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生活大看臺 > 正文
 

讓徘徊的逝者安息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8日 17:25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薛惟中 武漢報道

  心臟停止跳動可以求助于起搏器,呼吸停止了可以靠呼吸機維持,現代醫學條件使“有心跳的死亡”成為可能,生死之間的臨界點變得模糊起來。

  現代醫學認為,代表人體生命的首要生理特征為呼吸功能,而主宰呼吸功能的中樞
神經區域位于腦干。因此推薦將腦干死亡作為達到死亡臨界點的標準。但是,這個標準與中國幾千年來以心跳停止為死亡的“心死”標準在認識上相距甚遠,在倫理上還無法讓許多人接受,在法律上則游離于真空地帶。

  2003年2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和劍橋大學跨國醫學博士陳忠華帶領同濟醫院腦死亡協作組,完成了我國首例標準腦死亡判定及停止治療。在同濟醫院宣布我國首例腦死亡判定病例后,有律師指出“同濟醫院僅僅依據‘世界醫學權威機構對于腦死亡的定義和衛生部腦死亡起草小組的最新標準’,就用‘腦死亡’標準判定患者正式死亡,顯然在法律上是不能立足的”。“至于醫院強調的在家屬同意下也不能成為該院逃脫法律責任的前提,這只能說是為避免今后的民事糾紛掃清了障礙,并不能成為今后免除刑事處罰的依據。”

  有法律人士指出,腦死亡涉及倫理、法律、醫學等各方面學科知識,醫院絕對不能單方面行使“生死權”——“在相關法律未出臺之前,誰操之過急,都是對法律尊嚴的挑釁和褻瀆,難逃草菅人命之嫌。”而一些法學專家則認為“法無明文,不為罪”。

  在中國,對于我們自身的生死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定義和立法規定,對于自身生死判斷的依據只是千百年來的醫療實踐和常識性認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問題。

  訪談

  問:為什么說腦死亡=死亡?

  答:心臟的頑固自律性、驟停后可反復復蘇性、功能的可人工替代性和損壞后可多次置換性這四大特點,使心臟徹底失去了作為死亡判定標準的權威性。

  而腦的統領性、損壞后的不可恢復性、全腦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及腦、頭不可置換性這四大特點,決定了“腦死亡=死亡”。

  問:腦死亡是“物質不滅、靈魂已死”嗎?

  答:靈魂屬于宗教和哲學領域探討的范疇,我們是科學家,不討論這個問題。腦死亡后,呼吸機維持下的殘余生命體征并不能代表整體生命的存在。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國際上腦死亡判定標準就已經相當明確。截至2002年底,聯合國189個成員國中已有80個相繼承認腦死亡標準,其中美國、日本等13個國家已正式立法。由于中國腦死亡沒有立法,在中國醫生不能宣布腦死亡為死亡。

  問:目前,中國實施腦死亡最大的障礙是人們在認識和倫理上無法接受嗎?

  答:恰恰相反,現在都是患者家屬主動找我們要求做腦死亡鑒定。最大的阻力反而來自于醫療機構的惰性。昨天我接到一位外地患者家屬的電話,要求我們派專家去做腦死亡鑒定,但對方醫院卻以腦死亡沒有立法為由,不愿意向我們發出邀請,這樣我們腦死亡協作組就無法參與跨院會診。

  問:國外醫療機構如何進行腦死亡判定?

  答:國外醫院對腦功能的監測判定是每天必做的醫療常規,用以評估醫療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病情是否好轉等。而我們的ICU(重癥監護病房)歷來只重視心、肺、肝、腎功能的監護和維持,惟獨沒有最關鍵的腦功能持續監測。不是因為沒有儀器設備,而是沒有概念。

  這是典型的以心-肺為中心的傳統醫療模式,在急救醫學突飛猛進的今天,必須逐步改變這一過時模式。

  更重要的一些日常健康模式、安全保護模式的概念性改變還包括:騎自行車、摩托車、安全作業要帶頭盔;頭部死刑相對人道;殺人、謀殺,傷害頭部要重判;腦功能護理、治療常規要嚴格制度化,這是腦科學的終極問題,并不僅僅是一個死亡的判定問題。

  問:從古至今,關于死亡從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和立法,為什么現在需要為腦死亡立法?

