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在山東農村過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16:32 建行總行

  離開父母到別處過年的一次經歷,讓我這個在城市里爸媽身邊長大的人對“過年”有了新的而又傳統的認識:過年,它不在于那一頓餃子,不在于送什么禮物,不在于能做什么、玩什么,重要的是,要和家人在一起,這就夠了。

  >>>家在我心中

  >>>花媳婦日記

  >>>老家的拜年

  家在我心中

  自小在京城長大,春節一年一年地過,雖然盼望,但難免覺得單調、俗套,臨近春節也曾生出“為什么要過年?年該怎么過?”的念頭。但今年“離家過年”的滋味讓我懂得:過年的意義就是為了回家,為了團圓。

  今天我要第一次離開北京到外地過年,只因嫁了位外省的老公。老公祖籍山東,在地地道道的鄉村,離春節還有一段日子,我就不時地猜測和籌劃這次鄉村春節之行:

新娘的衣著、公婆的模樣、鄉村的老禮、陌生的生活……終于到了那里,最初的幾天,城鄉生活的巨大差異給我帶來的諸多新鮮和好奇,燒柴做飯、壓井打水、趕集購年貨、放羊、拔蘿卜、欣賞日落下的炊煙……,這一切好像沒有讓我產生離家的思念和憂傷,住了7天似同玩了一周。

  但在除夕的鞭炮聲中,當與公婆一家圍坐一起,面對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時,我忽然間感覺心里很不對勁,再看看除老公外還很陌生的家人,更有一些莫名的難受,餃子咬在嘴里卻難以下咽。家里現在怎么樣?爸爸一定買了不少爆竹?媽媽是不是也在包餃子?爺爺把我買的春聯貼好了嗎?奶奶是不是無意識中喊了我的名字?……這突如其來的感覺,讓我幾天來第一次明顯地體味到離開親人的苦楚。我靜靜地離開座位,推說先去給家里拜個年。在隔壁臨時的新房里,手機傳來媽媽的聲音,話沒說出來卻哽咽淚下。

  離開父母到別處過年的一次經歷,讓我這個在城市里爸媽身邊長大的人對“過年”有了新的而又傳統的認識:過年,不在于那一頓餃子,不在于送什么禮物,不在于能做什么、玩什么,重要的是,要和家人在一起,這就夠了。我現在理解了:一過元旦,老公為什么就急迫地處理單位和家里的事,那是為了“回家過年”;春運期間,火車站莽莽撞撞的人群,以及全國那臨時遷徙大奇觀,這都是為了“回家過年”。

  但是,人只要長大,就要面臨好幾個家:父母家、公婆家、自己的小家,而年只有一個,甚至只在乎那一天。對于剛結婚不久的我們,家在各自的心中,仍是父母那個家,揮不去那份親情,過年牽掛的也是父母。我想,也許過一段時間,家的情結才會有略微的變化。(青禾)

  花媳婦日記

  所謂“花媳婦”,是當地對新娘的一種稱呼,望詞生意,新娘子一般會打扮得比較俊俏,像花朵一樣喜氣,故稱。小孩子們也可稱呼新娘子為“花嬸兒”。

  臘月二十五

  為了能趕在陰歷雙日子的中午前到公婆家,我和老公提前一天起程,在西客站的人山人海中,老公幸好提前4天揀到了兩張臨客的坐票。中午12點出發,晚上8點到達荷澤的車,似乎行駛了一天那么漫長。由于是臨客,火車是綠色無空調舊式鐵皮車,座席是硬臥改裝的,車上沒有可以飲用的水。最難耐的是,氣溫低得幾乎造成凍傷,從別人那里費了好大勁爭論來的自己的座位根本坐不住,時不時需要起身活動取暖。

  臘月二十六

  上午8點在市區換去縣城的汽車時,我很是吃驚:等車的隊伍排得不見頭尾。為趕時間,一向遵紀守法的老公帶著我說了不少好話硬著頭皮夾了塞。十二點一刻,我們到家了,好險!(因為這里的中午指的是一點,所以并沒有遲)。剛一進門,喜炮就響了。院子里來了好多人,看我這個城市新媳婦。一轉眼不見了老公,原來躲在小廚房偷偷地哭了。

  下午,我和老公拜望了幾戶本家。村里路口看到我的人都會笑嘻嘻地打量一番,真是農村題材電視劇里描繪的那樣啊!

