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師葆)今年,QDII理財市場不僅要面對來自外圍市場的壓力,而且國內銀行在發行QDII產品時,沒有詳細披露保本承諾方,還有些產品是銀行從國際投行手中批發而來再零售給國內投資者,使QDII產品的內在問題同樣突出,可能將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
外部風險進一步暴露
蘇格蘭銀行宣布2008年度未計入特殊商譽減損的全年度虧損超過280億英鎊,為英國企業史上最大的虧損,巨額虧損導致蘇格蘭銀行股價暴跌至25年最低點。蘇格蘭銀行的巨虧可能對國內銀行QDII理財產品產生影響。
普益財富網研究員陳金紅指出,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在選擇交易對手時,仍然需要關注其信用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說,需要了解理財產品的具體結構和條款,雖然多數結構性理財產品保本承諾人為理財產品發行方,但是仍然存在由發行方交易對手為保本人的理財產品情形,特別是在結構性QDII理財產品中,因此對于海外金融機構的信用狀況,投資者也需關注。
“銀行系”QDII普虧
今年,“銀行系”QDII產品可能出現負收益產品集中到期的情況。根據普益財富對正在運行的109款QDII理財產品的跟蹤研究,截至2009年1月31日,實現正收益的QDII理財產品僅有4款。
中資銀行正在運行的46款QDII理財產品中,正收益的產品有3款,其余43款產品均跌破凈值,虧損超過50%的有13款,占比32%,其中7款產品更是累計虧損超過60%。
外資銀行63款QDII理財產品中,正收益的有1款,其余均跌破凈值。虧損超過50%的有15款,占比23.81%,其中有4款產品累計虧損超過60%。
面對金融風暴,為了規避海外市場風險,QDII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吸引力正在消退,而要重拾市場信心,可謂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