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蘇丹紅時代的質檢尷尬 政府立法求解食品安全(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1日 08:14 中國經濟周刊 | |||||||||
監測標準:如何避免“多個和尚無水吃”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在蘇丹紅質檢中遭遇的尷尬,即食品添加劑早已禁止使用蘇丹紅,但監測標準卻近10年未出,主要原因是受現有體制之困。體制困境的主要癥狀是:沒有牽頭機構,導致多個和尚沒水吃。
誰來牽頭統領全局 目前國內食品安全管理的最新規定,應該是2004年9月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指出,食品安全“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 《規定》明確,政府的農業、質檢、工商、衛生等各部門,分別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農業、發改委和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種植養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的行業管理工作;同時,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 同時,還要求“按照責權一致的原則,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但一些專家評價說,這些規定內容看上去似乎全面合理,但實際上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如作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只是一個副部級單位,而衛生部、農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都是部級單位。 “副部級單位如何協調部級單位?工作程序上肯定會出問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食品專家張永建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不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協調職能,在對地方工作的指導作用體現得較好,效果也加大。因為一旦發生食品問題,地方上一般都有一個由主管市長或領導出面的聯席會議,從而衛生、農業、質檢等部門配合較好。因此,如果在中央層面,也確立一個主管掛帥的中央領導,或者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效果可能會更好。 另外,從食品安全的監管范疇看,盡管《規定》已經涵蓋了從生產養殖到進入消費者“嘴邊”的大部分環節,但仍有“露縫”。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德權博士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指出,從整個食品鏈上看,至少流通環節,即物流配送領域尚沒有監管標準。 如一般冷卻肉保存日期不能超過15天,此項監管權以前歸內貿部,后機構改革合并為商務部后,內貿部的大部分職能變成了現在商業聯合會,其監管職能相應弱化。而商務部的打假職能,只是偏向企業信用和行業自律。因此,食品在運輸中的材料、環境等嚴格要求,也隨監管弱化而問題漸多。 據悉,在美國,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負責。該部門負責農業部門、衛生部門等對食品安全監管協調。但是美國的食品監管是按產品分的,不像我國是按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鏈條環節劃分。日本雖然也和我國一樣按照環節進行食品監管,但是日本有農林水產省統一協調。 標準“政出多門” 缺乏統一的中央級監管協調機構,不僅導致食品安全分工監管的不協調,同時也帶來了食品安全標準的紊亂。 據了解,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最高機構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盡管它名義上是國務院授權“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的主管機構”,但是它只是國家質檢總局管理下的一個事業單位。而農業部、衛生部的某些食品行業標準,盡管從原則上說低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但是農業部、衛生部自身的部級單位性質,使其標準也帶有國家級別的性質。而部級單位各自自定的食品標準,也難免發生沖突和打架現象。 典型的例子是,衛生部關于干菜類食品含硫量標準,規定不能超過0.035毫克/千克;而國家農業部頒布的《無公害脫水蔬菜標準》(NY5184—2002)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的衛生指標不得超過100毫克/千克。兩者相差2857倍。 也正是由于此標準差別,2004年3月13日,沈陽市衛生監督所參照衛生部的標準,認定了24.5噸“毒黃花菜”,稱其二氧化硫殘留物超標近200倍,菜農因此遭受巨額損失。 目前我國食品相關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級。但行業標準一直延續計劃經濟時期的各部委制定慣例,如林業(LY)、農業(NY)、商檢(SN)、商業(SB)、供銷(CH)、輕工(QB)等,標準政出多門、互相矛盾、交叉重復、指標不統一的現象在所難免。 據了解,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經著手相關的清理工作,并在2004年12月,會同7個食品相關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目前)食品標準化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暴露出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標準總體水平偏低;部分標準之間存在交叉、矛盾;重要標準短缺;標準的前期研究薄弱;部分標準的實施狀況較差,甚至強制性標準也未得到很好的實施。” 中國食品標準滯后 中國目前的食品標準與國際標準存在較大差距,而標準粗、更新慢更是突出表現。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標準化研究所所長劉文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國外一般是按產品定標準,標準與產品一一對應;中國則是按類別劃分,如各種蔬菜只有一個標準—蔬菜類。因此同樣一個農藥殘留物,國外有2000多項標準,中國只有100多項。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說,國外技術標準的修改周期一般是3到5年,因為科技發展快,標準也隨之更新。而包括食品在內的中國技術標準更新速度較慢,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更為缺乏。如目前20000項國家標準中,其中700多項屬于“服役”超過10年而未變。 如牛奶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1986年制定了國家生鮮牛奶收購標準GB6914-86。