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貴金屬 > 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20100915 > 正文
高賽爾研究中心貴金屬分析師:龔山強
貴金屬最近的表現令人欣喜若狂,黃金自7月底以來的漲勢不僅一刻都未停息,昨天隔夜美國時段金價又創下歷史新高1274.6,顯示著黃金對現今迷茫于全球經濟的投資者無與倫比的誘惑力;白銀方面也已鞏固了20點的高點,后市我們認為白銀將劍指2008年3月底創下的高點。然而如若我們只將目光放在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收益上,就發現投資者無論投資什么資產都已收回不小利潤,當然除了美元,但是美國股指卻依然處于反彈之中,換句話說近段時間以來不僅風險資產有所收益,大宗商品以及避險資產均受到市場青睞,這個情況實在有些特殊,如果說市場對貨幣失去信心而進入大宗商品及貴金屬市場,那么歐元、澳元以及日元等貨幣的漲幅就難以解釋,如果說市場因近期一些良好的經濟數據而選擇進入風險市場博取超額利潤,那么貴金屬的一騎絕塵也是匪夷所思。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最近全球經濟的動態表現出了兩面性,既有機會又存風險。
各國政策頻出,機會與風險共存
近期全球各國頻繁推出各種各樣的政策,一時間令市場難以適應,一些投資者可能在其中看到有利于經濟的機會,因此將資金投向風險資產。但經濟頑疾依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因此在這些可以說模棱兩可的正常面前一部分投資者看到的卻是更大的風險,因此這部分投資者將資金投向避險資產,這便導致了大多數商品一齊上漲的光輝景象。
前段時間奧巴馬高調推出的正常便是這樣,在樂觀者的眼中這些計劃無疑將為美國經濟帶來實質性的利好,至少在短期內這些正常能夠為美國提供為數不少的就業崗位,這一點足以令人們對后市經濟抱有極高的希望,但對于悲觀者來說這些政策不僅要受到國會以及選民的抵制,更可能的是如果前期規劃沒有做好,便不能為美國帶來可持續的發展。
同樣的分歧在巴塞爾III中也有同樣的體現。這個新的協議當然會對銀行在未來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未來銀行業將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安全的區間,再發生類似2007年次貸危機的可能性也有所減小,但事實上很多銀行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達到新的資本金要求,一些銀行還要求延長期限,在全球來說這個新的巴塞爾協議并未得到大多數銀行的支持,正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所言,新的資本金率遠遠不能達到保護銀行與市場的要求,換句話說這無疑是給經濟一個拖延時間的機會。
在政治方面日本民主黨黨魁的選舉也扯動著市場的心,當然無論是菅直人還是小澤一郎都無法避免日元的升值,既然目前菅直人順利續任首相一職,那么一些固有的政策可能延續,對于他是否能夠改變日本政治與經濟的現狀筆者持高度懷疑態度,因此近日在釣魚島上發生的中日沖突無疑將成為中日經濟在這個重要的經濟關口的重大障礙,因此這對于黃金來說難說不是昨日沖上歷史頂峰的一大支撐。
新高之后黃金何去何從
從近期各國國債收益率來看避險情緒確實有所減弱,但不能排除國債價格漲勢過高,債券泡沫有所顫抖造成的價格回調,但不可否認的是,剩下的對于全球經濟抱有悲觀情緒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涌向了貴金屬市場。
因此判斷后市經濟是走向更大的風險還是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復蘇是非常至關重要的。
從近來各國經濟數據來說確實在大多數時候都呈現出活力充沛的跡象,只是一些引起最近幾年經濟危機的因素并未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不過全球各國也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且不論各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能否給全球經濟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們肯定的是這些所謂的正常將必須有足夠的資金配合,當然美聯儲是否再次開啟印鈔機還要看未來幾個月美國就業市場的情況,但之前為救市而投入到市場的資金已經在醞釀一場大多數人難以承受的通貨膨脹。
昨天我們也已提到中國的CPI已經高達3.5%,因此流入黃金的資金也可能有部分基于規避通脹的原因,這讓為數眾多的經濟學家加入到要求央行加息的陣營,因此如若中國央行在目前有所動作,勢必對全球市場形成難以預估的影響。而近日來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以及昨天盤中上海期交所一些大宗商品的放量下跌都預示著央行近期必然有所動作。而在四季度央行加息勢必拖累黃金的消費以及侵吞資金面資金,無論是對中國股市還是中國黃金市場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加之中國又是黃金消費大國,這對黃金的漲勢肯定會形成消極影響。
但在這之外我們很難看到對黃金有不利影響的重要因素,雖然歐洲二季度經濟數據一個比一個好,但事實上這多半受益于歐元在二季度的羸弱,目前歐元由于各種原因又進入上升通道,目前歐元兌美元又臨近與1.30的重要關口,這將對歐洲經濟形成很壞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后市可能不會在存在經濟數據異常挺拔的情形。
此外,ETF 中長線基金昨日再次出現雙向加倉的攻擊態勢,因為1260一線有過深入回調,在觸摸1300美元前,黃金理論上不會再有30美元以上的回調。證明前期ETF的9噸減倉,就是在作秀。
在投資上我們建議黃金還是以做多為主,白銀方面我們認為后市可能表現強于黃金所以也是以做多為主。
2010-9-15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