  入夜了(這里把晚上八九點就稱作“夜里”),鄉村夜的漆黑和寂靜,將給我一個沒有噪音的睡眠之夜。

  臘月二十七

  早飯后,我和老公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去鄰村的集市。一路上,曬著太陽,沒有寒風,很是愜意。農村的集市很像城市的集貿市場,生活所需基本都能在這里解決。因為不是天天有,所以集市一開就會聚攏本村和鄰村的很多人,透著一股子熱鬧勁兒,而由于攤位都是在露天,雖然擁擠但并不吵鬧。一趟下來,我真像逛了回北京的廟會,也體會了“趕集”的滋味。遺憾的是,我并沒有尋到很多鄉村風俗的物件,只是在一位做了幾十年針線活兒的老奶奶那選了幾個繡片。

  臘月二十八

  由于除夕要包出三四天的餃子,二十九又要去趕年前最后一個集,所以今天開始幫嫂子準備過年的餃子餡。按當地的習俗,除夕夜直到大年初三都要吃素餡餃子,此后才能吃肉餡的。

  臘月二十九

  今天,是鄰村在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一個集市,盡管家里大部分年貨都準備齊全了,但還是要補些東西,如水果、青菜、點心等。我動員老公多買一些鞭炮,好好過過多年未放鞭炮的癮。

  除夕

  剛吃過早飯,婆婆就開始和面了,我們這些年輕力壯的則開始把那些要入餡的菜剁碎。剁餡是體力活兒,蔥姜很辣眼,蘿卜會四處散,我們幾人輪換著把案板剁得當當響。由于要準備好初三前每天吃的水餃,我們足足包了10篦簾。有趣的是,婆婆把大年初一要吃的那幾篦簾餃子用紙蓋好后,還在紙的四角壓上了硬幣。

  午飯后,我幫老公整理院落,清掃院子。待一切基本收拾妥當了,公公就在每個屋子的門口外放置一根直直的長長的木棍。這是什么意思?堵住錢財不往外跑啊!

  因為我們是新婚,家里已在臘月二十五貼了喜聯,因此今天就不用再貼春聯了。天快擦黑的時候,我出門一看,其他人家門上的新春聯都貼好了,紅紅的很是喜人,讓我想起那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

  傍晚時分,已不時地聽到鞭炮的震響。這里,吃年夜飯、看春晚也是守歲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一點好像與城市沒有什么差別。有差別的是,除夕夜這里的家家必須為新年的第一頓飯“壓鍋”:鍋碗瓢勺備齊整,大柴鍋里盛好下餃子的水,饅頭和要煮的雞蛋放在鍋里的篦子上。更有意思的是,初一清晨下餃子的柴火要用桿中間是通透的,比如玉米桿,而不能是木頭,以此來期盼來年的日子順順暢暢。

  正月初一

  睡夢中隱隱約約聽到婆婆的聲音:“該起床了。”(這里的風俗是大年初一要主動早起而不是被動早起,但我和老公實在是困得沒有達到主動)才4點!待我和婆婆向鍋里下水餃時,老公點燃了那一掛震天的鞭炮,新的一年到了!

  我們還沒有收拾停當,一些人就來到家里給公公婆婆拜年了,我和老公趕忙敬煙送糖。來得早、走得快,半支煙功夫,這些拜年的人就走了。我和老公也趕緊出門,踏著夜色、摸著黑到左鄰右舍家拜年。八點鐘,天大明了,我們也把該去的人家都拜到了。

  正月初二

  今天是開始走親戚的日子,而且在今天探望的應是最重要的親戚,如俗定新郎去隆重拜謝岳父母。由于我的娘家不在這里,所以老公也不必到岳父母家里送禮了,我們要去看望的是老公八十多歲的姑媽。

  原本冷清的鄉村道路變得異常熱鬧,一輛輛小型農用車“突突突”地不時從身邊經過,車上載著一箱箱年禮。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去親戚家串門拜年的,這樣的走動一般要留下吃午飯,才算禮到。

