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不斷攀上歷史高位,地下炒金又卷土重來,然而為什么那些夢想借地下炒金一夜暴富的人,最終大多是反而賠得血本無歸呢?
文 本刊記者/邢 力
短短5天,財富美夢只是一瞬間,積攢許久的5萬元就灰飛煙滅了。這讓河南來滬經商的陳海燕實實在在地吃足了地下炒金的苦頭。
兩年前,她路過上海人民廣場時,看到路邊有人在擺攤,廣告牌上寫著:“千盛金公司是專業的國際現貨黃金外匯網上平臺交易商。”她心動了,于是糊里糊涂地走進了地下炒金者的隊伍,開始了投資的噩夢。
為抗通脹去炒金
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逐月升高,陳海燕想起了以前聽所謂“專家”說過黃金能抗通脹。于是就和擺攤的小李聊了起來,一聊發現小李也是河南人,就留下了QQ號。后來兩人有時會在網上聊聊投資,小李也總是不失時機地“擺事實講道理”,鼓動陳海燕來他們公司開戶炒黃金。
陳海燕對記者說:“那時候啥都不懂,就聽他說金價要漲,我也就跟著關注起了金價,眼睜睜看著金價從600多美元/盎司漲到了800多美元/盎司,我經不起他忽悠,就去他們公司開業務了。”
陳海燕表示,當時認識小李時他在千盛金公司,等她開辦業務時卻跳槽去了金誠通公司,結果她就被小李帶去金誠通開戶。“一開始心里多少還有點擔心,但看他們公司在陸家嘴寫字樓里,辦公室很氣派,接待我的工作人員看上去也很專業,拿出來的宣傳資料制作也很精美。雖然不是很明白他們說的專業術語,但知道是說現在是黃金大牛市,做黃金穩賺不賠,我想做黃金總比做股票保險點吧,當時一動心,也沒多想,就稀里糊涂簽約了。我是做服裝生意的,當時手頭上正好有一筆5萬塊的閑錢,就全部投了進去”。
接著這家公司的人又說黃金投資需要專業知識和長時間的盯盤,而陳海燕沒有這樣的知識和時間,還不如交給他們的專業團隊代為操作,陳海燕心想也對,就同意了。
5天輸光5萬元
然而僅僅過了5天,她就接到了金誠通公司的電話,說她的賬戶需要追加保證金,否則就快爆倉了。怎么才5天就又要追加本金了呢?陳海燕還在猶豫中,對方又來了個電話,說由于沒及時追加保證金,她的賬戶已被公司強行平倉。換言之,5萬元血汗錢在5天內已灰飛煙滅。
其后陳海燕多次上門理論,質問對方為何會在短短5天內讓自己的投資化為烏有,但得到的回復都是公司只是代客戶操作,并不承擔虧損責任。陳海燕又急又氣,“當時不是說包賺不賠的嗎?”她想找當時游說她來開戶的小李對質,卻發現小李已被公司辭退了,此時她才意識到自己原來被騙了。
在公司那里討不到說法,陳海燕就想去法院告金誠通,卻發現自己手上并沒有什么有力的證據。
當時她雖然與金誠通簽訂了合同,但對方說按規定合同由公司統一存檔管理,因此陳海燕手里沒有合同,有的只是一張匯款5萬元出境的匯款證明。這是因為當時公司要求她匯款至香港,兌換成美金才能操作黃金交易,然而仔細一看,這張匯款證明上的匯款接收方并不是金誠通,而是另一家公司的名字。
由于手上缺乏有力的證據,陳海燕覺得自己勝算很小,說不定告到最后不但本金追不回來,還白白搭上不菲的訴訟費用,況且陳海燕平日生意繁忙,根本沒有閑暇時間可以處理纏人的官司,只能自認倒霉,花錢買教訓。
去年她偶爾在QQ上又遇到了久未露面的小李,埋怨他當時不該忽悠自己去開戶。小李無奈表示自己也是為了討生活,還說像金誠通這樣的地下炒金公司人員流動非常頻繁,經常大規模招聘業務員,讓他們出去招攬客戶。一旦爆倉后客戶上門來討說法,就把責任全推在業務員身上,但此時業務員不是被解雇就是“被辭職”,結果大都不了了之。“玩地下炒金的,十個有九個都爆倉的,這里面的水可深了。”小李說道。
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在遭遇地下炒金陷阱時都只能自認倒霉。范慶就拿起了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說陳海燕是稀里糊涂上了“賊船”,范慶則是在明知地下炒金不為法律保護且風險極大的情況下,經受不起高額回報的誘惑而而被卷入了地下炒金的漩渦。原來范慶的老同學陳剛也是金誠通的員工,幾次三番在范慶面前鼓吹炒金如何刺激,如何來錢快。
在陳剛的再三邀請下,去年1月10日,范慶來到了金誠通公司。陳剛直接把他帶到了投資部經理高豐的辦公室,聽了高豐一番自信滿滿的高談闊論后,對理財小有研究的范慶已經對高豐的專業投資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于是二話不說,就讓高豐幫他在公司開立了交易賬戶,并且拿出9萬元讓高豐代為操作。
隨后高豐要求范慶將9萬元打入指定的戶名為“張興壽”的銀行帳戶。范慶疑問為何不直接打到高豐的賬戶,高豐解釋說張興壽只是中轉賬戶,可直接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炒賣倫敦金。
