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黃金工業走向全面市場化五年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6:59 中國黃金報
作者: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劉山恩 |來源:中國黃金報 5年,在歷史長河中僅是一瞬,但對于我國黃金工業5年來的變化,很多業者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時光雖一瞬,變化已斐然”的感慨。這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來。 在這10年間,1998年至2002年我國產金量波動較大,年均增長不足1%;2003年至2007年黃金生產實現全面市場化以后,產量年均增長率接近7%(6.94%),是前5年的7倍,而且增長速度呈現進一步加快的趨勢。2007年在2006年增長7.15%的基礎上,前8個月比去年增長 11.63%。這是近10年來我國產金量首次出現兩位數增長。 事實上,全年兩位數的增長是可以實現的,10.5%的預計增幅并未高估。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黃金工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具備了更大的發展潛力,今后可能會出現連續兩位數增長的發展期。2007年的兩位數增長僅是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期的開始。 與我國產金量增長加快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全球產金量近10年進入了一個徘徊期:2006年全球產金量下降3%,達到近10年來的最低點。其中,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南非產金量由1997年的527噸降至2006年的291.8噸,下降44.63%。美國產金量由1997年的362噸降至251.8 噸,降幅為30.44%。澳大利亞去年產金244.5噸,與1997年相比下降21.9%,列全球第四位。加拿大去年產金104噸,與1997年相比下降 39.36%,列全球第八位。2006年我國黃金產量為247.2噸,超過澳大利亞躍居全球第三位。 我國“十一五”期間確定的產金目標是1300噸,年平均產金260噸。如果達到這個水平,就有可能在近期內超過美國(美國去年產金251.8噸)躍居全球第二位。 在我國黃金工業進入全面市場化的5年內,黃金生產力布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一變化已改寫了我國的黃金生產版圖。從2001年與2007年(截至8月底)我國產金前10名的地區名單變化中,可以看出黃金生產力布局的一些變化特點。 我國黃金工業已經開始了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短短數年,除山東、河南仍居產金量前兩位以外,其余位次全部發生了變化。其中,江西、云南、安徽、湖北是進入十強的新軍,而進入2001年前10位的陜西、河北、吉林、內蒙古已被擠出榜單。江西進步最大,由第十七位躍居第三位,云南也由第十三位升至第四位。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經過統計,今年前8個月全國產金前10位的省區產金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3.35%,而2001年居前10位的產金省區所占份額為 78.42%。相比之下,今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通過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除山東省以外,其他9個省區所占份額大部分是下降的或只有小幅增長。5個百分點的增長主要來自山東省的貢獻。 近20年來,山東省一直是我國第一大產金省,約占全國產金量的1/4,2007年所占比例比2001年增加了3.59個百分點,達到 30.66%,進一步鞏固了黃金工業領頭羊的地位。這首先得益于產業結構的調整,突出的表現是該省在大力發展黃金礦業開發的同時,積極發展黃金冶煉加工業,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資源不足的壓力,取得了發展的主動權。目前,山東省是我國黃金冶煉能力最強、冶煉企業最密集的地區。截至今年8月,該省累計產金 51.379噸,其中66.27%來自于冶煉廠,已經超過礦產金產量。 作為長期占據亞軍地位的河南省,所面對的資源挑戰更甚于山東。該省能夠實現持續增長,與山東省的發展之路有相似之處。目前,河南省黃金冶煉企業的產金量已達總產量的59.38%,也超過了礦產金產量。 其次,江西、云南、安徽、湖北是后起之秀,但他們的發展之路與山東、河南不同,都是憑借有色金屬副產金躍入全國十強的。 有色金屬副產金作為我國黃金產量的組成部分,2002年以前在總產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0%。但是,隨著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近5年有色金屬副產金增長很快,增幅大大超過礦產金,在總產金量中的份額已接近20%。2006年全國有色金屬副產金比2001年增長了1.36倍,由16.45 噸增至38.86噸。到2007年8月,有色金屬副產金產量在這一基礎上又增產26.9%,比礦產金11.63%的增幅高出一倍多。 目前,安徽、江西、云南、湖北4省有色金屬副產金在本省總產金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85.58%、81.02%、77.51%、 72.62%。這些省的有色金屬工業已成為黃金生產的主要推動力。隨著有色金屬副產金產量的增長,有色金屬工業在我國黃金生產力布局中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 第三,從我國黃金生產力的地域分布看,在2001年進入產金前10位的省區中,東部有4個,中部有4個,西部有兩個。到2007年8月,已變為東部3個,中部5個,西部兩個。其中,中部的江西、安徽、湖北是有色金屬副產金生產占主導地位的省份,共占全國有色金屬副產金的54%。從黃金產量看,前10名中東部3個省的產金量占總產量的40.28%,中部5省為30.16%,西部兩省為9.87%。與10年前相比,我國黃金生產力布局東高西低的態勢雖然沒有改變,但中部的地位明顯提高。從產業結構看,東部黃金工業主要為黃金礦業和冶煉業;中部是黃金礦業和有色金屬加工業平分秋色;西部仍屬于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區域,礦產金和有色金屬副產金生產都很有潛力。 通過全國黃金產值與工業總產值的比較可以看出,1997年至1999年,黃金產值與同期工業總產值沒有大的差別,這反映出當時黃金行業基本上是單一的黃金生產,黃金產值即是工業總產值。2000年至2004年,工業總產值開始高于黃金產值,出現了約百億元的差距。這表明除黃金礦業以外,非金產業和深加工業開始發展,工業總產值不再由黃金產值一統天下。近3年,這個差距更是擴大到200億元以上,表明黃金行業延長產業鏈和發展非金產業的多元化經營有了更大的進展。 2007年前8個月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非金項目和深加工項目創造的產值已占總產值的1/3強,成為我國黃金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是我國黃金行業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化。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