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浩子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興起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特別是2005年以后以掛鉤新股和QDII型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涌現并風靡當時整個金融市場,但之后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進入低迷期。不過,最近我們驚奇地發現,人民幣理財產品又重新火熱起來,并且從零售市場逐步躍入銀行間市場,金融機構之間的場外人民幣理財產品交易活躍。
目前金融機構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主要是以債券型和信托型為主,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預期收益率基本是以同期SHIBOR加點差定價,比同期金融債券高出100個點以上,主要銷售對象是銀行間市場內資金寬裕的金融機構,其中產品定義、類型、業務管理和風險管理等內容參照銀監會之前出臺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辦法》執行。因為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場外交易,理財產品還納入了商業銀行的授信管理體系,因此產品風險可控。應該說,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冒頭是對銀行間市場可投資產品的重要補充,其意義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豐富了場外市場的投資品種。銀行間市場作為國內最大的場外資本市場,目前的金融品種幾乎都集中于此,但債市畢竟存在起點高、現金流穩定、產品結構相對固定的缺點。而理財產品相對靈活,掛鉤的資產多種多樣,預期現金流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差異,恰好彌補了債市“死板”的一面,促進了場外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其次,增加了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目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越來越成為中間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實際上是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的需要。隨著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加快,理財收入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理財產品被銀行當做業務重心從表內資產轉移到表外業務的最佳的金融盈利工具。
第三,提高了商業銀行的市場定價能力。傳統國內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目前只集中在信托和基礎債券方面,而很多理財產品的定價都涉及建立數理模型和歷史數據的堆積。隨著理財產品的不斷深入,從簡單到復雜,商業銀行慢慢積累了設計和交易經驗,也提供了歷史數據。在利率市場化的金融環境下,自主定價是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更是理財產品核心競爭力。
最后,擴大了同業機構之間的合作空間。理財產品的發展依托于銀行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合作,成熟市場的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金融機構利用不同平臺優勢所完成一個金融服務。銀行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產品方案,通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機構的金融顧問服務,一起實施方案,從而擴大了相互之間的合作空間。
但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首先是流動性不足,理財投資就是買入并持有到期,目前還沒有建立起完備的交易平臺;其次是監管空缺,監管部門對于機構類型的理財產品目前還沒有完善的管理辦法;最后就是理財產品操作不透明,沒有外部評級機構對理財產品進行專項跟蹤評級等。
不過我們相信,隨著監管體系的切入和完善,銀行間市場的理財產品將成為另外一個重要的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