該標準規定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標,國家一級奶應小于50萬個/毫升、二級奶100萬個/毫升、四級奶則達到400萬個/毫升。而在國外,美國、加拿大規定,如牛奶中微生物超過5萬個/毫升,就要從嚴處罰。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今年3月底已經完成了食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全面清理,即基本解決了現行食品標準的交叉、重復和矛盾問題,下一步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全國食品標準2004-2005年發展計劃》所確定的食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將制定完成,食品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比例將由目前的23.%提高到55%。 據悉,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投入食品安全的標準化制定工作的資金約2億元,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據了解,一項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時間較長。先是基礎研究,再做流行病學的調查,這涉及到風險評估和風險交流。“而這一塊,我們才剛剛起步,十一五風險評估和風險交流將是重點,而過去像玉米等糧食的鉛等有毒物質,到底該含量多少,都是腦袋拍出來的,這肯定不行,要做基礎研究,”張德權博士表示。 立法求解 標準之外,法律是食品安全的另一根本性保障,備受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法》,千呼萬喚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據《中國經濟周刊》最新了解,目前國務院法制辦等機構正加緊、加快制定進程,該法已進入政府今年的議事日程。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兩會代表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據介紹,“兩會”收到的提案、議案中,事關食品安全的名列第一,并有223位代表聯名提交了要求盡快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提案。 公元律師事務所的劉寧律師介紹,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加緊制定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目前正處于討論階段。劉寧作為行業專家,曾參加過相關會議的討論工作。 據了解,早在今年兩會召開以前,國務院法制辦、衛生部等就開始著手食品安全法規的制定工作。中國到底是從《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修訂成一個更大范圍門內的法律,還是重新制定《食品安全法》,有關的討論已經開始。 如衛生部希望在《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修訂,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等部門,則希望新制定《食品安全法》。 但不管采取哪種方式,新的法律將涵蓋食品安全衛生的各個環節,而不像過去的《食品衛生法》,只是關注食品成品。 據悉,食品安全的相關法規,最初并未列入今年的人大會議的審議范圍。但國務院中央多位領導都對食品安全給予了極大關注,并表示要加快步伐,將食品立法工作重新納入今年的工作議程。 由于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監管是按照環節進行的,類似日本,而日本在1948年和2003年就分別制定了《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安全基本法》。因此,中國新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相關人士透露,其實食品安全相關法規的制定工作一直在進行,只是沒有宣傳而已。該法的制定,也將改變食品安全標準制定的體制性問題,“盡管標準制定非一日完成,但是體制理順了,速度就可以加快。” 食品安全是世界難題 業內人士指出,食品安全的監管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因為單純的標準制定,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即使是這個環節,也并非一蹴而就。而要把所有的食品安全都做成標準,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指出,行業標準制定本身很難。如油炸食品具有致癌物,這是基本常識,都說了幾十年了,但如果假定油炸食品有20個元素進行組合,新產生的物質將是數量級的,如果要監測,制定標準,那不知道有多少,因此即使技術上做得到,成本也做不到。 目前我國對于食品安全標準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但仍然顯得不足。近幾年國家每年在技術標準上的投入約有1億左右,每年出臺標準1000到2000個,平均一個標準獲得補助1萬到2萬元,僅僅夠起草、翻印、印刷成冊的開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專家韓俊則認為,全部依靠監測肯定是不行的。對于食品的安全問題應該采取科學態度,如目前水資源受到污染,食品安全性就不是100%,強調有風險,并不意味著不喝水,食品安全問題不是監管出來的,行業自律很重要,要形成隨時預警和召回制度,提高透明度,實現可追溯性。 而蘇丹紅事件發生后,國內對于蘇丹紅來源的追溯,并未最終完成(見圖表)。 從基礎研究和標準制定來說,國外的經驗是,很多民間機構和權威的重點實驗室,也具有很大的發言權。如美國,權威性大學如哈佛、耶魯、斯坦福等私立大學,其成果在《自然》、《科學》等權威雜志發表后,都會成為國家食品標準的重要參考。同時一些跨國大企業自己出錢,參與國家基礎研究,常常將自己的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此外,在美國等國,居民購買食品支出的5-10%部分,被政府作為食品監測的費用,食品檢測部門的食品安全監測不再收費。而目前中國居民監測食品,需要向監測部門支付遠遠超出食品價格的費用,弱化了社會對食品安全的監督動力和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專家馮力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中國食品安全還有一條瘸腿—缺少權威的重點實驗室,一些部級單位的食品安全監測中心權威性需要加強。 中國比較有權威的食品相關實驗室有,輕工業協會(原輕工業部)下屬的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下屬的食品衛生監督檢驗研究所、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和環境衛生監測研究所(該所可以進行有關油炸食品是否具有致癌物的流行病學和進入人群的風險評估研究)。 不過專家也表示,再密集的國家食品安全保護網,也不可能100%可靠。中國仍需加大科普的宣傳教育,提高居民對于食品基礎知識的了解,強化食品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加食品安全監管的社會參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