  正月初三

  臨近傍晚,公公把除夕放的那些木棍拿掉了,原來是有“放3日”的習俗。滿是鞭炮屑的院子今天也可以打掃了,看見了小時候撲蜻蜓的竹節掃把,我也想掃兩下,老公趕緊告訴我,一定要從戶門往院里掃,這叫做“從外往里掃,金子銀子往家跑”。

  正月初四

  今天是最清閑的日子了,在家待了一天。因“初四”的諧音有“出事”之意,所以,這一天大家都會盡量避免出遠門,但并不忌諱串親戚。

  正月初五

  北京的“破五”在這里沒有任何意義,好像是節后最普通的一天。早飯后,老公帶我串了一戶人家,他推門而入竟然不用敲門,進屋才發現幾位中年嫂子在一起打

麻將。老公給我講,年里,大家基本就是用這個消遣了,像城市的“棋牌室”一樣,有幾個經常性的地方,誰想玩就直接去了。

  正月初六

  俗話說:三六九,往外走。初六是個吉祥的日子,適合出遠門。在村口站站,看到去縣城的汽車上變得很擁擠,一些拿著行李的青年人有的沒有上去車。到城里打工的人開始離家出發了,又要留下老人、孩子甚至婦女守候一年。

  正月初七

  按當地風俗,初七新媳婦要在娘家過而不能見婆家的火,可巧,今天大清早我和老公就必須起程回北京了。有些遺憾的是,我不能見到這里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個傍晚:大家都會聚集在街上看燃放的多種焰火,那一兩個小時,天會映照得異常斑斕。通過放焰火,把火神爺送上天,不讓他在人間施火。此外,這個傍晚,家家都會晚點燈,因為這是一年中老鼠娶妻的時間;“你若擾它一時,它會擾你一年”。看來,盡管老鼠很讓人討厭,但有時人們也不得不忍讓它。

  晚上到了北京,發現這里已經沒有了年的感覺,也許都早早休息準備明日上班了吧。

  后記:其實,農村過年有很多風俗,不是我住的這幾天都能體會到的。一般來說,過了臘月十五,家家就開始準備年貨了。殺豬宰羊,蒸一大缸的饅頭、豆包,燉肉炸魚,到臘月二十三已是忙得腳朝天了。這些我沒有趕上,只見做成的食物把一個房間裝得滿滿的。在農村,還有兩件事都會安排在春節前后,一是婚禮,二是祝壽。婚禮暫不多說。祝壽不是在老人生日那天,而是按照初三賀73,初六賀66,初八賀80的習俗進行。老人一般只過這三個大型的生日,那天要大擺筵席,鞭炮長鳴。鄉村過年習俗的豐富多彩與這里單調的生活有關,沒有工作牽扯,就有時間把這里的老禮代代相傳。城市人工作娛樂都讓人應接不暇,年反而變得沒有滋味。這是矛盾又是必然吧。幸好我有這樣一個身份可以變為村妞,來體味這田野中的年味兒。

  老家的拜年

  我老家在魯西南,盡管至今還不富裕,但民俗民風依然保持著純樸和諧。春節期間的相互走動,給了鄉鄰親朋之間融洽關系、增進感情的機會,尤其是大年初一清晨走東家串西家的拜年儀式,更讓窮鄉僻壤遍布著濃濃的年味兒。

  在我們那里,無論除夕睡得多晚,大年初一,家家都要起大早:放鞭炮、吃餃子、拜大年。通常,還在鞭炮轟響的朦朧夜色中,剛剛在自家慶賀完新春的人們便要走出家門,向左鄰右舍拜年了。出門拜年的以中青年為主,男女分開,要么兄弟同行、妯娌相伴,要么子隨父影、女跟母后,也有鄰家幾人結伴或一人獨行的。此時,村莊的大街小巷里會不時聽到高聲的問候聲、歡鬧聲:“起得早啊!”“過年好!”“給你拜年了!”……

