托業監管的主基調將是什么?業內在這方面有哪些期盼? 邢成:從2005年底金信信托公司被停業整頓透露出來的訊息來看,2006年的監管環境應該不會寬松。就目前信托業現狀和監管層的態度來看,預計2006年信托業仍將以加強信息披露和規范治理結構為主。盡管信托業期待松綁已經望眼欲穿,但出現爆發式松綁的情況很難,監管環境在年底能夠逐漸寬松將是最樂觀的估計。 對“200份”等多重限制松綁是信托業2006年發展的最大期待。但是,這種期待在2006年實現仍有難度。目前,信托業的處境比較尷尬。信托公司面臨著生存困難和競爭劣勢,生存困境迫使信托公司不得不開展風險相對較大的業務,而這些高風險業務的開展又造成松綁遲遲不能進行。現在惟一的辦法是盡快完善信托業定規建制的過程。加強規范要求對信托公司而言是痛苦的,但如果沒有這些規范,信托業將永遠限于私募范圍之內,將永遠無法擺脫“200份”等這些束縛的因素。因此,定規建制的過程雖痛苦,但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主持人:通過推進自主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是2006年各行業發展的主線。在信托業的創新上,你們預計今年最大的“亮點”將在哪里? 張大威:資產證券化和REITS。生存的困境迫使信托苦苦探索,信托業成為了中國金融業擁有資源最少,但創新動力最足的先行者。盡管在很多競爭領域,信托業優勢不明顯,但中國正處于金融創新的活躍期,信托業因為創新創造的市場總份額正在迅速擴大。在許多創新領域,信托業都有望找到突破口。在中國未來的直接融資鏈條上,信托如果能夠成為這個鏈條中的一環,將獲得極大的業務空間。資產證券化、REITS承載著信托業最多的夢想,并正在逐步走來。但這兩項業務也仍處于探索階段,2006年真正大規模在我國推出并最終形成信托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仍有一定困難,仍需假以時日。 主持人:2006年底,中國金融業將面臨全面開放。為了應對全面開放的沖擊,從去年開始,銀行、證券、基金等行業引資、改制、上市的熱潮撲面而來,相比之下,信托業則顯得比較沉寂。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業全面開放后,信托業將會面臨怎樣的形勢? 邢成:在目前的金融格局下,信托業將是金融業全面開放后受到沖擊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近一二年,銀行業通過引資、改制和上市,大大化解了整體風險,競爭力明顯提高。證券業經歷整頓整合、國家注資、新盈利模式的培育等,也在開放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基金管理公司早已通過大量的合資和外資金融機構或專業機構有了充分的融合。相形之下,信托業在開放中可能受到的來自各方的擠壓最大,但改革卻相對滯后。 首先,幾乎所有的外資金融機構,無一例外的將爭奪理財市場作為布局中國的主要戰略。這對于剛剛確立以理財作為本業的國內信托業而言,在面臨國內銀行、證券競爭的同時,又多了很多強有力的外資競爭者。其次,也是更嚴峻的,目前國內信托業似乎尚未充分做好應對開放的準備。行業發展尚處于定規建制階段,諸多限制尚未放開。在國內信托業還沒有做好自身調整的時候,開放的車輪已經滾滾而來。因此,擺在信托業面前的形勢是嚴峻的,如何應對開放是每個信托公司都不得不正視的難題。 張大威:由于國內信托業本身受到很多政策約束的限制,外資通過參股國內信托公司可以獲得的網絡、渠道等資源不多,所以國內信托機構對外資的吸引力相對有限;再加上少數信托公司存在的這樣那樣潛在的問題,可能會使外資機構望而卻步。 盡管如此,并不意味著我國的信托機構在金融開放的背景下,絕對沒有在競爭中獲勝的機會或不能獲得外資的青睞實現參股。對我國的信托公司而言,如果一方面能夠通過加強創新,提升在某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合資等多種渠道加強與外資機構的深層次交流,仍舊有機會在信托業松綁的情況下,實現引入戰略投資者,在國際競爭中更上一個臺階。 主持人:綜合經營正成為金融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可以預見2006年這一趨勢將會更明顯。在去年的理財市場上信托業因此遭遇了不小的沖擊,今后信托公司將如何應對? 邢成:融合是信托公司的現實選擇與終極歸宿。從當今國際上信托業務的發展模式和趨勢看,信托業在各國的發展都與銀行業有著密切聯系。要么信托業為大銀行所壟斷,如英美等國家;要么信托公司轉為可經營與信托相關的銀行業務,如日本等國家。 在中國金融日益走向綜合經營,銀行、保險、證券都躍躍欲試的時候,信托業卻仍處于盤整當中。多重限制進一步削弱了信托占據新領域的競爭力,僅靠信托業自身的力量擺脫困境,短期內仍比較困難。在全世界范圍來看,與銀行有著良好互補性的信托業,大多與銀行有著緊密的聯系。目前我國信托業行業整合尚未完成,外資進入又帶來日益激烈的競爭。因此,對我國的信托公司而言,謀求與外資機構合作,或者通過金融控股等方式與銀行相結合,將銀行作為依托,既是當前宏觀環境下求生存的現實選擇,恐怕也是將來我國信托業的最終歸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