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產品出現零收益是誰之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4:47 解放網
近日,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站在了“風口浪尖”。因為在經歷了去年的牛市后,它們竟然給了投資者難以理解的零收益。 這些零收益事件也許只是個案,但我們應該弄清楚,究竟是這些理財產品先天就有設計缺陷,還是投資者在理財上存在誤區。無論如何,零收益給我們又上了一堂課:理財有風險,處處需小心。 理財產品設計應更合理 理財產品不是拍腦袋想出來,而是需要經過深入研究,收益、風險機制以及推出時間都必須考慮成熟。出現收益率為零的產品,不但是拿客戶當傻瓜,對銀行自身的品牌也是傷害,損人不利己。銀行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比如最先爆出的某款零收益產品,其掛鉤于4只港股,根據產品的收益設計,只有當這4只股票同漲或同跌時,才能獲得預期最高收益。但產品到期時,雖然有一只股票漲幅高達96.2%,但另外一只股票漲幅卻為-2.62%,沒有符合“表現一致”這個條件,致使該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為零。這樣的產品設計顯然是有問題的。銀行應該清楚結構性產品是否可能遭遇最低收益。 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理財產品,就是把某個標的物的波動率轉化成為理財產品的利率,各個銀行都在普遍應用這樣的思路。事實上,我們不太可能構建一個符合保本無風險前提、收益率大幅度超過同期國債波動率(可能略高于同期國債利率)的理財產品,這本身違背了金融市場的規律。但不排除有銀行在產品推廣的文字上下功夫,將投資者的預期收益提高,希望有投資人抱著僥幸的心理買入其推出的產品。這種做法今后可以休矣。 當然,我相信銀行不可能是故意給投資者“挖坑”,不可能以犧牲投資者利益來換取自己的收益,因為這事關銀行聲譽和回頭客。 希望銀行們能把好理財關,把產品設計得更合理些。 (網友余女士) 一個“零”暴露三個“洞” 對于由理財產品“零收益”所引發的軒然大波,筆者認為,其中暴露了三方面問題: 一、暴露了銀行理財能力的不足。2007年,無論A股還是H股都經歷了一波不錯的牛市行情。作為專業理財機構的銀行,在這種行情下依然交出收益率為零的答卷,的確難令投資者滿意。這充分說明,銀行甄別相關理財產品的能力嚴重不足,說明銀行缺乏相關的專業理財人才。更進一步,銀行在缺乏相關人才的情況下大量推出相關理財產品,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這種完全不能帶來收益的理財產品將直接影響所屬銀行在理財市場的形象,令其逐漸失去投資者的信任。 理財是很熱,但要趁熱打鐵,仍需自身過硬。 二、暴露了相關監管制度的不足。管理層一直提倡銀行系統發揮自主創新精神,促使理財產品多樣化,以達到讓銀行體系內儲蓄存款流動起來的目的。但從監管體系看,仍存在較大漏洞。 首先,沒有相應的信息披露體系。客戶對自己購買的產品不了解,也不知道運作情況,信息的不透明直接導致客戶的“難以理解”。 其次,缺少對銀行理財產品宣傳方面的監管。從銀行理財產品的宣傳頁上,你幾乎無法找到關于其理財產品存在哪些風險以及銀行對風險的客觀評價,更多的則是收益率最高可以達到多少甚至最低可以保證多少收益的宣傳。這直接誘發了客戶進行非理性購買的可能。 最后,理財產品的可投資空間依然狹小。客觀地說,假如內地資本市場層次構建完善,也許就不會出現內地銀行理財產品迫不及待地高位接盤港股的狀況。 三、暴露了投資者理財知識的貧乏。據筆者了解,購買理財產品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以為購買理財產品與銀行存款差不多,并且可以坐收高收益。這種錯誤的認識直接導致了大部分人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并非“謀定而后動”,而僅僅是“一時沖動”。 (占豪) 要求財先求知 投資者購買到“零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應從自身找找原因。相信有部分投資者買理財產品不會仔細閱讀相關條款,經過此次教訓,可要注意了,要求財先求知。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要樹立正確的認識,不要誤以為銀行理財產品等同于存款,應認真閱讀產品合同的各項條款。弄清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于哪個市場,什么金融產品。比如結構性產品和境外理財產品,一般是掛鉤匯率、商品、股指或投資港股、歐美股票、商品基金等,這兩類產品風險相對較大。對于掛鉤不太了解的市場或產品的理財產品,投資者最好謹慎參與。 投資者還要看清對收益率的描述。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廣告中對收益率描述較模糊。到底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預期收益率區間是怎樣的?最高還是最低?市場出現什么情況下,預期收益率才會達到最高、最低水平?同時,投資者一定要了解,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不等于最終的實際收益率,否則在最終兌現產品時如果出現了未獲得預期的最高收益的情況,投資者就可能無法承受。(胡俊)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