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羅率 實習生 唐甜 吳澤玲 曾玉瑩
銀信合作被叫停一個月后,銀信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銳減,在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暫時缺失的情況下,曾備受爭議的掛鉤股票、基金、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以高收益作為招牌卷土重來,上月發行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倍。
據普益財富的統計,上周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市場占比依舊保持在50%以上,而結構性理財產品則出現大幅增長。上周29家銀行共發行163款個人理財產品。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為22款,較上一周增加13款。此外,保本型產品市場占比有所回升,而非保本型產品發行數則有所回落。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發行數為61款,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發行數為22款。
結構性產品出現大幅增長
上周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市場占比依舊保持在50%以上,而結構性理財產品則出現大幅增長。其中,信貸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7款,較上一周減少6款,市場占比為10.43%。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86款,較上一周增加3款,市場占比為52.76%。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69款,較上一周增加21款;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7款,較上一周減少18款。上周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為22款,較上一周增加13款,市場占比為13.50%。其次,票據資產類和其他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5款和33款。
此外,上周外幣理財產品減少,而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數則大幅增加。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44款,較上一周增加27款,市場占比為88.34%。外幣理財產品的發行數為19款,較上一周減少24款。
結構性填補銀信空當
據銀率網統計,截至7月27日,當月共發行理財產品783款,其中結構性產品有112款,同比增長高達220%,與股票、指數、外匯掛鉤的結構性產品正在加緊填補銀信產品減少后的空當。
已發行完畢的結構性產品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是花旗銀行“掛鉤中國新加坡指數基金”1年期人民幣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7%;恒生銀行股票掛鉤部分保本“月月賞”美元理財產品則為36%。
記者獲悉,光大銀行目前正在發售一款與網絡時代相關的主題投資型產品,即2010年A+第五期產品。據介紹,該款產品掛鉤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三只網絡股,包括騰訊、新浪及阿里巴巴,通過內嵌亞式看漲期權的方式使投資者分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超額收益。該產品期限為1.5年,最高年化收益率9%,同時進行了100%的保本設計。據悉,去年光大銀行發行的一款09年A+第一期黃金掛鉤的一年期結構性產品近日到期,實現了7.5%的年化收益率。
提醒
結構性產品需提防零收益
與目前預期年化收益平均不足3%的債券型理財產品相比,結構性產品的預期收益“看上去很美”。不過,投資者萬萬不可被高收益所迷惑,近年來屢屢發生的結構性產品到期零收益結果,同樣有可能在上述產品中出現。
以“掛鉤中國新加坡指數基金”1年期人民幣產品為例,其掛鉤標的為盈富基金、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基金、MSCI新加坡指數基金。若一年后的3個掛鉤標的漲幅均高于或等于37%,則實際年化收益率為37%;若掛鉤標的的漲幅在觀察期內已經觸及37%,則實際年化收益率為2.25%;若到期某只掛鉤標的漲幅等于或小于零,則投資者只能拿回本金。
專業人士提醒,結構性產品最大的風險在于掛鉤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一旦突破設定的漲跌幅范疇,就會出現低收益甚至零收益,2008年該類產品曾因頻現零收益而備受質疑。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約20款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了“零收益”,其掛鉤標的均為歐元匯率或股票漲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