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難題:尋找下一個熱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05:19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匯理財產品、基金產品、債券產品、保險產品、信托產品……2007年,各路理財產品和理財的概念充斥著市場。然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連鎖反應,直到目前仍未有見底的跡象。多少受此牽連的A股市場,也在2007年的最后兩個月經歷了從6100點到4800的深幅調整。在“打新”遭遇證監會變革發行機制、開放式基金難敵贖回壓力等等不確定因素下,就連最資深的理財產品研發人員也不得不承認,對2008年理財熱點的把握將是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各類金融機構共推出近3000個(款)理財產品。推出新品的速度幾乎以日均10只計,僅從數量比較來看增幅超過50%。其中人民幣理財產品新增602款,同比增幅高達175%。基金資產規模從2006年年末的8565億直線上升至3萬億元,證券投資基金業一舉超越保險業成為我國第二大金融行業。 不難發現,2007年理財市場供需雙向火爆與資本市場走強有著密切的聯動關系。不僅偏股型基金占據市場主流,人民幣理財產品選擇與股市掛鉤,投連險更是咸魚翻身受市場追捧,“打新股”當仁不讓成了2007年最具吸引力的理財名詞。 然而,在理性回歸與危機心理的雙重作用下,投資者的信心在指數的多輪震蕩中被逐漸稀釋。尤其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多家世界知名投行出現虧損并連帶高管下課。至今未有機構立言,次貸危機的后遺癥已然消退或是何時將真正見底。相比之下,國內資本市場雖然尚未成熟,但也不失為避險投資的可選場所。 業內資深分析人士紛紛揣測:無論是從國內因素預判還是外部環境壓力來看,2008年的國內資本市場料難再現此前兩年的單邊上揚態勢。但依托于國內經濟高增長仍在繼續,將有更多投資者看好國內市場。經歷了反復調整后的投資者心理將出現風險偏好的轉變,中度風險的理財產品或許更受歡迎,這樣的判斷悄然向我們展現2008年理財市場的投資路徑。 從風險偏好來看理財產品,基本是按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依次遞減。在理財產品種類逐漸豐富的過程中,2008年初的基金產品從偏股型轉向了債券型,銀行理財產品由保本型轉而關注非保本非固定收益類產品。 有銀行業理財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環境的不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投資者對風險的判斷和承受能力。相比之下,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過于保守。“但從2007年的情況可以看出,銀行越來越多的在關注投資期限較短、風險收益偏高的產品,這在2008年仍會是一大趨勢”。 歷數各類投資渠道,人民幣匯率幾乎可算是唯一一個有明確指向的投資品種。即便如此,亦有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也僅僅是在2008年趨于明朗,“沒有永遠上漲的市場,人民幣也會有見頂的一天”。在迷霧尚未散去的當口,機構更愿意做些短期的嘗試。 盡管2008年的投資市場有太多的未知數,但機構卻已在為尋找市場熱點摩拳擦掌。
【 新浪財經吧 】
|