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收益銀行理財產品頻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05:28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近日,零收益銀行理財產品將理財市場鬧得滿城風雨。目前,已有深發展、民生、浦發等銀行的理財產品因出現零收益而遭受投資者的質疑。部分銀行還專門就此發布公告澄清。 目前看來,零收益產品集中在結構性產品方面,其中尤以掛鉤股票價格表現的產品為重災區。專家指出,投資理財從來就不是穩賺不賠,結構性理財產品在設計上就注定了存在零收益的可能。 零收益多掛鉤金融股 近日多位投資者向本報反映,其在深發展銀行、浦發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為零!按驺y行活期還有利息,沒想到購買理財產品反倒一點收益沒有!边@些投資者表示難以理解。 記者調查發現,從已到期確認零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其收益多與在香港上市金融股的股價表現掛鉤。而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成了這些理財產品出現零收益的導火索。 理財產品緣何出現零收益?深發展相關負責人就此問題告訴記者,1月底建行和中行的港股表現一好一壞,導致與此相掛鉤的一款股票籃子掛鉤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出現了零收益!暗@完全符合合約約定!痹撊耸繌娬{。 該產品已于2月1日到期,其收益水平與三只香港上市的銀行股股價表現掛鉤。在產品到期前三個交易日,如果建行、工行和中行三只港股中,最好股票表現和最遜色股票表現之差小于15%,則投資者將獲得的具體收益為:15%-(最好股票表現-最遜色股票表現),否則收益為零。 不幸的是,在該產品到期前三個交易日,表現最好的建行股價較期初價平均漲幅達到19.22%,表現最遜色的中行則僅為-17.09%,兩者之差遠高于15%。 同樣于2008年2月1日到期的浦發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與8只在港上市的銀行保險股股價表現掛鉤,其也出現了零收益的情況。 該行人士表示,在該產品的觀察日1月29日,其中表現最佳的3只股票的平均回報為71.48%,表現最差的3只股票的平均回報為2.30%,兩者相差69.18%。而該產品合約約定的收益條件為兩者之差低于18%。這樣,該產品的到期收益率為0,但由于利息稅調整發生了有利于客戶的變化,其最終收益率為稅后0.0498%。 正收益產品是多數 事實上,也有部分結構性理財取得了正向收益,只是其掛鉤的并非金融股股價表現。 如農業銀行的境外寶I匯率掛鉤型兩款產品,就因為與之掛鉤的匯率波動符合約定的條件,投資者實現了最高預期收益。這兩款產品均與美元對日元即期匯率相掛鉤,如果在觀察期內,美元對日元即期匯率觸及預先設置的“觸發點”——117.51,即可為投資者鎖定7%的最高預期美元年收益。據深圳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產品運期間達到“觸發點”,使得兩款產品的原幣年收益率分別達到了6.8047%和3.8946%。 民生銀行的一款與黃金期貨價格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則得益于黃金價格的上漲,獲得了較高的預期收益。該產品掛鉤標的為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自該產品2007年11月13日成立以來,黃金價格一路上漲,從當日的799美元/盎司,至2008年1月28日,已經漲到927.1美元/盎司,比期初上漲了16.03%,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收益實現標準,投資者將獲得5%的到期收益。 投資前看清掛鉤對象 目前,市場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五花八門,掛鉤標的越來越豐富。如招商銀行的焦點聯動系列理財產品,其結合基礎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為投資者設計出了一系列以股票、基金、匯率、金屬等為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 理財專家提醒,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首要的是看清其掛鉤對象,如果投資者對其掛鉤對象的市場情況不甚了解,還是不碰為妙。雖然此類產品大多有保本條款,但在CPI持續高位的情況下,零收益就意味著虧損。 結構性理財的操作模式一般為,銀行將投資者的資金集合起來,購買一些固定收益產品,例如債券等。就可以獲得固定的收益,例如3%。然后,銀行方面將這3%的收益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用于不同的目的。其中1%返還給客戶,這樣就實現了投資者的保本收益和最低收益水平,也就是說,無論什么情況,到期投資者都可以在保本的基礎上,至少獲得1%的回報;另外1%則作為銀行的手續費用,進入銀行的收益賬戶;剩下的1%,就是決定投資者的最終收益能否達到預期水平的部分,銀行將這1%在國際市場上購買一份期權。 銀行方面只是幫助投資者向國際投資機構購買了一個期權,至于該期權產品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投資者則根本無需了解,其只是一個國際投資機構一系列對沖操作中的一個產品,只要行權條件出現,投資者只管坐收其利即可。 但是,投資者必須要做出的一個基本判斷是,該產品所掛鉤的對象符合約定條件的幾率有多大。以上文提到的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為例,如果投資者認為未來黃金價格會持續上漲,則可以購買該產品,但如果認為未來黃金價格不升反跌,就應該回避這個產品。如果投資者缺乏這方面的基本判斷,而去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則無異于一場賭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設計條款大多頗為復雜,投資者未必可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作為發行人,銀行有義務盡職履行告知義務。但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不少銀行為了多發行產品份額,可能會對某些條款進行刻意隱瞞。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則應該多留一個心眼,搞清楚了再出手。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