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層適度救市不違背市場本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7:33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葉檀(每日經濟新聞首席評論員) 此次蒸發上萬億元市值的A股市場股災有一只現成的替罪羊,那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 但,A股市場突如其來的雪崩絕不能用次貸危機這一理由大而化之一筆帶過。事實上,在全球市場狂跌之時,A股市場大多數時候在我行我素地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陽光雨露;股民的信心也沒有受次貸危機的打擊,筆者從多個渠道所獲得的信息是市場仍在美夢之中。 正因為如此,政府在股市雪崩之前所做的不是為次貸所導致的全球緊縮預期做疏導,而是加緊收縮國內的資金供應。緊縮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嚴控信貸減少新基金審批;二是增加市場供給。1月18日發布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文件把加大市場擴容力度作為主線,明確創業板推出的時間表,提出了推動紅籌股公司及其他境外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推動已上市公司擴大實際進入流通的股份比重的明確任務。而今年所面臨的大小非巨額減持,以及密集的大型上市公司再融資,由于平安1500億元人民幣的再融資方案,成為這場泡沫與緊縮之戰的一個刺耳而短促的休止符。 可以這么說,A股市場的雪崩是天災與人禍共同作用之下的結果,沒有一個市場能夠禁得起這樣的折騰。 新的難題出現了,管理層是否應該救市?由于投資者早就認定了A股市場政策市的本質,股市急跌兩天,坊間傳言紛紛,道是管理層會出臺救市政策。救市舉措有六條:放行新基金發行;叫停平安再融資;由于美聯儲的大幅降息,國內的升息周期可能也將結束;印花稅或將改成單邊征收;加快合規資金入市;適時推出股指期貨。 投資者仰頭盼望股市及時雨,但監管層對此卻態度曖昧。針對數只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獲批的傳聞,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不會因為市場調整而特批一些產品。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審批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是正常的工作速度,并沒有因為市場調整而作出特別批準,“我們不負責管理指數,也不會因為指數的一時漲跌而放棄正常的監管工作,批(集合理財產品)是一直在批的,成熟一只就批一只,不會因為市場調整而特批一些產品”,并且,“我們不對指數漲跌進行干預,那是市場人士的猜測,我們只是對市場泡沫積聚的風險有些擔心”。 這是怎么了?管理層如此市場,而市場又如此不市場? 目前的A股市場已被設定了一個健康范圍,體溫計就是失真扭曲的上證綜指。當溫度過高時,以往采用印花稅等措施調控,而現在的殺手锏是無限量放大供應量———美其名曰用市場化的辦法調節供需。不過,既然融資與再融資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所謂的市場化也就成為行政調控的遮羞布。另一個方法則是控制資金流量,如今基金的開閘關閘成為衡量管理層旨意的最佳方式,市場過熱則關閘停水,市場過冷則開閘放水。無怪乎股市急挫,市場就有股票型新基金開閘傳聞。上市融資與再融資如面,資金如水,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永遠和不完。 這鍋面想要和成,關鍵在于投資者的信心,不斷蜂擁入市購買基金。目前基金頭寸緊張,但購買者還較為活躍,一旦基金神話破滅,投資者棄基金如敝屣,市場就會重演自由落體掉頭急下的一幕。 要中止和面式的循環,重要的是在上市資源與資金供應上實行市場化準入原則,而不是由政府控制資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投資者就會產生救市與摧市預期。 目前政府應該適度救市、采取適度寬松政策的一個原因是,世界經濟面臨緊縮的關鍵時期,全球資金緊縮對中國的影響尚待評估。去年中國成為資金聚集地,今年資金有可能短期內發生一些逆轉,當此之時,政府有必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資金如果流向中國則繼續沖銷流動性,二是嚴防中國股市傳染上熊市瘟疫,并由此斷送中國實體經濟增長的大好成果。美國政府積極干預市場,正是為了還市場以生存的機會,不能因此就認為美國政府是市場的敗壞者與市場理論的反對派。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