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上海城市簡介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6:36 新浪財經
綜合實力 經濟增長: 進入新世紀,上海以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著力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內外開放,加快科技和體制創新,使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經濟增長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1992年以來,上海經濟已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143.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75.3%,平均每年增長11.9%。 財政收入 : 在總體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05年,上海完成財政收入4095.81億元,比2000年增長1.3倍,平均每年增長18.5%。全年地方財政收入1433.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增值稅226.12億元, 增長13.4%;營業稅512.93億元,增長15.9%;個人所得稅111.92億元,增長26.2%;房產稅34.1億元,增長25.9%。“十五”時期,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4726.56億元,平均每年增長23.6%,相當于建國至“九五”期末總和的69%。 經濟結構 產業結構 上海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2005年,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475.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87.8%,平均每年增長13.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588.38億元,比2000年增長66.7%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調整為0.9∶48.9∶50.2。 就業結構 隨著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上海的就業結構變化顯著,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2005年,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的結構比例從2000年的10.8:44.3:44.9調整為7.1:37.5:55.4。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提高10.5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則分別下降3.7個和6.8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 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42.55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246.86億元,增長6.1%,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5.2%。投資結構發生新變化。從產業投向看,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45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增幅明顯高于工業投資增長7.3%的水平。從經濟類型看,非國有經濟投資2302.28億元,增長8.1%;國有經濟投資1240.27億元,增長29.9%。民間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民間投資完成942.15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6.6%,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所有制結構 上海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國資、外資、民資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9.6%下降為57.5%;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0.4%上升為42.5%。其中私營及個體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7%上升為16.4%。 對外開放 對外貿易 外貿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上海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863.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進口總額956.23億美元,增長10.5%;出口總額907.42億美元,增長23.4%。深化“大通關”工程,推進“電子口岸”建設,上海口岸功能明顯增強。全年上海口岸進出口總額3506.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1%。其中,進口總額1382.48億美元,增長14%;出口總額2124.3億美元,增長31.7%。 吸收外資 利用外資規模擴大,質量提高。2005年,上海共批準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4091項,比上年下降5.6%;合同金額138.33億美元,增長18.3%;實際到位金額68.5億美元,增長4.7%。引資結構向服務業集中。第三產業吸收外資合同金額73.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的比重首次過半,達到52.9%。第二產業吸收外資合同金額65.06億美元, 比上年下降7.9%。至2005年末,上海已與12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簽訂直接投資合同項目4.04萬項,合同金額999.62億美元,外商實際到位金額596.56億美元。總部經濟集聚功能不斷增強。至2005年末,在上海落戶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4家,投資性公司130家,外資研發中心170家。 外商投資企業 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效益穩步提高。2005年,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銷售(經營)收入13974.87億元,比上年增長35%;繳納稅金389.04億元,增長7.6%;外匯總收入817億美元,增長33.7%。 外資金融機構 外資金融機構加快向上海集聚。至2005年末,在滬經營性外資金融機構已達123家,其中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有14家。有29家在滬外資銀行被其總行確定為中國境內業務的主報告行。年末外資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01.33億元,貸款余額1997.07億元。至2005年末,在滬經營性外資金融機構實到資本金(營運資金)35.69億美元,當年新增7.31億美元。 今日浦東 經濟發展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大力推進產業升級、功能開發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了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1990年浦東新區增加值僅為60.24億元,2001年突破1000億元,達到1082.36億元;2005年又突破2000億元,達到2108.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0年增長12.2倍,比2000年增長1.1倍。在2005年新區增加值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070.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1031.74億元,增長14%。 投資熱土 浦東開發堅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先行,構建多功能、輻射型現代化新城區骨架,城市功能和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成為中外創業者的投資熱土。2001~2005年,浦東新區已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80億元,平均每年投資136億元,先后建成了浦東國際機場、浦東信息港樞紐、軌道交通二號線、磁浮列車示范線、浦東鐵路一期等一大批交通、通信、能源及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區功能不斷增強,人居環境不斷優化。至2005年末,已有97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浦東投資了13464個項目,吸收外資合同金額達308億美元。在浦東注冊的國內各省市辦的各類企業9300家,注冊資本600億元。 金融貿易區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融機構加速集聚,現代服務業體系初步形成。至2005年末,已有360余家中外金融機構集聚貿易區。德國北意志銀行上海分行、花旗銀行亞太區總部、平安保險公司、西班牙對外銀行、UPS、西門子、沃爾瑪等一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國內大企業(集團)總部相繼進駐陸家嘴地區。貿易區的會展旅游和商務租賃功能進一步拓展。全年區內共舉行大型會議1420次,其中國際性會議180多次。年末區內商務樓宇平均使用率達到92.5%。 自由貿易區 外高橋保稅區現代物流功能進一步提升。2005年,外高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0647萬噸,比上年增長33.2%;集裝箱吞吐量1272.5萬國際標準箱,增長34.9%,占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的70.4%。全區物流企業營業收入1381.5億元,增長29.7%。物流輻射范圍迅速擴展到長三角區域的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等城市。 上海中長期發展目標 面對充滿機遇而又富有挑戰的21世紀,上海已經確定了新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把上海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