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貴金屬> 正文
黃金最主要的功能是保值、抗跌。但是,對于不同的人,購買黃金的目的不同,選擇購買的黃金產品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為了保值,會選擇金條等實物金;為了投資黃金升值,則可以買紙黃金或者有黃金題材的股票;要是用于送禮,則可選擇賀歲金條、黃金藝術品等純金產品,對饋贈者和受贈者都比較實惠,且具有很好的升值潛力。
黃金收藏品市場形成
幾千年以來,黃金收藏一直是人們公認的最佳保值與避險方式。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國際黃金價格屢屢刷新歷史新高,國內金價也一路飆升。中國人對于黃金的熱愛,并不僅僅因為黃金是一種有價金屬,更重要的還在于黃金“尊貴、獨特”的人文情感。
金價暴漲的財富效應,以及通貨膨脹的現實和預期,令不少人出于保值或投資需要,紛紛進入黃金市場。與黃金現貨市場呼應的是,各種黃金紀念品和收藏品的銷售也進入高熱狀態。各種紀念金條金幣的發行也是熱鬧非凡,在貨幣貶值陰影下惴惴不安的人們,對于黃金收藏品的買入,卻毫不手軟。
據國內黃金收藏品制造企業中金基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有著幾千年的黃金文化,黃金產品的收藏具有很好的“群眾基礎”。而隨著國內黃金收藏品行業的成熟和黃金制品交易渠道的暢通,黃金收藏品市場業已形成,并隨著黃金保值功能的進一步顯現而呈現出逐步擴大的態勢。
“題材”黃金收藏品增值
黃金收藏品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首先,黃金是有價商品,自身具有價值;另外,收藏品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且都是限量發售。因此,收藏品背后蘊藏的收藏意義和內涵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在去年第十五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舉行的“10.17國際消除貧困日主題晚會”上,由北京中金基業捐贈的金畫《清明上河圖》及駱元元女士的琉璃碗套裝,拍出全場最高的400萬元高價。收藏品門外人士有一說法:“制作金畫《清明上河圖》的黃金還不到1公斤,卻拍到了400萬元的高價,是公益的元素和文化的題材讓黃金以幾何級當量增值。”
據了解,金畫《清明上河圖》采用高新技術的特制“金宣紙”繪制而成,全長768厘米,寬25.2厘米;以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真跡為底本,按照1:1的比例原版繪制,再現了中華第一神品的曠世神奇。黃金收藏品是否具有增值潛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黃金收藏品的題材。金畫《清明上河圖》和“鄭和七寶寶船”被國家作為國禮贈送海內外友人。
業內人士也提醒黃金收藏者,在購買黃金收藏品時,應注意發行單位背景及其對于發行量的控制,盡量選擇發行單位成熟、且發行數量較少的產品。如果發行量太多,或流通回收渠道不通暢,就容易貶值甚至有價無市。
國內黃金收藏進入“牛市”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的繁榮景象,“收藏熱”也不斷升溫。
收藏品的門類五花八門實際是傳統文化與時代命題結合下的不斷演繹的產物。對于黃金藝術品的收藏,由于其“不可再生性”,更加體現了黃金收藏品“獨一無二”的價值所在。
然而在“工業化生產”的時代特征下,以黃金、白銀貴金屬制作的工藝品異軍突起。無疑黃金、白銀的保值是其吸引力之所在。綜觀國際上金、銀價格走勢,保值、增值,成為黃金收藏工藝品“價值觀”的現實意義。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最近幾個月以來,國際、國內金價都急速攀升,投資者對于黃金價格的長期看好已經形成高度一致,這一輪黃金牛市也將帶領中國黃金收藏業步入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