但范慶做夢也沒有想到,他一夜暴富的如意算盤在一個月后就告破滅。去年2月15日,范慶突然接到高豐電話,說除了保證金1369.5美元,其余本金悉數虧損。范慶大驚失色,立即登錄賬戶取回保證金。折算下來,9萬元本金此時只剩下1萬余元。氣不打一處來的范慶自然來到金誠通討說法,但得到的回答和陳海燕一樣。
對話錄音成勝訴關鍵
盡管范慶也拿不出書面合同,匯款打入的賬戶也是第三方的,但當范慶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時,便有意識地在與陳剛和高豐交涉的過程中偷偷錄音,這些錄音資料足以證明范慶將錢款打入張興壽賬戶是高鋒、沈剛指定的,該賬戶與金誠通公司、高鋒、沈剛關系密切,并且高鋒是造成原告損失的行為人。
范慶調查后還發現,金誠通全名是“金誠通黃金飾品公司”,經營范圍為黃金飾品、工藝禮品的銷售等,并沒有從事黃金經紀業務資格,更不能涉及外匯兌換和相關中介業務。
收集完相關證據后,范慶便將金誠通和高豐一起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委托合同無效,返還其損失的所有本金。
盡管金誠通公司照例擺出了“張興壽不是公司員工”,“第二被告高峰所做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的慣用說法。但由于范慶提供了關鍵證據——錄音,最終法院認為范慶委托金誠通公司炒賣倫敦金的行為沒有經過行政機關批準,違反了我國有關規律法規規定,該委托合同無效。
金誠通公司作為專業黃金公司,利用其與范慶的專業知識、信息來源等的不對稱地位,誤導了范慶,應承擔70%賠償責任,但范慶作為一個成年人,明知炒賣倫敦金不受法律許可,也知道這其中風險巨大且可能存有陷阱,卻還是開戶委托炒賣,因此也存在一定過錯,應自行承擔30%虧損。
盡管打贏了官司,但從立案到終審判決前后長達一年。這其中范慶花去的律師費、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交通費、咨詢費等各種費用以及大量的時間精力卻也是一筆不小的代價。
注:文中出現人名及公司名稱均為化名
近年來國際金價節節上漲,我國沿海金融發達地區的地下炒金活動也隨之愈演愈烈,參與人員眾多,涉及金額巨大。為了吸引客戶,地下炒金公司開出的杠桿往往動輒100倍甚至更高。以100倍計算,若金價波動超過1%,投資者就將不得不追加保證金,若金價波動10%,大多數投資者就可能血本無歸,而這種波動往往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發生,因此投資風險極大。
更嚴重的問題是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地下炒金公司會利用信息不對稱,人為制造客戶虧損。比如投資者賬面盈利想登錄交易系統平倉時卻怎么點都沒反應,即使進行電話報單也會打不進電話,滑點、掉線、不按規定提前平倉等貓膩屢見不鮮。
更常見的是地下炒金公司根本沒有按客戶要求進入國際黃金市場下單,而只是私下讓客戶之間的交易單配對反向對沖操作,投資者實際上是在與公司對賭,即投資者虧損的資金全部被這些公司收入囊中。
地下炒金極易引發糾紛,一旦出現糾紛,又由于當前法律體系存在監管盲點,投資者權利很難得到保障。陳海燕由于缺乏有力的證據,最終只能不了了之,而范慶雖然最終勝訴,但依然承擔了一部分的損失,而他為訴訟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的代價可能比挽回的損失更多,因此奉勸投資者一定要遠離這片金融監管的“灰色”地帶。
理財金手指:莫做一夜暴富夢
近年來不斷有媒體爆出地下炒金大案,涉案金額動輒上億元,被騙投資者動輒上千人,但為什么還是不斷有人前赴后繼沖入陷阱呢?
無他,貪心而已。
人們常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不冒大風險,怎有大回報?但其實只有當你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并且對自己所面臨的風險有比較全面認知的情況下,這句話才有意義。否則,如果只是為了一心求得高回報而去冒自己承受不了的風險,或者根本渾然不知自己到底面對了什么樣的風險就義無反顧地沖了進去的話,那你最終面對的絕對不是出人意料的高額回報,而是出人意料的高度虧損。
無論從投資風險、法律和監管風險,還是行業不規范所帶來的各種潛在風險的角度看,地下炒金怎么看都是一筆“虧本買賣”。投資者在選擇創富渠道時,千萬不能做一夜暴富夢,否則迎接你的只能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