  答:在千百年來的醫療實踐中,人類死亡一直沿用不可逆的心跳停止來判斷。這種醫療實踐既不是法律,也不代表法律,而僅僅只是一種醫療常規和社會的認同。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對過時的醫療常規應及時加以廢除和改革;對關系到每個人生與死的界定標準,應及時參照現代科學觀點予以立法界定;否則勢必造成醫療秩序的混亂和國民經濟的損失、并且阻礙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比如,因“重傷”而出現“腦死亡”算“重傷致死”還是“殺人未遂”?犯罪分子被緝捕的過程當中被打傷了,處于腦死亡狀態,要不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這些刑事案件在法律判決上所面臨的公正性問題以及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處理及索賠的公平性等問題,亟盼有“法”可依。

  醫療原則上的模棱兩可,似活非活,似死非死,無從搶救,無法停止;醫生恐懼,害怕醫療糾紛;呼吸機、ICU特護人員、急救藥品等稀有醫療資源占有中的公平性問題;在上呼吸機問題上,公費醫療中“過分”占有和自費病人中的提早“放棄”問題等等,也亟待有“法”可“醫”。

  問:我國離腦死亡立法還有多遠?據我所知,僅僅是腦死亡的醫學標準在國內某權威醫學雜志刊登都會遇到很大阻力。

  答:從心死亡標準到腦死亡標準的逐步過渡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和醫學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醫學界從1980年代初開始探討腦死亡問題。以裘法祖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醫學家多年來一直呼吁腦死亡立法。2000年4月,衛生部正式啟動腦死亡法規的制度規劃,幾年來多次組織有關專家在武漢、杭州、長沙、北京等地就腦死亡判定標準、技術規范、管理條例進行起草和修訂。其中對腦死亡判定標準的制定尤其慎之又慎,嚴而又嚴,力求做到寧缺毋濫。

  2003年在《中華醫學雜志》上公布的《中國腦死亡判定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醫療行業內部廣泛征求意見,擬進一步修改完善。

  目前我們只呼吁給予腦死亡研究提供一個“無罪化”的寬松環境,而從“無罪化”到“合法化”可能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衛生部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我們也積累了一批案例,這些都將為立法工作提供參考。

  問:在目前的法律真空狀態下,您不擔心現在所做的工作會引起糾紛嗎?有人認為,同濟醫院腦死亡協作組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合理。您怎么看?

  答:嚴格地說,我在醫院試行“腦死亡”標準既沒有法律支撐,也沒有法律禁止,處于法律真空狀態。與其就孰是孰非爭論不休,還不如探究一下如何盡快把這個真空或空白填補上。沒有哪一家醫院或醫生敢故意以身試法,或敢于違反醫療常規。我這樣做是為新的法規和條例早日出臺做一些必要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況且在行動上也完全公開,愿意和隨時準備接受審查。

  問:您既是腦死亡研究的專家,也是國內器官移植方面的權威,您呼吁腦死亡立法是為了器官移植的需要嗎?

  答:盡管腦死亡問題由器官移植專家提出,而且器官移植專家也被公認為是呼聲最高的群體,但毫無疑問,在腦死亡立法和實施腦死亡診斷標準的社會意義上,器官移植應該排在最后一位。沒有器官移植的需要,實施腦死亡診斷標準的進步性依然存在;反之,接受腦死亡診斷標準的人并不一定要捐獻器官。

  在我們目前診斷的40多個腦死亡案例中,只有2例捐獻器官并移植成功,而且在每一個單獨的案例中,我在腦死亡判定專家和器官移植專家這兩種身份中只能選一個,不能同時扮演兩個角色,這是必須嚴格區分開的。

  問:腦死亡立法的意義在于給生命以死的尊嚴或者節約有限的公共衛生資源嗎?

  答:大腦都死了,人還會痛苦嗎?“讓他有尊嚴地死去”聽起來美妙,其實不科學;患者已死,不能說有尊嚴地死去,而是“盡早讓死者入土為安”。

  腦死亡后的醫療浪費成本也沒有外界傳言的那么驚人,一個腦死亡患者每天的花費在3000元到5000元之間,從“腦死”到“心死”,用呼吸機維持的時間一般在10天到20天左右。這個成本可以算出來。真正浪費的,是有限的醫療資源。

  我國是世界上呼吸機擁有量很低的國家之一,這么大一個同濟醫院,也不過有十幾臺呼吸機。

  節省醫療資源雖然不是腦死亡立法的主要理由,也不是腦死亡立法的急切動機,但其后效顯而易見。

  所以,腦死亡管理條例和立法,與醫療資源無關,與器官移植無關,它只與公平、公正性有關。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