  這些七八成群的拜年隊伍,是要按照俗定的順序入戶拜年的,依次為本門第、本家族、其他家族或姓氏。對象一般是長輩、老人、病人。我小時候,還能見到晚輩給長輩磕頭拜年的情景。現如今,拜年方式已很簡化了:叫聲輩份稱呼,問個安,坐一坐即可,長則十來分鐘,短則三五分鐘,期間,主家人會逐一讓香煙、糖塊、瓜子,大家聊一些喜慶的事。其實有時候,在某一家拜年的時間緊張到連坐都來不及坐,只站著說兩句祝福話甚至彼此照個面就得告辭,往往是前面來拜年的人還未走,后面拜年的人已在戶外等候了。同時,拜年的人也急切地想趕在天亮前把該串的都串到。

  這種鄉村的拜年習俗,看似走形式,好像很省事,可其內含的確切意義使大家對之十分看重,并在近些年有逐年興盛的趨勢,成為鄉村過年的一種草根文化。它的延續與發展有著便利的基礎條件:大家世代在小區域里“群居”,彼此都認識熟悉;在日常生活的你來我往中,很容易產生感情認同;走兩步路說兩句話,方式簡約但禮數周道。鄉村人生活的小世界是自己的家庭,大世界是自己的村落;小世界不能孤立于大世界,大世界需要輔助小世界;而這兩個世界之間,錢財不是萬能的,情義卻是普適的。農耕大忙、蓋房圍墻、育子求學、生意買賣、打工籌錢、尋醫治病、紅白喜事等,家家都離不開其他人的協助。說不定哪天自己單個家庭就會遇到困難,就必須依靠集體大環境給予支持。既然是群體中的小分子,就不能脫離它。

  “年”講究“禮”,“年”內蘊“情”,禮與情維系著門第、家族、村落的人緣與人脈,這自然讓老套的東西有它存在的理由。“人到禮數到”,對拜年的人來說,他們表達的不僅是尊重的禮節,也是尊重的回報。長輩在節前一般地都要囑咐晚輩一定到某某家拜年。“遠親不如近鄰”,對被拜者而言,他們得到的不僅是人情的寬慰,也是人情的力量,家人在一年中一般地都能記住誰來過拜年了。一次拜年的舉動大約就能寓意:“關系不錯”、“會做事”、“懂規矩”、“沒架子”、“看得起”、“受尊重”、“有人緣”、“多交往”……僅一次拜年,就可鞏固兩家人的關系;僅一次拜年,就可潤滑兩家人的來往;僅一次拜年,就可化解兩人的矛盾;僅一次拜年,就可緩解兩個門第的恩怨……

  年是自家過的,也是大家過的。“拜年”,在自家與大家之間構筑的溫情,滋潤著人與人的心,積淀著家與家的情。(單夫)

  

在山東農村過年

  這個小小的石臼幾乎家家都有,主要用做搗碎胡蘿卜之用。這里的風俗是除夕必須吃素餡餃子,而胡蘿卜是主要的餡料。

  

在山東農村過年

  在除夕當天,要把每扇門都貼好對聯,連放柴房也不例外。如果是新婚,喜聯可以代替春聯。門上對聯內容為,上聯:燭光中山盟海誓;下聯:房深處道合志同;橫批:鳳麟起舞

  門對:相親相愛新伴侶,互幫互學好夫妻。

  

在山東農村過年

  山東單縣的羊湯很出名,做工用料都比較復雜,進入臘月二十,家家都會提前做好,春節期間在湯中下粉條和白菜作為主要食物。這是哥家養的羊,笑瞇瞇的,通常它們在節前就會被宰殺。

  

在山東農村過年

  鄉村做飯通常用的大柴鍋

  

在山東農村過年

  當地的屋子都是尖頂的,屋內的房梁都露著,在大梁上掛簾可將屋子劃分成不同區域,外面作為小廳,簾內為寢室。

  

在山東農村過年

  農村最熱鬧的去處,要數集市了,所謂集市就是類似城市集貿市場的地方。一般,稍大點的村子都會有集市,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集市上買到。

  

在山東農村過年

  這里的人都不吃狗肉,狗可看家護院,是人們忠誠的伙伴。

  □本版圖片由劉靜提供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