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最近有什么新的信托產品賣,年息10%的還有嗎?”江蘇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一位業務經理最近不斷接到客戶和朋友們的咨詢電話,“一天多的時候有十幾個,他不開口我都知道要問什么。”
樓市遭遇限購令,股市萎靡不振,全社會的投資饑渴在蔓延,大量的銀行資金無處可去,利率較高的理財產品、信托產品今年以來呈現爆發式增長。記者注意到,最近各家銀行代理銷售信托產品主要為地產信托,有北方某市的海洋公園項目,有寧波、廈門、福州、三亞等地的大型商業地產。期限普遍在兩年左右,年利率在9—10%之間。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去年以來的這一輪調控中,地產的銀行融資和資本市場融資全部叫停,信托融資成為華山一條道。
信托產品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代客投資,在資金所有人和項目之間發揮一個橋梁和紐帶作用,宏觀面的信貸緊縮讓寂寥的信托公司有了用武之地。但信托公司由于沒有自己的渠道,所以設計的產品主要通過銀行渠道來銷售。目前的利益分成大致是,銀行收二到三個點的代銷手續費,信托公司收五個點左右的信托管理費,加上給投資人的回報,因而,房地產通過信托來融資,成本普遍在20%—25%之間。在目前的資金供求狀況下,成本雖比銀行貸款高,但比資金黑市融資要低得多。
我省今年的信托產品已賣了逾百億。“現在銀行‘一窩蜂’代理信托產品,有點像早些年的代售保險和理財產品,一家銀行可以動輒賣幾十個億,其風險隱憂已引起我們的關注。下面,對地產信托我們會嚴控。”監管部門從事信托類產品監管的一位負責同志說。
其實,所有的信托合同都有風險提示:如投資人因投資失誤、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和發生最不利情況時,投資者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信托機構和代理銀行不承擔投資人的終極風險。但是,一些普通投資者往往不以為然,有的甚至振振有辭:“產品說明書說了,有土地和股權作抵押,很安全。”
真相如何?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市場部經理李起年說,現在一些跨地區銷售的信托產品,常用的抵押方式是股權和土地,但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難以變現,企業如果做些小動作,股權對應的利益很容易被轉移,股權就是個“空殼”。至于土地抵押,前不久剛剛參加完土地融資平臺專項清理的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有些在信托和銀行抵押的土地存在“一女二嫁”重復抵押問題,有的土地上附著公共建筑物如學校、醫院、街心公園等,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以高速公路中間的綠化帶用地來抵押融資的荒誕事,但經辦的金融機構往往“有地就是娘”,結果埋下了不少風險隱患。
李起年說,他們現在非常謹慎,一年只做幾個項目,每個項目信托公司都要派駐財務總監,資金全封閉運行,以確保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穩定收益。他坦陳,利用當前公眾的投資饑渴,只考慮自身利益,濫發信托產品而不注重風險防范,這一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關注了。 本報記者 陳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