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機猶在金融創新慎行銀行理財產品主打固定收益牌
證券時報記者 張廣明
本報訊 面對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銀行在理財產品業務創新方面將不得不謹慎行事。據消息人士透露,銀監部門已經召集各家銀行開會,重新探討在理財產品業務上的創新思路。該人士表示,從會議傳出的基調看,今后理財產品的發展仍然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在產品的創新方面將越發謹慎。
理財客戶投訴增多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深度調整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一些機構型掛鉤理財產品承諾的到期高收益大部分未實現,這也引起了購買該類產品的客戶的不滿。
某國有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部分理財產品收入不理想,已經出現客戶流失的現象,銀行現在接到的來自客戶的有關投訴也開始增多,這對銀行的售后服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不過,廣東省信用聯社資金運營部門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其實接到投訴的主要是外資銀行,因為中資銀行理財產品大多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情況相對要好的多。
業務創新將謹慎前行
據悉,這種新情況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同時,出于對風險的考慮以及對金融危機的擔憂,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業務創新已經變得越來越謹慎,銀監會已經專門召開過相關會議來探討此事。
“盡管會上沒有明確說銀行應該禁止推出的理財產品種類,但從會議傳遞出的基調來看,今后還是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一位參與此次會議的人士告訴記者。
這次會上傳遞出的另外一個信息是,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的時候,應該加大對投資者的教育,培養客戶的理財意識。
上述信息對銀行而言,并不是利好。盡管固定收益類產品無需面臨市場風險,但其對銀行業的利潤貢獻也相對有限,該類產品大多是儲蓄替代型的產品,銀行發行這些產品的資金成本較高,這擠壓了銀行本身獲得的部分收益。
據前述廣東省信用聯社人士介紹,通過發行理財產品,銀行獲得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兩部分。一是產品發行中的手續費,二是產品本身真實的到期收益與付給客戶收益二者之間的利差。“作為投資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利差這部分很少,也就在0.03%左右。”
對于銀行業而言,盡管今年理財產品全年銷量將首次突破1萬億元,創2003年我國理財產品市場開啟以來發行量的最高紀錄,但其真正帶來的收益可能與發行規模并不成正比。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